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596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219842.0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聚合物纤维与单质硫混合均匀后置于密闭反应容器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升温至200~500℃后,保温0.5~12小时,冷却后得到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所述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为100~5000nm,所述聚合物纤维与所述单质硫的质量比例为1:1~1:10。本发明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以具有准一维纳米结构的聚合物纤维作为载体,所得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形貌规则,在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极材料内部的扩散路径约为纤维半径的大小,扩散路径较短,因此,本发明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在较大电流充放电时具有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012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045266.7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a,在硅纳米颗粒的表面包覆金属纳米颗粒,得到硅/金属复合颗粒;b,将硅/金属复合颗粒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硅/金属复合颗粒分散液,再向硅/金属复合颗粒分散液中加入第一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并混合均匀;c,将硅/金属复合颗粒分散液和第一氧化石墨烯悬浮液的混合液与第二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分别从双喷嘴纺丝机的核心通道和壳通道中注入到凝固溶液中,凝固后得到以硅/金属复合颗粒为核心、以氧化石墨为外壳的纤维;d,对所得纤维进行洗涤、抽滤、干燥后得到硅基负极材料。该硅基负极材料能够与集流体紧密接触,并且导电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701500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310651865.X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负极材料、电池,该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一氧化硅发生歧化反应后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第一混合物与金属的醋酸盐和/或金属的柠檬酸盐混合后煅烧,其中,金属为铜、镍、锡、锌、银、金、铂中的一种或几种,得到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该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结构为在第一混合物外包覆有金属。铜、镍、锡、锌、银、金、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第一混合物外表面包覆上述金属纳米颗粒,能有效地降低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中的硅颗粒间的接触电阻,增加材料的导电性,在材料嵌脱锂导致的体积膨胀与收缩的循环中,能有效地维持导电性,可以缓解材料的比容量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32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310211410.6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染料敏化电池柔性光阴极的有机导电膜层的制备方法、染料敏化电池,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有机导电膜层和由其制备的染料敏化电池柔性光阴极的单位面积质量大、无法弯曲、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有机导电膜层包括作为骨架的金属导电网和固着于该金属导电网上的透明导电聚合物。本发明的有机导电膜层具有单位面积质量轻(相同厚度)、具有柔性、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导电金属网作为骨架,增强了有机导电膜层的导电性,降低了有机导电膜层的面电阻。本发明的有机导电膜层替代镀铂层的导电玻璃,光阴极单位面积上质量和成本均降低了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42580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310412962.3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与氧化亚硅混合,其中,氧化亚硅的质量多于铝的质量,得到混合物;(2)将混合物在惰性气氛或者真空条件下,在900~1150℃下灼烧2~12小时,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方法通过在原料氧化亚硅中添加原料铝,原料铝与氧化亚硅反应不仅降低了最终得到的负极材料中的活性氧的含量,而且使得生成的负极材料中还包括氧化铝。负极材料中的活性氧的含量降低,大大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充放电首次效率,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大大提高,且负极材料中的氧化铝可以缓解负极材料中的硅的体积膨胀,从而降低了整个负极材料的体积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3367726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289774.6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单质的碳基材料上形成二氧化硅,得到二氧化硅-碳基复合材料;(2)用活泼性大于硅的金属将二氧化硅-碳基复合材料中的二氧化硅还原成硅,得到金属氧化物-硅-碳基复合材料;(3)用酸将金属氧化物-硅-碳基复合材料中的金属氧化物腐蚀掉,得到硅碳复合材料。该方法先在碳基材料上形成二氧化硅,当将二氧化硅还原成硅后在碳基材料与硅之间有孔隙,由于碳基材料本身就为好的导电材料,所以该碳基材料成为了硅的导电骨架。这样在由该硅碳复合材料做成的锂离子电池在嵌锂时,增大的体积可容纳在碳基材料与硅间的孔隙内,从而降低体积效应对极片的破坏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19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0380.2
申请日:2016-05-21
Applicant: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钛酸镧锂包覆的0.5Li2MnO3·0.5LiNi0.5Mn0.5O2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钛酸镧锂是非常好的锂离子导体,适于锂离子的快速迁移,起到了提升材料倍率性能的作用;同时由于表面的包覆起到了对本体材料的保护作用,可以降低材料和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降低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HF对材料本身的腐蚀导致的锰离子的溶解析出,提升了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通过控制制备工艺参数,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0.5Li2MnO3·0.5LiNi0.5Mn0.5O2材料,然后对该材料进行均匀的纳米钛酸镧锂表面包覆,从而提升了其首次库伦效率、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21405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74807.6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63 , B82Y30/00 , B82Y40/00 , C23C18/1216 , C23C18/1241 , C23C22/83 , H01M4/131 , H01M4/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价金属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高价金属氧化物或高价金属氢氧化物薄膜为模板,通过金属基底诱导热还原法将高价金属氧化物或高价金属氢氧化物薄膜置于N2氛围下焙烧,从而得到低价金属纳米结构薄膜。所得低价金属纳米结构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优秀的电化学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0294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48215.X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8 , H01M4/66 , H01M4/7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386 , H01M4/667 , H01M4/7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利用含有第一金属离子和第二金属离子的电解液在基底表面电沉积第一金属/第二金属合金层,所述电解液中第一金属离子和第二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0.02~1:0.08;步骤b,利用刻蚀剂去除所述第一金属/第二金属合金层中的第二金属,得到多孔结构的第一金属层;步骤c,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步骤b所得多孔结构的第一金属层表面沉积硅纳米颗粒即得所述硅基负极材料。所得硅基负极材料中活性物质和集流体为一体结构,解决了硅基负极材料由于剧烈的体积变化引起的与集流体接触不良影响电子传输的问题,提高了电子的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709378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669643.0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强度聚合物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聚合物的缩聚形成过程中自发生成纳米带,所述聚合物的结构通式为:其中R=NH2、OH、烷氧基或烷基,烷氧基选自甲氧基或乙氧基,烷基选自甲基或乙基。本发明通过采用两种单体缩聚形成全碳梯形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自发生成纳米带,无需模板剂和后续处理,为高强度纳米带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法,且所制备的聚合物纳米带强度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很好地在复合材料中用作加强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