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24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2957.6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F16M11/12 , F16M11/18 , H04N23/695 , H04N2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输电线路监测的双目视觉系统用监测探头控制臂,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央竖直设置有支柱,支柱的上端设置有线缆固定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和支柱的表面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加强筋板,支撑板的下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悬臂监控结构;悬臂监控结构包括吊板座、转座、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摄像头,所述吊板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转座转动安装在吊板座的下表面。本发明通过转座、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转动,摄像头能够在三个彼此垂直的平面上转动,两个摄像头能够同时处于不同的观察角度拍摄同一位置的冰雪和冰层覆盖情况,拍摄到的画面更加真实,具有明显的深度感,位置和精度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259239.4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冰 , 国中琦 , 张海滨 , 周捷 , 王伟 , 吕顺利 , 李金波 , 罗欣 , 姬秋华 , 李志坚 , 杨建旭 , 张庚生 , 张鹏 , 左红兵 , 刘世裕 , 董璇 , 曹东宏 , 黄文礼 , 慈兆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变压器匝间短路磁场计算模型;构建变压器匝间短路电路计算模型;进行变压器匝间短路磁场‑电路耦合计算,包括构建磁场‑电路耦合计算数学模型及求解对应电流、磁位和感应电动势;提取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特征量,包括提取副边绕组端口稳态电压及电流波形,并计算得到副边绕组端口瞬时功率波形;构建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特征集;检索对应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类型,通过对比不同匝间短路类型瞬时功率相关度,检索出最终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类型。本发明通过构建变压器匝间短路磁场‑电路耦合计算模型,构建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特征集,并检索对应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类型,有效提高了变压器故障诊断精度,对保证设备安全、降低事故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225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8987.5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Net的红外图谱目标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被监测目标设备的红外图像形成红外图普,方法包括:提取红外图谱中的温度数据,将温度数据进行LUT变换得到灰度图像;将灰度图像输入形状识别GCNet神经网络在灰度图像中提取目标设备的形状坐标;将目标设备的形状坐标输入组件识别GCNet神经网络在目标设备形状区域中提取目标设备各组件的Mask掩膜;获取目标设备各组件Mask掩膜区域的有效的温度数据;依据有效的温度数据根据目标设备各组件温度特征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通过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解决现场复杂环境、实际作业中红外图谱中设备及部件识别难点,进而诊断分析变电站设备缺陷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6417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0937101.1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33 , G06F40/289 , G06F40/30 , G06F18/22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电力标准的长文本匹配优化的检索系统,属于文本检索领域,电力标准中每个章节可能会出现超长文本,长度大于512的时候,当建立电力标准文档检索的时候,如何有效的对检索词和长文本有效匹配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传统的TF‑IDF和BM25算法考虑的是词维度上的匹配,并没有考虑深度语义的匹配度和相关性,会造成匹配相似性具有局限性,针对原始BERT中的单字级别的Mask操作无法学习到领域专业词汇上下文的问题,针对领域分词的结果进行连续词汇片段级别的Mask操作,从而强制模型学习词汇级别的上下文,对于中文检索任务的提升有一定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23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20682.5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巡检视频综合分析管理系统,涉及变电站巡检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电站巡检视频处理分析没有统一标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视频采集模块、图像分析模块、台账管理模块、数据上传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本发明实现视频采集终端的台账管理,关联视频采集终端所监控物体的属性;根据变电站巡检系统下发的巡视任务,获取视频采集终端的视频数据;对接收到的视频数据进行图像分析;把图像分析的结果上传至变电站巡检系统。本发明可以规范接口格式、设备台账的信息格式,提供标准化的设备巡检图像的智能分析服务,有利于本发明与变电站巡检系统的快速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92771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078755.3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10L21/0272 , G10L21/0208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监督方式的电力变压器工况噪声分离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难以从电力变压器声纹信号中分离出噪声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电力变压器声纹数据的采集;声纹数据的预处理;变压器声纹的压缩;变压器工况噪声的分离。本发明通过采集的变压器音频,经去噪处理后,综合运用频率压缩方法、频率特征提取变压器声纹特征并进行有效融合;针对变压器工况声音由稳定工作状况发出的声音与不稳定的瞬时杂音加性叠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向量夹角相似度算法,实现了声纹叠加的分离检测,分离出变压器工况噪声特性,为变压器工作状态的判断检测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86618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24228.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影像样本采集技术领域的一种标签级的电力AI样本采集平台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手持终端、工作站、交换机和平台服务器,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所述交换机连接,所述交换机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平台服务器连接,所述工作站通过所述交换机搭建局域网连接所述平台服务器,所述手持终端为基于Android系统运行AI摄像机,本发明采用手持终端远程采集样本的方法能够高效采集电力AI样本,采用筛选、标注样、审核流水线方法能够快速处理样本,采用多维度分类、统计、导出方法有效管理样本,快速驱动人工智能算法快速开发及优化,促进电力领域远程智能巡视业务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18149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823710.X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容器化管理的电力AI训练平台及其训练方法,包括硬件资源层、操作系统层、通信层、数据库层、算法层和任务层,所述硬件资源层包含GPU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所述通信层采用RabbitMQ多语言通信,该种基于容器化管理的电力AI训练平台及其训练方法,以容器化技术为基础,通过Web界面访问的方式,实现了电力AI训练平台的定制化,平台可以满足多种业务场景的需求,利用强大的硬件资源配置实现了电力场景下算法的快速训练及应用部署,能够直观显示模型优化过程及性能指标,有效管理算法模型,具备迭代训练触发机制,能够做到快速迭代模型,支撑现场算法的动态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29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95687.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省电力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8B21/02 , G08B31/00 , G06Q50/06 , G06V40/10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本发明通过监测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人员各种姿势对应的重心点相对偏离距离和方向、重心点转移速度和方向、身体倾斜角度和方向、以及支撑性骨架关节点的数量和支撑面积,识别高空作业人员的跌落风险;监测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人员身体各易受撞击部位与其部位邻近物体的距离和各易受撞击部位邻近物体的活动系数,识别高空作业人员的碰撞风险;监测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人员与周围各带电体的距离,识别高空作业人员的触电风险,实现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人员各种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保障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380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02314.9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志祥 , 靳幸福 , 李明华 , 汪和龙 , 穆弘 , 朱灿 , 张金锋 , 于晓蕾 , 张可 , 黄文礼 , 刘军 , 王笠 , 薛欢 , 张德广 , 李先存 , 姚兰波 , 邵怡欣 , 鲍玉莹 , 刘宇峰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762 , G06N3/0455 , G06N3/048 , G06N3/08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舱体系变电站设备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舱体系变电站设备缺陷的正负样本,并对不同类型的缺陷进行标记;对标记的多舱体系变电站设备缺陷的正负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设备缺陷特征图,并对得到的设备缺陷特征图进行相关性消除处理;根据处理后的设备缺陷特征图构造语义感知模块分支网络,并引入类别级的特征细化模块定位设备缺陷特征图中的类别缺陷特征;对定位到的类别缺陷特征进行跨尺度融合处理,得到多舱体系变电站设备缺陷的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多舱体系变电站设备缺陷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变电站设备检测方法依赖大量人力参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