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55724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680010920.5
申请日:2006-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机动两轮车用车架,该机动两轮车用车架(F)由一根管状的主架部(2)以及从该主架部(2)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支承架部(3)构成。主架部(2)和枢轴支承部(3)的左侧半部是由一串板材构成的半筒状左架半体(27L)构成,而其右侧半部是由一串板材构成的半筒状右架半体(27R)构成,所述左架半体(27L)和右架半体(27R)的相对端部彼此接合成连续的中空结构体。此时,各架半体(27L、27R)是冲压板状的坯板接合体而构成的。由此,提供了可实现构成部件削减、焊接作业性提高以及原料成品率提高的机动两轮车用车架。
-
公开(公告)号:CN101062655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710101270.1
申请日:2007-04-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有效地利用车身的空间、减少吸气音向外部的泄漏的车辆的进气箱配置构造。车辆在配置于车辆后部的动力单元(18)上设有外部气体导入用的进气箱(157),在前部车座后方具有靠背(93);其中:接近前部车座的后部地配置进气箱(157),更详细地说,在靠背(93)的底板(241)的下方配置进气箱(157),有效地利用靠背(93)附近的例如前部车座的座垫后方的难以另为他用的空间,另外,由设于靠背的缓冲材料吸收从进气箱辐射的吸气音。
-
公开(公告)号:CN100447046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410056206.2
申请日:2004-08-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3/04 , F16H2045/002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将内燃机(11)的曲柄轴(15)的转矩、通过离合器(30)和液力传动机构(40)传递到负载侧传动机构(12)上;在曲柄轴(15)的一侧,并排设有所述离合器(30)和所述液力传动机构(40),在所述曲柄轴(15)的另一侧,直接输入起动装置(70)的驱动力。这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可简化起动装置,减少元件个数,达到低成本化,而且起动操作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603158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11990.5
申请日:2004-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6 , B60N2/01 , B60N2/3013 , Y10S280/05
Abstract: 本发明对于在前后具有座位的车辆,可以在后部座位乘坐有多个后部乘员,可以确保后部乘员的舒适性,可以达到车辆的小型化。车辆的座位构造如下:在驾驶者乘坐的前部座位(30)的后方,设置具有后部乘员(M2、M2)乘坐的左右的就座部(42、42)的宽幅的后部座位(40),在后部座位上,具有对应左右的就座部的靠背(45)。靠背相对于车辆(10)的行进方向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的斜前方倾斜。在后部座位的各就座位之间以及靠背的中央,具有限制乘坐的后部乘员向车宽度方向的移动的突起部(44、47)。各就座部前端(42a、42a)向后方凹进。后部座位的前端(43a)的宽度(W1)比前部座位的宽度(W2)还小。
-
公开(公告)号:CN1579865A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200410056391.5
申请日:2004-08-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5/00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的底板结构,采用把踏板支承在车身框架上的弹性支承结构,能提高外观性,防止泥水等污损踏板和底板表面。其把具有底板表面(53)的底板部件(52)连接设置在车身外壳(C)上,车身外壳由支承发动机(E)的车身框架(F)固定支承,在该底板部件(52)上设有向上述底板表面(53)开口的开口部分(55),在该开口部分(55)内布置通过弹性支承部件(57)支承在上述车身框架(F)上的踏板(56),在该踏板与上述开口部分(55)的内周边缘之间设置容许上述弹性支承部件(57)弹性变形的间隙(g),从该底板表面(53)一直到该踏板(56)敷设覆盖它们的上表面和上述间隙(g)并具有挠性的底板垫子(60)。
-
公开(公告)号:CN1131928C
公开(公告)日:2003-12-24
申请号:CN00104026.X
申请日:2000-03-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由左右腿71,72、连结左右腿71、72的连结构件、在左右腿71、72的上部相对置地安装的2块板构件75、76、2块板构件75、76上分别设置的贯穿孔75a、76a、贯穿在该贯穿孔75a、76a中的、贯穿枢轴57用的管子63构成了主支架,铆接固定上述管子63两端。由于将管子铆接固定于2块板构件上,可望提高主支架的尺寸精度,并可望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342579A
公开(公告)日:2002-04-03
申请号:CN01132444.9
申请日:2001-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良自动二轮车的燃料旋塞的配置构造。在车座的前方配置有燃料箱3的自动二轮车上,本发明的特征是:在该燃料箱3的前下部设置燃料旋塞4,且该燃料旋塞4的开闭杆5沿上述燃料箱3的下面向后方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3287530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059340.7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使车把管周围烦杂化地配置电压变换器,且在将电装零件设置在车把管的周边,将该电装零件和电压变换器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电装零件和电压变换器的距离抑制得短,确保便利性的跨骑型车辆中的电压变换器的配置构造。在与可转动地支撑前轮的前叉连结的操控轴被可转向地支撑在车身框架,并在被设置在上述操控轴的上部的车把保持器上固定车把管的操控系统中的车把保持器或者车把保持器的附近的部位,在车把管以外的部位配置将从搭载在跨骑型车辆上的电瓶供给的电压变压的电压变换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76449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80002789.8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1/0241 , B60R2011/0001 , B60R2011/0007 , B62J11/00 , B62J2099/0026 , B62J2099/0033 , B62J2300/0033 , B62K11/14 , B62K19/32 , B62K21/02
Abstract: 该跨骑型车辆包括:前叉(7),其用于支承前轮(6)且使其能够转动;转向轴(9),其与所述前叉(7)连结,且可转向地支承于车身框架(11);手把支架(40),其设于所述转向轴(9)的上部,且具有下侧支架(41L)和从上方与所述下侧支架(41L)抵接并且紧固于所述下侧支架(41L)的上侧支架(42L);移动终端支架(55),其紧固于所述上侧支架(42L)或所述下侧支架(41L),且能够保持移动信息终端(P);以及转向系统(S),其将由所述下侧支架(41L)与所述上侧支架(42L)夹持的手把管(10)固定于所述手把支架(40)。
-
公开(公告)号:CN10328753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059340.7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使车把管周围烦杂化地配置电压变换器,且在将电装零件设置在车把管的周边,将该电装零件和电压变换器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电装零件和电压变换器的距离抑制得短,确保便利性的跨骑型车辆中的电压变换器的配置构造。在与可转动地支撑前轮的前叉连结的操控轴被可转向地支撑在车身框架,并在被设置在上述操控轴的上部的车把保持器上固定车把管的操控系统中的车把保持器或者车把保持器的附近的部位,在车把管以外的部位配置将从搭载在跨骑型车辆上的电瓶供给的电压变压的电压变换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