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124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29592.6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营运隧道病害治理作业车,包括:平板车,用于设置于铁路隧道内,在其面板的底部,设置有横移液压支撑架;横移液压支撑架包括四个第一液压支腿,四个第一液压支腿横向成两排,纵向成两列排布,每排的两个第一液压支腿间的顶部均各通过一连接横梁相连接,且各连接横梁的两端均向所在端的远端延伸,各连接横梁的两端均通过滑动挂件与面板的底部滑动连接;在面板上设置有竖直向的作业台架,作业台架在竖直方向上由上到下依次为上部工作段、中部工作段和底部工作段。该营运隧道病害治理作业车,具有横移及行走功能,洞内作业结束后可自行横移至隧道内横通道,全程无需人员及辅助吊具,节省了资源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69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467892.1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跨度隧道拱部衬砌钢筋绑扎支架和方法,包括台架,台架的顶部通过顶升装置安装有绑扎平台;绑扎平台上设置有若干个纵向钢筋定位卡具;绑扎平台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向钢筋卡具和第二环向钢筋卡具;绑扎平台的前端还设置有钢筋上料机构;本发明通过纵向钢筋定位卡具第一环向钢筋卡具和第二环向钢筋卡具实现纵向钢筋和环向钢筋的定位,并通过钢筋上料机构实现钢筋的上料,可以快速地完成钢筋的上料和定位,并且通过顶升装置可以实现绑扎后的钢筋立体网的提升和固定,为钢筋立体网的固定提供有效手段,进而提高隧道拱部钢筋的绑扎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8750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29148.4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营运隧道病害治理作业台架,包括:作业台架本体,其在竖直方向上由上到下依次为上部工作段、中部工作段和底部工作段;在长方体框架的位于四角处的竖梁上均设置有电控滑动装置和滑动自锁机构,且可沿竖梁上下滑动。在各竖梁的上部均设置有第一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上缠绕有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滑动自锁机构相连接;在左侧或右侧的电控滑动装置的外侧均铰接有一底层伸缩平台,各底层伸缩平台均为一板体,可朝向隧道左右侧展开,成水平状,作为作业平台,并可向下弯折至竖直状。该作业台架结构紧凑、收缩时占用空间小,可存放于隧道内横通道,展开时,可为隧道病害治理快速提供多层作业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9736840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1649669.8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新方法,该方法如下:步骤一、在隧道两侧施作侧边墙二衬,两侧的所述侧边墙二衬的数量相等、位置相对应;所述侧边墙二衬的高度低于隧道的高度;步骤二、在两侧对应位置的侧边墙二衬的顶端之间、且贴于隧道拱部壁面安装拱部预制管片,并将所述拱部预制管片两端与对应侧的侧边墙二衬顶端配装。解决了拱部衬砌背后脱空、强度厚度不足以及掉块等质量缺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0568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056698.9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02 , E21D11/105
Abstract: 一种隧道衬砌拱顶的振捣方法,拱顶振捣装置安装在衬砌台车顶部的拱顶模板上,当需要执行振捣作业时启动电动推杆,在电动推杆的推力作用下推动振棒安装板沿俩导轨上移并带动振捣棒向上移动而进入混凝土之中,当振棒安装板触碰到上限位开关时电动推杆停止工作,此时振捣棒通电启动即可开始振捣作业。振捣棒在预先设定的振捣时间完成后自动停止作业,此后再启动电动推杆做反向移动并带动振捣棒向下移动,当振棒安装板碰触到下限位开关时,电动推杆停止工作,至此完成隧道衬砌拱顶该部位的首次振捣作业,在振捣深度相等情况下如此循环所述首次振捣作业数次即可完成隧道衬砌拱顶全部位的振捣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90472.6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建隧道内有轨运输安全运行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在在建隧道洞内的一侧侧墙上,且沿隧道走向铺设通信线缆;步骤二、在有轨运输编组上设置障碍检测装置、车载控制终端和车载基站;在隧道内轨道上需要变轨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道岔控制器和道岔;隧道内设置限速标识;轨道上设置轨道读卡器和轨道标识卡;施工人员佩戴人员标识卡,有轨运输机车上设置有轨运输机车标识卡;有轨运输车辆上设置有轨运输车辆标识卡;步骤三、当同一个轨道上的两列有轨运输编组接近时,通过两列有轨运输编组的定位信息,控制平台形成预警信息。采用该预警方法可实现有轨运输获得运行前方的隧道环境信息并发出安全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580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1183.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和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原施工隧道轨道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旨在应对高温高湿及传感器与照明设施不完善的极端环境;其方法包括在运送物资的列车端部设置超声波、短波红外及超光谱成像设备进行多模态数据采集,通过多尺度卷积与光谱融合提取几何与光谱特征;系统利用光谱‑几何特征协同优化和主动学习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更新,确保模型在环境变化中的自适应性和识别精度;最后,通过实时预测和强化学习模块实现路径优化,以保障轨道识别的精确度和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本发明显著提高了在高原复杂环境下的检测准确性和系统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9904.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洪开荣 , 杨朝帅 , 王华 , 林春刚 , 牛富生 , 刘永胜 , 王光辉 , 宋妍 , 王百泉 , 胡杰 , 张丹枫 , 熊炎林 , 种玉配 , 陶志刚 , 李哲 , 谢韬 , 潘岳 , 张理蒙 , 王玥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常规三轴应力状态畸‑体能量比岩爆判据方法,适用于岩石实际应力状态满足#imgabs0#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在围压等于转化压力条件下的岩石临界破坏体变能密度Ws,c;步骤二、岩爆初判据;步骤三、求得在Ws
-
公开(公告)号:CN119308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73037.0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达强 , 杨朝帅 , 罗斌智 , 王华 , 费建波 , 林春刚 , 牛富生 , 邹翀 , 高广义 , 尹健昊 , 熊阳阳 , 王光辉 , 黄斐 , 张懿 , 郑若泓 , 卫心怡 , 周志彬 , 田洪义 , 侯京通 , 李嘉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涨壳式低预应力吸能锚杆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锥头、涨壳片,内杆和套杆,锥头的后端和内杆在轴向上相连接,其中:锥头由前到后包括轴向上相连接的圆锥段、圆台段和圆柱段;涨壳片,为圆柱形壳体,同轴套设于锥头外;在锥头朝向后端涨壳片方向移动时,圆台段的大直径部分向后进入涨壳片,涨壳片径向向外变形;内杆,为柱状杆体,其后段的上下壁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凸起,多个第一弧形凸起间隔设置;套杆,为柱状壳体状,在各半圆柱壳体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弧形凸起;套杆同轴套设于内杆外,第二弧形凸起和第一弧形凸相咬合。该锚杆锚固牢固,延伸性能优,可适用于软岩大变形或硬岩岩爆地层加固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61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0151547.1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解重构理论的巨跨蛏型地下洞库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如下:步骤一、原位测试确定待开挖洞库处的围岩应力σ0。步骤二、计算洞库岩壁的切向应力σθ。步骤三、根据切向应力σθ的取值,把洞库周向围岩分为四个解构应力场分区,分别为拱顶部位应力受拉区、拱肩部位非应力集中区、拱墙部位应力集中区和仰拱部位非应力集中区。该方法将超大跨度扁平蛏型断面地下洞库的开挖解构应力场划分为四个分区,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分区进行支护设计,保证工程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