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98524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910194521.8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设计值的含小水电地区孤立网稳定性计算分析方法,用于较低电压等级无法开展发电机组实测建模试验的水电机组所进行的孤网排查方法,该电压等级的机组由于缺乏实测数据,依据设计参数近似进行机组建模,建立发电机参数模型、励磁系统模型和调速系统模型,针对调速系统设置一次调频模式和孤网模式两套并网控制模式参数。当电网发生故障跳闸导致电厂进入孤网后,调速系统根据频差摆动变化速率大小选择控制模式参数,实现控制模式及控制参数切换,即从一次调频模式控制参数切换到孤网模式控制参数,分析事故跳闸后孤立电网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16186.8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模块化级联电池储能系统的控制周期确定方法及调制方法,包括,确定每相对应模块直流侧最小电压之和、每相对应模块直流侧最大电压之和以及并网相电压有效值的最大值;根据每相对应模块直流侧最小电压之和以及并网相电压有效值的最大值,确定预设的模块化级联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调制比;根据最大调制比、每相对应模块直流侧最大电压之和的最大值、预设的调制波幅度、预设的调制波周期,确定控制周期;根据调制波的瞬时值和按照模块充放电优先级截止至每一模块的直流侧电压的数列运算结果,确定模块投入数量。通过本公开,提高模块化级联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块利用率,提高模块化级联电池储能系统的输出电压的精准性和输出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1886.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法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所述优化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是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得到的;所述总成本包括碳交易成本;所述碳交易成本根据综合能源系统的实际碳排放量和免费碳排放配额得到;所述实际碳排放量包括综合能源系统各设备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和折旧与回收过程中的碳排放量;S2、求解所述优化调度模型得到调度周期内决策变量的最优运行参数;S3、在调度周期内控制综合能源系统执行S2得到的最优运行参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碳交易成本计算不准确导致优化结果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3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15695.2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67 , G01R31/396 , G01R31/392 , G01R31/378 , G06F18/15 , G06F18/211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组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是对储能系统不同故障下的多种运行工况进行了仿真模拟,来确保获取的电池组故障数据具有普遍适应性;之后介绍了该具体获取电池组哪些特征参量,包括电池组运行功率、电压、各位置SOC以及等效短路电流等,这些参数能够很好的表征电池组各故障特性,是诊断准确性的关键;最后,提出一种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电池组故障诊断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电池组进行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89732.3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海上风电场的储能电站联合调度方法和装置,包括采集电力系统中涉及海上风电场的储能电站的联合调度数据,并设置储能电站的联合调度设置数据;根据联合调度数据和所述联合调度设置数据,划分电力系统的储能运行区间;根据电力系统的储能处于的储能运行区间、联合调度数据和联合调度设置数据,分配调节指令值到各储能电站;根据各储能电站的运行状态、联合调度数据和联合调度设置数据,对各储能电站进行状态调整。本发明提升储能电站应对不同功能需求的能力及海上风电消纳水平,实现了多点储能装置联合调度运行。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备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82225.5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适合海上风电储能及盈余功率吸收的直流直挂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由多个相同的子模块串联而成;所述子模块包括电池储能模块和半桥功率模块;所述电池储能模块用于电能的存储和放出,以稳定直流母线电压;所述半桥功率模块包括电感、电容、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大容量二极管、晶闸管,用于控制电池储能模块的投入和切除;半桥功率模块的电路的半桥结构以其上管反向并联大容量二极管以增大通流能力,以其下管正向并联晶闸管以便于子模块切除;本发明有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可实现多电压等级的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708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58228.5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21 , G01R31/367 , G01R31/00 , G06F16/22 , G06F1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流的电化学储能设备自动检测和报表生成架构,包括自动检测架构:包括特征输入部、测试流程部分和数据库表部分;所述特征输入部用于将所需设备检测特征信息注入到数据库表部分;所述测试流程部分将所有检测以单元阈值型条件语句进行表述:将所有子试验项目的试验标志值取与,得到检测结果;自动报表生成架构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测评报告;本发明提供的数据流架构使其能完成对储能设备各项测试流程的云存储,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检测数据的可视化,同时能够针对各项检测项目分别自动化生成报表,降低了人工环节在检测报告生成时的占比。
-
公开(公告)号:CN117497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15188.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1 , H01M10/63 , A62C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级联电池系统的消防预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中空设置有用于放置高压级联电池的工作腔;所述通风机构设置在壳体侧壁用于通风散热;所述储料箱内储存有液态二氧化碳;所述储料箱输出端与工作腔连接,且储料箱释放液态二氧化碳时作为通风机构的动力驱动通风机构闭合;通过设置的通风机构可以在高压级联电池温度异常的时候,自动关闭通槽,阻断空气的对流,保证工作腔内充满二氧化碳,避免高压级联电池与阻燃的氧气接触而发生燃烧,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高压级联电路因为燃烧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并且通过二氧化碳这种阻燃方式,在阻燃的时候对存储有大量电能的高压级联电池不会造成任何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7496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49236.9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9B23/18 , G01R31/396 ,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系统故障时电池系统充放电特性的仿真计算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建立完整的储能系统仿真模型,所述包括电池系统、功率转换系统、负载和交流系统;基于Thevenin模型对电池系统建模并适当简化;在储能系统交流系统侧施加不同类型的故障,设置电池系统不同的工况,计算出不同工况下电池系统的故障特性,为电池系统的冲击隔离和绝缘防护提供参考;在已建立的模型基础上,选择一种典型的工况和控制方式,计算了电池的正常和故障的充放电特性,验证了模型计算的有效性,并发现故障会对明显影响电池系统出口处的电流和电压水平,并且充电时受到的影响比放电影响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19822.1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逆变器电压源化运行时的限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逆变器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并设定储能逆变器所能承担的最大电流;引入电流限幅器,在dq坐标系下分别对d、q轴电流指令值进行限幅;引入锁相环PLL环节,跟踪配电网母线q轴电压,q轴电压为0时,计算此时配电网母线频率与相角;根据下垂有功功率‑频率关系计算逆变器实际输出频率和相角;投入相角切换环节,当未触发电流限幅器时,令储能逆变器输出的频率与相角保持,当触发电流限幅器时,将频率与相角切换为配电网母线频率与相角;触发电流限幅器后,判断储能逆变器输出频率是否恢复至阈值内,若恢复则将逆变器输出的频率与相角切换回实际输出频率和相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