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1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140365.4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谷氨酸棒杆菌合成L‑谷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成功实现了敲除转录调控因子Ncgl1124和过量表达转录调控因子Ncgl1124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的构建。通过纯化出蛋白Ncgl1124,通过体外EMSA试验验证了转录调控因子Ncgl1124能够与启动子PGlnA结合。通过5‑L发酵罐流加发酵培养,重组谷氨酸棒杆菌G01/p19‑Ncgl1124的L‑谷氨酸产量相对于对照菌株谷氨酸棒杆菌G01提高了22%,产量达到了165.3g/L;谷氨酰胺水平为1.6g/L,下降了90%。说明本发明公开的转录调控因子Ncgl1124能够通过与启动子PGlnA结合,进而抑制谷氨酸向谷氨酰胺的分解途径,从而提高L‑谷氨酸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8416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26225.X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在生产L‑谷氨酰胺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重组谷氨酸棒杆菌细胞内γ‑谷氨酸激酶、谷氨酸分泌机械通道蛋白及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腺苷酰化酶活性丧失,并且运用质粒pXMJ19共表达了酿酒酵母来源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大肠杆菌来源的多聚磷酸盐激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高产L‑谷氨酰胺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CGQ03/pXMJ19‑glnASc‑ppkEc,将此重组谷氨酸棒杆菌接种至5L发酵罐中发酵66h,即可使发酵液中L‑谷氨酰胺的产量高达73.5±3.1g/L、糖胺转化率高达0.368±0.034。
-
公开(公告)号:CN11162145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617268.5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BVG90_11450基因缺失的粘质沙雷氏菌工程菌,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可高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工程菌JNB5‑1ΔBVG90_11450,此粘质沙雷氏菌工程菌JNB5‑1ΔBVG90_11450是通过敲除粘质沙雷氏菌JNB5‑1中编码转录调控因子BVG90_11450的基因获得的,将此粘质沙雷氏菌工程菌JNB5‑1ΔBVG90_11450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中发酵24h,即可使发酵液中灵菌红素的产量高达68.68mg/L,是野生型粘质沙雷氏菌JNB5‑1的1.3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66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1376514.6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在生产2‑吡咯烷酮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高产2‑吡咯烷酮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pXMJ 19/ΔargB‑gad‑N2‑act,将此重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pXMJ 19/ΔargB‑gad‑N2‑act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发酵72h,即可使发酵液中2‑吡咯烷酮的产量高达8±0.3g/L。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07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88765.7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合成核黄素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敲除了编码purR的基因,敲低了编码glnR和tnrA的基因,并且采用过表达了来源于玻璃颤菌的血红蛋白,解除发酵过程中的溶氧限制,降低发酵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核黄素产量;采用本发明构建的工程菌株RF1‑aPaGaTgV的核黄素产量在摇瓶阶段提高了50.78%,达到2.51g/L。在5‑L发酵水平,采用本发明构建的RF1‑aPaGaTgV的核黄素的最高产量提高了45.51%,达到10.71g/L。
-
公开(公告)号:CN11084633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993862.1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粘质沙雷氏菌抗酸胁迫能力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以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粘质沙雷氏菌中过量表达DNA结合蛋白XrpA显著提高了粘质沙雷氏菌的抗酸胁迫能力;将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重组粘质沙雷氏菌在pH为4.0的环境下培养12h后的存活率为野生型粘质沙雷氏菌的1.4倍。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00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163604.8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从Dorea sp.CAG317和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H10中获得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以枯草芽孢杆菌168作为底盘细胞,pMA5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实现该酶的表达。通过强组成型启动子筛选,成功将该重组菌在弱酸条件下催化效率提高至单酶重组菌株的12‑13倍,重组菌株B.subtilis 168/pMA5‑spovG‑DS‑srfA‑RC在30分钟内可产生244.3g/L的D‑阿洛酮糖,转化率为32.6%并消除了反应溶液褐变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810303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711352466.8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合成L‑苯甘氨酸的单细胞工厂及其构建与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实现了来源于Bacillus cereus的亮氨酸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并通过定点突变得到还原特性显著提高的突变体N71S,并将该突变酶与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共表达,形成胞内原位辅因子NADH循环体系,通过启动子和RBS序列优化控制甲酸脱氢酶突变体的表达量,成功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单细胞工厂,并利用单细胞工厂进行全细胞转化制备L‑苯苷氨酸,该方法转化过程简单快捷,成本低廉,没有副产物,利于分离纯化,在5L发酵罐中转化4h,L‑苯甘氨酸产量可达105.7g/l,转化率为93.3%,L‑苯苷氨酸的时空产率为26.3g/L·h,为L‑苯苷氨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实际有效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079149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1191601.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冬氨酸酶突变体、包含天冬氨酸酶突变体的重组表达载体和重组菌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天冬氨酸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天冬氨酸酶突变体是在天冬氨酸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基础上,将第427位谷氨酸突变成了谷氨酰胺。本发明通过将天冬氨酸酶的第427位氨基酸残基突变成谷氨酰胺,改变了活性位点附近的极性环境,更有利于底物反应时的氨供给,从而提高酶活,加强了该酶合成β‑氨基酸的能力,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实际有效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171888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17003.5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BVG90_08615基因缺失的粘质沙雷氏菌工程菌,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可高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工程菌JNB5-1ΔBVG90_08615,此粘质沙雷氏菌工程菌JNB5-1ΔBVG90_08615是通过敲除粘质沙雷氏菌JNB5-1中编码转录调控因子BVG90_08615的基因获得的,将此粘质沙雷氏菌工程菌JNB5-1ΔBVG90_08615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中发酵24h,即可使发酵液中灵菌红素的产量高达58.68mg/L,是野生型粘质沙雷氏菌JNB5-1的1.15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