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81292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143487.9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脉冲磁场实现石墨化钢石墨固溶的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是石墨化钢石墨固溶处理是在外加脉冲磁场作用下实现的。固溶处理时,将石墨化钢在室温下装入加热炉内,待石墨化钢温度升高到550℃时,开始施加脉冲磁场,其磁场强度为10000~30000A/m、磁场频率为20~200Hz,当将石墨化钢温度升至其相变点Ac3以上30~50℃温度范围内时进行保温,其保温时间根据钢材规格确定,即按每毫米1.0~1.5分钟;保温结束后,关闭脉冲磁场电源,取出石墨化钢空冷至室温。利用该方法处理的石墨化钢,组织性能均匀,能够为后续热处理提供良好的预备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0691704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122727.0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冲压成形用石墨化冷轧高碳钢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的特征是除采用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等常规方法以外,还采用贝氏体化处理和石墨化退火等工艺过程。其中,贝氏体化处理是为石墨化退火提供良好的预备组织,主要采用Ac3以上30~50℃等温处理与处理后快速冷却到下贝氏体转变区进行等温转变;石墨化退火主要采用620℃~Ac1的等温处理。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钢板,其组织主要由石墨和铁素体晶粒组成。石墨粒子分布均匀,其平均直径约为5μm;铁素体晶粒平均直径约为20μm。这样的组织特点使该高碳钢板同低碳钢一样的塑软而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形性能,其屈强比≤0.60,应变硬化指数≥0.2,平面各向异性≤0.20。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69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06683.0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微合金化中碳铸钢的热处理方法,属于矿山冶金机械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是针对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为:0.26~0.35%C,0.60~0.90%Si,1.10~2.00%Mn,P≤0.020%,S≤0.020%,0.02~0.06%Nb,0.06~0.16%RE,其余含量为Fe的中碳铸钢提出的。提出的热处理方法是:对浇注后采用急冷处理的中碳铸钢进行高温扩散退火、正火、调质、低温处理。经过上述处理可以保证该中碳铸钢具有强度、韧性、耐磨性的合理匹配度,其屈服强度≥900MPa、抗拉强度≥1000MPa、断面延伸率≥15%、断面收缩率≥30%、室温冲击韧性αkv≥60J/cm2,耐磨性相同材料产品提高2.0倍以上,满足矿山冶金机械零部件对高强、高韧、耐磨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881292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43487.9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04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9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32
Abstract: 一种应用脉冲磁场实现石墨化钢石墨固溶的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是石墨化钢石墨固溶处理是在外加脉冲磁场作用下实现的。固溶处理时,将石墨化钢在室温下装入加热炉内,待石墨化钢温度升高到550℃时,开始施加脉冲磁场,其磁场强度为10000~30000A/m、磁场频率为20~200Hz,当将石墨化钢温度升至其相变点Ac3以上30~50℃温度范围内时进行保温,其保温时间根据钢材规格确定,即按每毫米1.0~1.5分钟;保温结束后,关闭脉冲磁场电源,取出石墨化钢空冷至室温。利用该方法处理的石墨化钢,组织性能均匀,能够为后续热处理提供良好的预备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06917044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22727.0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1/20 , C21D1/26 , C21D6/005 , C21D6/008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6 , C22C38/001 , C22C38/04 , C22C3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冲压成形用石墨化冷轧高碳钢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的特征是除采用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等常规方法以外,还采用贝氏体化处理和石墨化退火等工艺过程。其中,贝氏体化处理是为石墨化退火提供良好的预备组织,主要采用Ac3以上30~50℃等温处理与处理后快速冷却到下贝氏体转变区进行等温转变;石墨化退火主要采用620℃~Ac1的等温处理。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钢板,其组织主要由石墨和铁素体晶粒组成。石墨粒子分布均匀,其平均直径约为5μm;铁素体晶粒平均直径约为20μm。这样的组织特点使该高碳钢板同低碳钢一样的塑软而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形性能,其屈强比≤0.60,应变硬化指数≥0.2,平面各向异性≤0.20。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06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43512.3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利用形变诱导析出来提高微合金化槽帮铸钢件强韧性的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对一种或几种钛Ti、铌Nb、钒V的微合金化槽帮铸钢件提出的。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将微合金化槽帮铸钢件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然后对其内表面进行喷丸,使其内表面产生一定厚度的热塑性变形,来以此产生微合金化元素钛Ti、铌Nb、钒V的形变诱导析出效果;以及对喷丸处理后的微合金化槽帮铸钢件进行喷雾淬火及高温回火。按照本申请提出的方法,可使微合金化槽帮铸钢件的抗拉强度≥1300MPa、室温冲击韧性αkv≥70J/cm2,以及其内表面硬度不低于400HB,进而满足矿山冶金机械零部件对强韧性及其耐磨损性能的高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18454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910492151.6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张永军
Abstract: 一种恢复石墨化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对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为:0.25~0.60%C、0.9~2.0%Si、0.20~0.60%Mn、P≤0.025%、S≤0.025%、0.0002~0.0010%B、其余含量为Fe,并以铁素体和石墨为主要组织特征的石墨化调质钢提出的。热处理过程是对其进行液氮环境下的深冷处理、石墨回溶的高温正火和调质处理。经过上述处理的石墨化调质钢,不仅可以消除仅利用调质热处理中的淬火过程使石墨回溶到基体时所带来的组织粗大、不均,进而影响其力学性能的问题;而且保证该石墨化钢组织中无石墨粒子、组织细小均匀,进而使该钢综合力学性能恢复到基础钢水平,即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从而实现石墨化调质钢对其综合力学性能的较高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46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097359.0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合金化中碳铸钢件的制备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对电弧炉或感应炉熔炼的微合金化中碳铸钢钢水在钢包内进行喂铝包芯线的终脱氧、喂硅‑钙‑稀土包芯线的夹杂物球化变质处理,以及铸型后铸钢件的均匀化处理和调质处理。经过上述处理制得的微合金化中碳铸钢件,其微观组织细小均匀,夹杂物尺寸小、形态以球形为主,且呈弥散分布。这些组织特征保证了该铸钢件不仅强韧性好,而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由此表明,喂线处理有助于微合金化中碳铸钢的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减小了中碳铸钢在添加微合金化元素后带来的韧性降低。该铸钢件可用于对强韧性及其耐磨损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结构件。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24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14908.7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张永军
Abstract: 一种提高钢丝钳剪切刃口强韧性的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主要通过对碳钢材质的钢丝钳进行淬火、高温回火的调质热处理,以及对钢丝钳剪切刃口进行滚压处理来获得具有较高强韧性的钢丝钳剪切刃口。通过调质热处理保证了钢丝钳剪切刃口心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克服传统工艺制备的剪切刃口韧性不足而引起的易崩刃问题;通过滚压使剪切刃口表层形成明显的塑性强化层及其晶粒的细化,进而实现刃口的强化;因此,相对于按照传统方法制备的同材质钢丝钳剪切刃口,其强度、硬度可提高60%以上,进而提高了刃口的耐磨损性能。总之,本发明将有助于提高碳钢材质钢丝钳的市场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97359.0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合金化中碳铸钢件的制备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对电弧炉或感应炉熔炼的微合金化中碳铸钢钢水在钢包内进行喂铝包芯线的终脱氧、喂硅-钙-稀土包芯线的夹杂物球化变质处理,以及铸型后铸钢件的均匀化处理和调质处理。经过上述处理制得的微合金化中碳铸钢件,其微观组织细小均匀,夹杂物尺寸小、形态以球形为主,且呈弥散分布。这些组织特征保证了该铸钢件不仅强韧性好,而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由此表明,喂线处理有助于微合金化中碳铸钢的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减小了中碳铸钢在添加微合金化元素后带来的韧性降低。该铸钢件可用于对强韧性及其耐磨损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结构件。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