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9610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89983.5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K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燃料发动机进气道多点喷射的变方向喷管,旨在克服现有双燃料发动机天然气喷射方向沿气道轴线的垂直方向不可变问题,其由天然气喷管座(1)、密封座(2)、导流管(3)与喷嘴(4)组成。天然气喷管座(1)底端面与密封座(2)顶端面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密封座(2)底端面与导流管(3)的入口端面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导流管(3)的导流管出口端与喷嘴(4)的喷管入口(9)之间螺纹连接。天然气喷管座(1)上的喷射装置入口(5)与密封座(2)上的中心通孔的回转轴线共线,密封座(2)上的中心通孔与导流管(3)入口端内径的回转轴线共线,导流管(3)的导流管出口端与喷嘴(4)的喷管入口(9)的回转轴线共线。
-
公开(公告)号:CN102536741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003751.X
申请日:2012-01-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潜能利用式自由活塞有机郎肯循环天然气压缩装置属有机朗肯循环热能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动力活塞在工作缸内作线性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带动压缩活塞压缩低压天然气,形成高压天然气;同时向完成做功循环的汽态工质中喷入低温液态工质,使做功后的工质放热成为液态,低温液态工质吸收做功后工质的热量,温度升高,成为不饱和工质;本发明通过改变动力活塞与压缩活塞的面积比,实现改变压缩天然气的压缩比;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比例阀的开度,可以改变低温工质与高温工质在工质混合器中的混合比例;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做功后工质的余热和工质的汽化潜热,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的热效率,实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470405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40303.0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M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喷射方向及喷孔数可变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燃气喷射方向及喷孔数不可变的问题。燃气喷射方向及喷孔数可变装置由喷嘴(1)与密封螺栓组件组成。喷嘴(1)由圆环筒体与球面端面组成的圆筒式结构件,球面端面上加工有燃气喷孔。密封螺栓组件由1-1号密封螺栓(3)、1-2号密封螺栓(4)、1-3号密封螺栓(2)、......、1-M号密封螺栓组成、2-1号密封螺栓(5)、2-2号密封螺栓、......、2-M号密封螺栓、......、N-1号密封螺栓、N-2号密封螺栓、N-3号密封螺栓、......与N-M号密封螺栓组成,所有的密封螺栓螺杆上都加工有外螺纹;所述的密封螺栓组件安装在喷嘴(1)上的燃气喷孔内为螺纹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133125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80160.7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B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级增压内燃机的泄压-补气系统。该系统能在进气压力大于所设定的最大进气压力时,打开泄压单向控制阀,使需要泄压的多余增压气体经过气-气增压装置进一步增压后,储存在储气瓶中,从而控制进气压力不超过所设定的最大进气压力,以避免内燃机的最大缸压超过其最大缸压限;当内燃机处于瞬态工况且储气瓶中的增压气体达到所设定的使用压力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储气瓶中的增压气体通过补气单向控制阀流入内燃机中燃烧。因此,本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两级增压内燃机高速大负荷工况下缸压超标的问题,另一方面优化了内燃机的瞬态性能,同时提高了排气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06277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087211.4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B17/00 , F02M25/07 , F02M35/104 , F02M21/02
Abstract: 天然气发动机进气分层喷射装置属CNG发动机EGR进气喷射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分层外管下端与上孔螺纹连接,下孔上下两端分别与分层内管下端和CNG进气接头上端螺纹连接,EGR进气管内端固接于三通管的侧孔外端,EGR进气管外端与EGR进气接头内端螺纹连接;本发明可方便实现CNG、EGR和空气层层包裹方式,和其他不同混合方式喷入进气道,且能改变CNG和EGR在进气道中的喷射位置,对EGR技术在CNG汽车上的应用可起到技术保证,也将对其他燃料发动机降低排放和对新能源的开发,以及CNG汽车的推广起到推动作用;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安装方便,使用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832180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56066.1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涡轮式气气增压装置属低压气体能量品质提升领域,本发明中压气源气体出口置有流量传感器I,压气源气体出口与涡轮机气体入口连接;压气源气体出口还经流量传感器I、流量控制阀I和气流选择阀与压气机气体入口连接;涡轮机的转动轴经传动机构与压气机转动轴连接;涡轮机气体出口与消音器连接;压气机气体出口置有流量传感器II,压气机气体出口经流量传感器II与流量控制阀II连接;控制器与流量控制阀I和流量控制阀II连接;本发明利用旋转式增压机构取代了传统的活塞式增压机构,将间歇式增压变成了连续式增压,可极大提升增压泵的效率;同时能连续地将低压气源和环境空气提升为可方便应用的高压气源,还可高效、大流量实现气气增压。
-
公开(公告)号:CN118481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53118.8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压供给式预燃室点火装置,包括:主体、预燃室、燃气供给控制组件、燃气加压控制组件、协同控制组件,所述的预燃室设在主体的下部,预燃室内设有火花塞,预燃室的下部设有数个射流孔;所述的燃气供给控制组件和燃气加压控制组件并列设在主体内;所述的协同控制组件设在主体上部,分别与燃气供给控制组件和燃气加压控制组件相连,对燃气供给控制组件和燃气加压控制组件协同控制。本发明通过燃气供给控制组件对燃气进行供气控制,应用燃气加压控制组件进行加压,利用协同控制组件将燃气供给和燃气加压进行协同控制,保证高燃气压力,加强气流运动;通过预燃室点火装置进行点火,发挥预燃室的优势,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02763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0375741.8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燃料发动机的直喷喷射器,克服了现有直喷气体燃料发动机喷射技术存在的热负荷高、高压气体喷射产生的气蚀效应导致的使用寿命短与可靠性差的问题,其包括前段喷射器总成与后段喷射器总成;前段喷射器总成包括加强筋、前段喷射器阀座与前段外围水冷壳体;后段喷射器总成包括后段外围水冷壳体、后段喷射器气管与进气管;前段喷射器总成安装在后段喷射器总成的下方;后段外围水冷壳体的底端与前段外围水冷壳体的顶端焊接连接,进气管的底端与加强筋的顶端焊接连接,后段喷射器气管底端与前段喷射器阀座配合连接,后段外围水冷壳体、后段喷射器气管与进气管的回转轴线和加强筋、前段喷射器阀座与前段外围水冷壳体的回转轴线共线。
-
公开(公告)号:CN110552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910950311.7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接传动电驱式可变压缩比活塞机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机械结构复杂、零件繁多与密封性差的问题。铰接传动电驱式可变压缩比活塞机构包括铰接传动电驱式可变压缩比活塞机构包括活塞体上部、内套、定位套、活塞体下部、轴、轴承、十字万向节、电机、电机座、连杆、导向板;电机座安装在连杆的上轴瓦之上为螺纹连接,轴分为上半轴与下半轴,下半轴与电机固定连接,下半轴与上半轴通过十字万向节连接,上半轴通过键和螺母与内套连接,内套通过螺纹和活塞体上部连接、通过轴与定位套连接,定位套通过活塞体下部固定,活塞体上部被活塞体下部顶端的导向板限制,活塞销通过销孔将活塞体与连杆连接,同时使活塞连杆组整体受力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05940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0956553.7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锥面传动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紧凑型差、可靠性差等问题。本发明由过渡轮、传动齿轮、定位板、保持架、轴套、传动轴、直齿锥齿轮、电机轴、活塞销孔、电机、法兰盘、活塞销、活塞头下体、螺钉孔、定位板座、钢球槽、梯形螺纹、内齿、活塞头上体组成,传动齿轮、内齿、过渡轮、梯形齿轮、活塞头上体共同组成升降机构,定位板与保持架共同和过渡轮组成锥面配合且滑动连接,定位板座与过渡轮滑动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