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淀粉改性制得除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324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3736.9

    申请日:2016-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B01J2220/4825 C02F1/286 C02F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淀粉改性制得除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淀粉酶解得到待改性的多孔淀粉,然后将待改性的多孔淀粉粉末浸没于锆、铝、铁、镧、钛等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在碱性条件下使生成的氢氧化物负载于多孔淀粉上,随后取出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去除可溶性盐,最后干燥以确保氢氧化物能够充分负载在茶渣中,制得除氟生物吸附剂。本发明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温和,工艺路线简单易行,易于工业化操作,因此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力。制备的除氟吸附剂可以广泛应用于氟超标的饮用水生产中以达到去氟目的,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处理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一种高效选择性降低高氟食品中氟离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7295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26190.1

    申请日:2016-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选择性降低高氟食品中氟离子的方法,属于氟离子选择性去除领域。本发明方法利用MOFs材料作为高氟食品茶叶和南极磷虾酶解液的吸附剂,有效去除了食品中的氟离子;小分子的氟离子进入MOFs多孔中,与金属离子上的OH-进行离子交换。本发明方法,利用的是食品安全的吸附剂,处理时间仅需2~10min,处理效率高,而且几乎不会影响食品中原有的风味物质/活性物质/营养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本发明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高氟砖茶茶汤、茶叶深加工低氟茶制品制备或者高氟南极磷虾酶解液。

    固态食品中11种光引发剂的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1757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08377.5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定固态食品中11种光引发剂的检测方法,是对二苯甲酮、2-甲基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等11种光引发剂残留量的测定,其特征在于:该测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样品前处理;b、标准工作溶液的配置;c、仪器分析;d、结果计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试验材料容易获得、廉价和有效;选用具有巨大比表面积和结构特异性的多层碳纳米管作为吸附剂;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基质固相萃取方式(MSPD),样品和有机溶剂用量少,避免了对样品均化、沉淀、离心等环节可能造成的待测物损失,操作快速简单,特别适用于固体、半固体以及粘性样品的处理并且效率较高。

    一种低5-羟甲基糠醛的茶味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37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65537.6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5‑羟甲基糠醛的茶味饼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安茶茶粉制备茶味饼干,在高效降低饼干中HMF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感官风味。本发明使用安茶制备得到的茶味饼干中,HMF较未添加茶粉的饼干降低了49.9%,较添加绿茶茶粉和绿茶提取物制备得到的饼干降低了39.2%、12.5%;本发明制备的茶味饼干形态、色泽、组织结构与未添加茶粉或茶叶提取物的饼干相比,均为降低,保持了良好的感官风味;本发明不需要对茶叶进行提取,在高效降低HMF并保持良好风味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耐氟棘孢木霉菌及其制备的菌剂

    公开(公告)号:CN118879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65682.4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氟棘孢木霉菌及其制备的菌剂,属于微生物菌株及应用技术领域。该菌株命名为Trichoderma asperellum M700,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579,保藏日期为2024年3月27日。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棘孢木霉菌菌株Trichoderma asperellum.菌落生长早期呈现白色菌丝,后期产绿色孢子,导致菌体呈现黄绿色、绿色,好氧,能在ph为3.0‑10.0,温度为25‑28℃生存。该菌株具有很好的耐氟能力,氟离子浓度在800mg/L以下时均可以生长。可以很好的祛除水体中的氟元素。

    一种能够靶向增加乳酸菌的安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916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24627.2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靶向增加乳酸菌的安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多糖技术领域,所述安茶多糖是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以及阿拉伯糖组成的聚合物;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以及阿拉伯糖的摩尔比为5.93:10.03:23.58:9.05:25.95:25.46;分子量为617.9kDa;采用水提、醇沉、除蛋白与多酚、透析和分离纯化等操作,从安茶中提取得到安茶多糖。所述安茶多糖可以通过增加有益菌群,减少有害菌群来调节肠道微生物,特别是共同增加了乳酸菌和双歧杆菌。

    一种基于拉曼光谱指纹技术的祁门红茶产地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91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41492.2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指纹技术的祁门红茶产地的识别方法,属于农产品和食品产地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识别祁门红茶产地的方法,包括:(1)制备红茶茶汤;(2)将红茶茶汤和纳米银溶胶混合均匀,干燥,进行拉曼检测,得到红茶粉的原始拉曼光谱数据;计算其相对峰强;(3)将相对峰强分别结合化学计量法线性判别分析、K最近邻法和随机森林法,构建判别模型;(4)将待测样品按照(1)、(2)进行拉曼光谱数据的采集,计算得到相对峰强;然后利用(3)的判别模型预测其所属类别,确定待测样品的产地。本发明构建的判别模型整体正确识别率高,能够有效地对小产区祁门红茶及大产区祁门红茶进行有效识别分类。

    一种茶树新鲜组织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92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737134.1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新鲜组织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方法,属于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茶树自然茶园中茶树根、嫩茎和叶片(嫩叶和老叶)等新鲜器官组织及多品种嫩片(紫鹃、黄山白茶、黄魁和舒茶早)为研究材料进行复合酶解,释放后经纯化获得的原生质直径小于20μm,细胞器清晰可见;原生质体数量大于106/g(FW),不同茶树器官的原生质体活力均大于88%。该制备方法具有稳定、高效、操作简单和茶树材料要求低等优点,为茶树基因改良和基因功能等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