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17244C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10116701.2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利用硅磷酸铝分子筛催化裂解生产丙烯的方法,涉及一种催化裂解生产丙烯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固定床或流化床等反应器,在温度350~550℃,压力0.1~0.3MPa,空速0.1~300h-1的条件下,以干气、C4组分等为原料在含硅磷酸铝分子筛SAPO-34的催化剂上裂解,出口的烃类混合物分离出目的产物丙烯后,其余组分返回反应器循环进料。本方法反应温度低,接近常压操作,工艺简单,而且丙烯的选择性高;采用本方法生产丙烯,既可以增加丙烯的产量,又解决了干气和C1的出路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56005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810571330.4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北京富德启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烷烃脱氢催化剂以及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地,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烷烃脱氢催化剂,其中在氧化铝载体上结合了主催化剂金属和助催化剂金属,其中所述主催化剂金属选自Pt和Pd,其负载量为0.1‑1.0wt%,所述助催化剂金属选自Ce和Sn,其负载量为0.5‑10wt%,所述主催化剂金属负载量与助催化剂金属负载量的摩尔比以金属计为0.1‑1,所述氧化铝载体在表面上具有源于水滑石类化合物的尖晶石结构,其中水滑石类化合物的金属选自Mg和Zn,其负载量为0.5‑10wt%,所有负载量百分数均以整个催化剂为基准以金属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63943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95519.1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构件和多级流化床反应器,该内构件应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的腔室内,包括:外侧壁为第一圆锥形结构的壳体以及固定连接结构,其中,壳体的锥端封闭;与锥端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圆锥形结构的底端设置有开口,在腔室内,开口向下;固定连接结构,设置于壳体的外侧壁,并与流化床反应器固定连接,以使第一圆锥形结构的壳体将腔室划分成上下结构的至少两个反应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构件既能够有效地抑制高长径比流化床节涌的形成,又可在反应器内建立多级结构抑制返混。
-
公开(公告)号:CN11003849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49033.X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1J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溢流多段流化床反应器,该内溢流多段流化床反应器包括:流化床反应器本体、多孔板、溢流管、颗粒输入机构以及流体分布器,其中,多孔板分布于流化床反应器本体内的不同床层高度;多孔板,用于将流化床反应器本体内部切分成相邻的两段床层,每相邻两段床层之间分设至少两根溢流高度不同的溢流管;溢流管,用于将相邻两段床层的上段床层内催化剂颗粒传输到相邻两段床层的下段床层;颗粒输入机构设置于最上段床层对应的流化床反应器本体侧壁;流体分布器,设置于流化床反应器本体的底部,用于分布通过流化床反应器本体的流体入口进入的流体。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多段床层串联有效地降低返混。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37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83540.2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28C1/00 , F28F25/08 , F28F27/00 , F28F25/02 , F28F25/10 , F28F25/00 , F24H1/22 , F24H9/20 , F24H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水设备、热水系统及使用方法,该热水设备包括:罐体、填料区、填料进出口、进气口、进水口、排气口、安全阀以及排水口,其中,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采用封头和封底密封;填料进出口与填料区相通;进气口接收外部输送的温度不低于500℃,线速度不大于1.95m/s的气体;进水口接收外部输送的水;进入罐体的水与进入罐体的气体形成对流,使水吸收所述气体的热量,并升温;填料区存放气液分散填料,以增加水和气体的接触面积;排水口排出升温后的水;排气口排出失去热量的气体;当罐体内的压力达到压力阈值时,安全阀开启,排出失去热量的气体,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有效地降低了水分蒸发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72173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752296.8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富德(北京)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B01J27/232 , B01J23/80 , B01J23/745 , B01J23/86 , C07C5/48 , C07C5/42 , C07C11/12 , C07C11/167 , C07C15/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烯烃或乙苯选择性氧化脱氢制共轭二烯烃或苯乙烯的催化剂前驱体,其包含类水滑石物质,以及任选的铁氧体尖晶石物质和粘结剂和/或添加剂和/或助剂。本发明还涉及用于烯烃或乙苯选择性氧化脱氢制共轭二烯烃或苯乙烯的催化剂,其包含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任选的铁氧体尖晶石物质和粘结剂和/或添加剂和/或助剂。本发明还涉及将烯烃或乙苯选择性氧化脱氢制共轭二烯烃或苯乙烯的方法,包括:(A)提供烯烃与含氧气体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提供乙苯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作为反应物;(B)使所述反应物连续地通过承载有上述催化剂前驱体或催化剂的反应器,以进行氧化脱氢反应,得到脱氢后的共轭二烯烃或苯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0396538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00914.2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8F210/16 , C08F110/06 , C08F110/02 , C08F2/44 , C08F2/34 , C08F2/01 , C08K7/00 , C08K3/04 , B01J8/10 , B01J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气相聚合生产方法,包括:提供催化剂及碳纳米管;提供聚合单体;聚合单体、催化剂及碳纳米管在无水无氧环境下进行气相聚合原位获得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碳纳米管是一维纳米碳材料,具有高强度及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通过该方法气相聚合原位获得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既可以替代炭黑起到防止聚合物因反应放热而熔融粘结的作用,又可以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及导电导热性能。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气相聚合生产低软化温度的高分子材料(如乙丙橡胶等)复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气相聚合生产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81415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10150648.3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富德(北京)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22 , B01J8/0055 , B01J8/1836 , B01J8/1863 , B01J8/24 , B01J8/28 , C07C1/20 , C07C2529/85 , Y02P20/584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及其用于由含氧化合物制烯烃的用途,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区,所述反应区位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下部,包括下部的密相区和上部的提升管,其中所述密相区和所述提升管之间过渡连接;分离区,所述分离区位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上部,包括沉降室、气固快分装置、旋风分离器和集气室,所述提升管向上延伸进入所述分离区和在其出口处与所述气固快分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气固快分装置的出口经快速导气管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入口连通,和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与集气室连通,所述集气室设在反应器出口下方并与之连通;和从所述沉降室至所述密相区的催化剂循环管线,以及从所述沉降室和/或所述密相区至催化剂再生装置的失活催化剂导出管线和从催化剂再生装置至所述密相区的再生催化剂返回管线。
-
公开(公告)号:CN10205908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56634.7
申请日:2010-11-23
Applicant: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 天津天辰绿色能源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热合成分子筛的旋转反应装置,包括安装在座架上的控制系统、电热鼓风箱、置于电热鼓风箱内的侧卧反应釜,所述侧卧反应釜下面设有支承旋转机构,所述支承旋转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两根与所述侧卧反应釜中心线平行的旋转轴,所述两根旋转轴位于所述电热鼓风箱内,所述两根旋转轴上设有两对传动滚轮,所述两对传动滚轮上支承有所述侧卧反应釜,所述两对传动滚轮带动所述侧卧反应釜旋转。本发明反应釜的容积可以做到实验室中试的规模,单釜产量可以达到千克级,适合进行反应釜放大过程水热合成条件的优化及分子筛后续成型工艺的研究;反应釜的搅拌形式适合分子筛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013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810052230.7
申请日:2008-01-31
Applicant: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42 , Y02P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二甲醚转化制取低碳烯烃气体产物的分离装置及方法。分离装置包括吸收解析部分和C3-C5分离部分。在吸收解析部分中吸收塔和一级解析塔之间设置平衡塔以稳定系统的运行和操作,提高C2及更轻组份的分离效率,加大系统操作弹性。分离过程采用吸收解析和精馏方法,以汽油为吸收剂,在较低的压力和不需要冷量的情况下对甲醇、二甲醚转化制取低碳烯烃产品气体进行分离。本方法适合MDTO气体中C3-C5组份的分离,可以分离不同生产工况下的产品气体。能过分离出纯度大于99.6%的丙烯产品并保证系统丙烯回收率大于99%。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