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41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65032.0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开挖施工方法,该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拱部超前支护;上台阶环形开挖,并留置上台阶核心土;上拱部初期支护;上台阶核心土开挖;下台阶中部倒梯形开挖;下台阶两侧开挖;下台阶初期支护,并与上拱部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本申请实现了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的同时,加快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从而降低工程投入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存在开挖支护技术步骤繁琐,施工效率较低,安全性差,不能及时封闭成环的问题。

    掘进速度的预测模型建立方法、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2050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38219.1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掘进速度的预测模型建立方法、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不同围岩的属性参数,对多个围岩的属性参数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聚类结果;基于所述多个聚类结果建立经验公式,基于围岩的属性参数对所述经验公式进行训练,得到回归公式;对所述回归公式进行处理,得到标准的线性回归模型。能够在保障隧道正常施工的前提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TBM掘进速度的预测,得到更加贴合实际施工地质条件的掘进速度,进而有效指导TBM的正常掘进,缩短施工工期。

    用于TBM掘进参数预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903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90384.9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TBM掘进参数预测方法,包括:收集并预处理TBM掘进参数数据;分析数据的相关性,筛选出与输出特征量具有高相关性的输入特征量,并将其与输出特征量进行组合,形成构成TBM掘进数据集;将TBM掘进数据集划分为TBM掘进训练集和TBM掘进测试集;构建TBM掘进参数预测模型,该模型含两层;将TBM掘进训练集和TBM掘进测试集输入第一层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述第一层预测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得到元训练集和元测试集;将元训练集和元测试集分别输入第二层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获得预测结果;利用评价指标,评估TBM掘进参数模型的性能。该方法结合了相关性分析与堆叠泛化,提高了预测准确性。

    超高地应力超大埋深软岩隧道大变形分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25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132352.8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高地应力超大埋深软岩隧道大变形分级方法,涉及软岩隧道领域,包括:首先获取大变形分级参数;所述大变形分级参数,包括:围岩强度、围岩强度应力比、变形速率;然后基于预设的评判标准,结合获取的大变形分级参数,对超高地应力超大埋深软岩隧道大变形进行分级;本发明提出的分级方案简单合理,分级参数取值方便可靠,可满足现场隧道施工动态化支护结构设计要求。

    一种隧道破损衬砌拆换后变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9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07556.5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破损衬砌拆换后变形控制方法。现有方案主要强调衬砌拆换后主要通过台阶法分部开挖来控制隧道变形,但实际上仅仅通过优化开挖方法并不能有效控制对于超大埋深软岩隧道的大变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隧道破损衬砌拆换后变形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作初支和施作二衬,所述施作初支包括施作一层初支,并对一层拱墙预留变形量,对一层仰拱预留变形量,施作二层初支,对二层拱墙预留变形量,在二层拱墙内设置自进式长锚杆,在二层仰拱内设置抗拉锚管,在所述二层初支上设置防水层,在防水层上施作二衬。通过增强支护刚度,加长锚杆长度且全环布设的方式控制二衬拆换后围岩的变形。

    一种隧道衬砌破坏后拆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124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07552.7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衬砌破坏后拆换方法。当隧道产生大变形时,二衬会由于隧道变形过大而产生压坏或开裂等破坏,不得不对二衬进行破坏后拆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破坏后拆换方法,包括在拆换段前后增设临时钢支撑,拆换段进行反压回填形成施工平台,在施工平台上搭设工作台架,对二衬拱部衬砌混泥土进行拆除,拆除后对初支进行径向注浆加固,清理反压回填体,拆除边墙二衬后进行二次反压,待浆液凝固后,结合净空测量数据,变形稳定后进行初支换拱处理;初支及二衬施作完成后监测初支及二衬结构受力情况,根据受力监测结果为结构后续处理提供依据。解决了由于变形过大使得隧道二衬破坏后的破坏后拆换问题。

    一种适用于不良地质段的TBM卡机脱困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21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27835.3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用于解决TBM掘进机遇到不良地质段时难以顺利通过,容易发生TBM卡机事故的问题,具体是一种适用于不良地质段TBM卡机脱困施工方法,步骤S1、对已出露护盾洞段破碎围岩用高强注浆材料在拱顶180°范围内进行注浆加固,步骤S2、对护盾顶部240°范围破碎围岩用高强注浆材料进行注浆加固,步骤S3、对塌方空腔回填高强度轻质材料,步骤S4、从护盾后方打设超前管棚,用水泥浆对前方不稳定岩体进行加固;本发明通过对TBM附近碎散地层全面的加固处理,包含塌腔回填、掌子面加固、超前管棚支护,极大提高了直接在刀盘拱顶上方开挖导洞清理碎石的安全性,减少了开挖量,并提高了刀盘脱困的可能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