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6271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80050075.4
申请日:2013-09-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7 , H01M2/0237 , H01M2/06 , H01M2/202 , H01M2/30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以及蓄电模块。蓄电装置包括壳体、被收容于壳体的电极组件、在与电极组件之间接收及发送电的正极(负极)端子。正极(负极)端子包括具有突出到壳体的外侧的部位的筒状部。筒状部的外周面具备使正极(负极)端子紧固于壳体的螺母被从壳体的外侧螺合的外螺纹部。筒状部的内周面具有与外螺纹部螺纹方向相反旋绕的内螺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50886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80040828.3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2/34 , H01G11/52 , H01G11/66 , H01M2/18 , H01M2/26 , H01M10/05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8 , H01G11/16 , H01G11/52 , H01G11/66 , H01M2/1229 , H01M2/1247 , H01M2/1673 , H01M2/266 , H01M2/30 , H01M2/34 , H01M2/345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200/00 , H01M2200/20 , Y02E60/13
Abstract: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蓄电装置是层叠式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具备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绝缘的分隔部。该蓄电装置具备:从第一电极端子至第一电极的第一通电路径;从第二电极端子至第二电极的第二通电路径;以及电流切断装置,其在壳体内配置于第二电极端子与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切断第二通电路径。分隔部具有:第一平面部,其覆盖第一电极的一方的平面部;第二平面部,其覆盖第一电极的另一方的平面部;以及连接部,其与第一平面部与第二平面部双方连接。连接部配置于第一电极的靠电流切断装置侧的端部与电流切断装置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335408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80027936.7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南形厚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 H01G11/12 , H01G11/52 , H01G11/72 , H01G11/76 , H01M2/1653 , H01M2/18 , H01M2/266 , H01M10/0413 , H01M10/0463 , H01M10/058 , H01M10/0585 , H01M2220/20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能够抑制因隔离部的热收缩而导致正极与及负极短路的情况下的发热量蓄电装置。本发明的蓄电装置包括正极(21)、第一隔离部(23)、第二隔离部(24)以及负极(22)。正极具有正极金属箔(21a)与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在正极的第一端部(21c)形成有正极未涂装部(21d)。正极活性物质层延伸到第二端部(21e)。负极具有负极金属箔(22a)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在负极的第三端部(22c)形成有负极未涂装部(22d)。负极活性物质层延伸到第四端部(22e)。第一隔离部与第二隔离部分别具有强接合部(81)以及弱接合部(82)。强接合部位于第一端部附近的部位并且沿第一端部延伸。弱接合部位于第二端部附近的部位并且沿第二端部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4285318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80019362.9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5/346 , H01G2/14 , H01G9/0003 , H01G9/12 , H01G11/16 , H01H35/26 , H01M2/30 , H01M2/345 , H01M2200/20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流切断装置以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电流切断装置具有在壳体内的内压上升并超过规定水平时变形的变形板、构成通电路径的通电板、接点板。通电板包括与接点板接触的第1接点部。接点板包括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第2接点部。在变形板形成有能够接受壳体(1)内的内压的受压部和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抵接部。通过以抵接部向接点板侧移动的方式发生变形,第2接点部能够从通电板分离。变形板与通电板和接点板绝缘。通电板被配置成被变形板和接点板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88612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780020280.4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50/533 , H01M50/119 , H01M50/342 , H01M10/04 , H01G11/14 , H01G11/74 , H01G11/78
Abstract: 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具备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壳体,其收纳电极组装体;压力释放阀;以及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其分别与对应的电极电连接。壳体具有压力释放阀所在的壁部。各导电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壁部的内表面和与该内表面相对的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导电构件具备:夹设部,其介于壁部的内表面与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以及遮挡部,其位于比夹设部偏向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的位置。遮挡部相对于壁部从电极组装体所处的一侧覆盖压力释放阀。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21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80023198.6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一种碱性蓄电池,具有:多个箔电极,其具备金属箔和配置在金属箔的单面上或双面上的活性物质层,并配置成活性物质层彼此相互相对;以及隔离物,其介于活性物质层彼此之间。隔离物具有向活性物质层侧突出的突出部。另外,活性物质层具有容纳隔离物的突出部的容纳部。隔离物的突出部在进入活性物质层的容纳部的状态下与容纳部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3377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80014131.1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4 , H01G11/82 , H01M2/02 , H01M2/04 , H01M2/18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是将负极电极与正极电极隔着隔离物交替层叠而成;壳体主体,其收纳电极组装体;以及盖构件,其封闭壳体主体的开口部。正极电极的底侧端缘和侧端缘位于比负极电极的底侧端缘和侧端缘靠内侧。在壳体主体的侧壁的内表面与壳体主体的底壁的内底面的交叉部形成有弧形的拐角部。在电极组装体的底面与壳体主体的内底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深度方向的尺寸为拐角部的半径的1~1.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002420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80073897.2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双极电极具有:金属箔;第1活性物质层,其设置在金属箔的表侧面上;以及第2活性物质层,其面积比第1活性物质层大,设置在金属箔的里侧面上。第2活性物质层具有:低密度区域,其在从金属箔的厚度方向来看的俯视时配置于周缘部;以及高密度区域,其配置在比低密度区域靠内侧,空隙率比低密度区域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07528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0279.1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2/12 , H01G11/14 , H01G11/78 , H01M2/04 , H01M2/14 , H01M2/26 , H01M2/34 , H01M10/04 , H01M10/0585
Abstract: 蓄电装置具有:壳体,其收纳电极组装体和电解液;以及释放阀,其存在于壳体的壁部。电极组装体具备相互绝缘的不同极性的电极。在壁部的内表面与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配置有遮挡构件。将在电极的层叠方向上观察壳体的正面视图中的位于壳体中央并且位于电极组装体的沿着层叠方向的尺寸中央的点设为中心点,设由以最短距离将中心点与压力释放阀的外形线相连的面包围的区域为三维区域。遮挡构件具备遮挡部,该遮挡部覆盖三维区域的沿着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的整个截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13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391469.1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流切断装置以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电流切断装置具有在壳体内的内压上升并超过规定水平时变形的变形板、构成通电路径的通电板、接点板。通电板包括与接点板接触的第1接点部。接点板包括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第2接点部。在变形板形成有能够接受壳体(1)内的内压的受压部和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抵接部。通过以抵接部向接点板侧移动的方式发生变形,第2接点部能够从通电板分离。变形板与通电板和接点板绝缘。通电板被配置成被变形板和接点板夹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