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CO2腐蚀钢管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125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093258.0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CO2腐蚀钢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CO2驱油技术中油气集输过程用管线制造技术领域,所述耐CO2腐蚀用钢板以质量百分比计有C0.03~0.07%,Cr 6.0~8.0%,Ni 0.15~0.50%,Nb 0.01~0.06%,P≤0.005%,S≤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为:S1、按既定的元素质量百分比进行冶炼并浇铸成型,对钢锭进行锻造;S2、钢坯加热,进行粗轧轧制;S3、板坯精整和加热,进行精轧轧制;S4、进行轧后调质处理;S5、焊接成管。制备的钢管具有优异的耐CO2腐蚀性能、综合力学性能,其腐蚀速率低于0.06mm/a,且造价较低,在CO2驱油技术油气集输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耐二氧化碳腐蚀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1862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018429.9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二氧化碳腐蚀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管线钢制造技术领域,所制备的钢管具有优异的抗二氧化碳腐蚀性能,其腐蚀速率低于0.06mm/a,且造价低;该钢管的成分包括C 0.03~0.08%,Cr 5.50~8.5%,Ni 0.1~2%,Nb 0.010~0.055%,P≤0.012%,S≤0.006%,N≤0.01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方法包括:S1、按各成分质量比冶炼、浇注成钢锭;S2、锻造和第一次退火;S3、第二次退火;S4、管材轧制,得到荒管;S5、热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无缝钢管制备的过程中。

    一种低屈强比薄规格F+P钢板控轧控冷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112409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131983.7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一种低屈强比薄规格F+P钢板控轧控冷生产工艺,属于轧钢领域。采用添加少量硅、铜、镍、铬的成份设计,对坯料进行两阶段控轧。再结晶区轧制,在较高温度下对奥氏体再结晶区大压下的反复轧制获得较小的奥氏体晶粒;未再结晶区轧制,在未再结晶区的充分变形,有利于提高有效应变累积的百分数,促进铁素体形核、增强相变驱动力,获得均匀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缓冷冷却采用6~15℃/s的冷却速度,始冷温度控制在Ar1以上15℃~35℃,快冷冷速为15‑25℃/s,返红温度在620℃~670℃范围内。冷却后的轧件尽快下线空冷至室温。最终得到均匀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铁素体+珠光体”的微区硬度差在14以上,最终产品的屈强比(<0.73)。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波纹腹板底横梁

    公开(公告)号:CN1068292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67679.7

    申请日:2017-0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9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的波纹腹板底横梁,属于集装箱制造技术领域。该梁由上翼板、下翼板和垂直于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组成,翼板与腹板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中,腹板采用波纹结构,按照每个波纹单元的数学解析式分为圆弧波、正弦波和抛物线波等,波纹单元沿上、下翼板的长度方向呈周期性重复。根据集装箱结构、尺寸特点,上、下翼板的宽度为40mm‑80mm,腹板高度为80mm‑130mm,上、下翼板和腹板的厚度为1.0mm‑7.0mm。由于波纹腹板的立体结构改善了集装箱底横梁的面外刚度。因此,该底横梁能够在保证承载能力和整体强度的基础上可以降低用钢量,减轻其自重。

    一种低碳免回火全贝氏体组织塑料模具钢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700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19491.4

    申请日:2012-10-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碳免回火全贝氏体组织塑料模具钢及制备方法。首先按照规定成分冶炼,浇铸成钢锭。然后锻造,锻造开始温度为1150-1200℃,分阶段加热,保温时间为3-6小时,随后进行反复锻造和拉拔工艺,当温度到达950℃时停止锻造。锻造后将模块在0.01-15℃/s冷却速率下冷却至表面300℃时,然后空冷至室温,厚度规格为500mm-800mm。在如此宽冷速范围内可以获得全贝氏体组织,硬度范围为HRC36-42。本发明实现了塑料模具钢的非调质处理,且不需要进行冷却后的高温回火处理,减少了工序,降低了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一种1.3GPa级竹状仿生结构超高强韧钢板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7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09755.X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一种1.3GPa级竹状仿生结构超高强韧钢板及制备方法,属于超高强韧钢领域。该高强钢的化学成分及其合金元素质量百分比(wt.%)含量为C:0.2~0.80、Mn:2~8、Si:1.10~3.35、Al:0.30~4.45、V+Nb:≤0.12、S≤0.008、P≤0.01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采用真空炉冶炼,锻造后轧制,轧后直接水冷到室温,然后经过双重形变相变耦合轧制工艺处理即可得到该发明所述超高强韧钢板。本发明所述钢板的抗拉强度在1300 MPa~1380 MPa,屈服强度在1000 MPa~1050MPa,断后伸长率在67.5%~69.5%,强塑积可达93 GPa%。在合理的成分以及工艺调控下,该超高强韧钢板强塑积远超传统TWIP钢,强塑积进入90GPa%~100GPa%这一范围,在先进高强钢领域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