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31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088999.X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卓娅 , 文屹 , 范强 , 张迅 , 邓松 , 欧阳广泽 , 吕黔苏 , 杨涛 , 余昌皓 , 焦伟之 , 黎朋 , 谢骏锦 , 刘福星 , 王冕 , 张洋 , 吴建蓉 , 黄军凯 , 肖书舟 , 曹雷 , 罗鑫 , 颜康 , 张啟黎 , 丁江桥 , 赵超 , 代吉玉蕾 , 陈佳胜 , 曾蓉 , 陈晨 , 赵圆圆 , 袁娴枚 , 叶华洋 , 吕乾勇 , 毛先胤 , 曾晶 , 曾癸森 , 郑友卓 , 刘忻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Q50/06 , G06F30/23 , G06F30/10 , G06T17/05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输电杆塔失效模型的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滑坡区进行详细勘察,获取输电杆塔与地表之间的变形关系;利用FLAC3D和ANSYS数值模拟软件获取输电杆塔的变形失效模型和机理;采用FLAC3D‑Monte Carlo法计算滑坡年失稳概率;建立滑坡作用下输电杆塔的易损性评价模型;基于"风险性=危险性×易损性×经济价值"模型,完成输电杆塔滑坡风险评价。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价系统。该方法通过建立输电杆塔失效模型,将滑坡变形与杆塔失效关联起来,实现了对滑坡区输电杆塔风险的定量化、精细化评估,为山区电网设施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6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41849.3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地质灾害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电杆塔结构位移加载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其包括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顶端的固定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顶端的输电塔模型,适配安装在所述底板顶端的升降部件,辅助机构,其包括适配安装在所述升降部件外侧的固定部件、适配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内部的动力部件,以及适配安装在所述动力部件外侧的滑动部件;通过升降部件、固定部件、动力部件和滑动部件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在需要对输电塔模型进行模拟沉降实验时,可以从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全方位的对输电塔模型柱脚进行移动,从而可以灵活地模拟各类工况下输电塔的沉降特性,并且其具备造价低廉,功能多样、操作简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55383.2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塔破坏限值确定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向基础位移共同作用下的输电塔破坏限值确定方法,其中确定方法包括,地表位移工况的确定以及破坏等级与失效准则的设定;基于塔杆结构模型进行基础位移下的受力分析;根据搭建的塔杆结构模型计算不同模式下的基础位移率;根据计算的基础位移率确定输电塔的破坏限值;本发明通过基于塔杆结构模型进行基础位移下的受力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搭建塔杆结构模型,进行多步位移加载的受力分析,提高了输电塔受力分析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梁单元构成输电塔的杆件,进行内部力的计算,为输电塔破坏限值的确定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持,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514001.3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君 , 邓松 , 欧阳广泽 , 吕黔苏 , 曾华荣 , 张迅 , 陈沛龙 , 毛先胤 , 徐舒蓉 , 李堃 , 班国邦 , 李波 , 高勇 , 曾鹏 , 欧阳泽宇 , 李欣 , 朱石剑 , 牛唯 , 马晓红 , 田承越 , 许逵 , 吕乾勇 , 罗剑 , 张鸷 , 赵超 , 黄军凯 , 范强 , 何荣仆 , 邢懿 , 黄欢 , 张历 , 李鑫卓 , 张俊杰 , 张义钊 , 张啟黎 , 邹雕 , 孙航 , 付胜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压器技术领域的一种变压器绕组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及辅助保护装置,包括,试验在常温和多个温度循环下对绕组在多次短路冲击下的导线屈服强度和粘结强度的数据变化;对绕组在多次短路冲击下的机械性能进行试验;改变导线尺寸、温度、导线芯数以及出厂年份进行多次测试本发明提出了变压器绕组在多次短路冲击下的屈服强度和粘结强度等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得到了不同导线尺寸、温度、导线芯数以及出厂年份等多个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以上三个绕组参数变化的规律和取值范围。同时,本发明创新性地分别在常温和多个温度循环下对导线屈服强度和粘结强度进行试验测定,得到多次短路冲击下电磁力和温度循环往复对导线机械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605336.6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范强 , 肖书舟 , 刘卓娅 , 吴建蓉 , 毛先胤 , 张啟黎 , 代吉玉蕾 , 罗鑫 , 颜康 , 邹雕 , 黄欢 , 牛唯 , 曾华荣 , 杨旗 , 文贤馗 , 张历 , 陈沛龙 , 古庭赟 , 李博文 , 祝健杨 , 李鑫卓 , 张俊杰 , 黄军凯 , 赵超 , 陈佳胜 , 杨涛 , 李长兴 , 丁江桥 , 曾蓉 , 陈晨 , 袁娴枚 , 赵圆圆 , 张洋 , 叶华洋 , 胡天嵩 , 付鑫怡 , 李欣 , 朱石剑 , 张露松 , 杨柳青 , 余思伍 , 冯起辉 , 张后谊 , 毛钧毅 , 文屹 , 吕黔苏 , 张迅 , 梁源晨 , 万金金 , 涂心译 , 郭莉萨 , 陈亚飞 , 赵雪娇 , 郑小强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6/29 , G06F16/21 , G06F18/10 , G06F18/23213 , G06F18/2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覆冰监测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终端优化布点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电网覆冰微地形微气象数据库;提取中重冰区输电线路塔位;提取易覆冰微地形区输电线路塔位;提取历史覆冰跳闸、覆冰受损线路塔位;得到电网受覆冰影响严重区域线路塔位信息集;获取考虑覆冰监测缓冲区的覆冰终端监测区域;提取无覆冰终端监测点的塔位信息集;提取无覆冰终端监测点的塔位监测缓冲区,获取每个缓冲区内最优覆冰终端布点位置。采用缓冲区分析、微地形类型获得新增覆冰终端优化点位,实现电网覆冰监测终端部署和电网投资经济性最优化,同时有效提升了电网精准覆冰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95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585409.X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范强 , 肖书舟 , 刘卓娅 , 吴建蓉 , 毛先胤 , 张啟黎 , 代吉玉蕾 , 罗鑫 , 颜康 , 邹雕 , 黄欢 , 牛唯 , 曾华荣 , 杨旗 , 文贤馗 , 张历 , 陈沛龙 , 古庭赟 , 李博文 , 祝健杨 , 李鑫卓 , 张俊杰 , 黄军凯 , 赵超 , 陈佳胜 , 杨涛 , 李长兴 , 丁江桥 , 曾蓉 , 陈晨 , 袁娴枚 , 赵圆圆 , 张洋 , 叶华洋 , 胡天嵩 , 付鑫怡 , 李欣 , 朱石剑 , 张露松 , 杨柳青 , 余思伍 , 冯起辉 , 张后谊 , 毛钧毅 , 文屹 , 吕黔苏 , 张迅 , 梁源晨 , 万金金 , 涂心译 , 郭莉萨 , 陈亚飞 , 赵雪娇 , 郑小强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6/29 , G06F16/21 , G06F18/10 , G06F18/23213 , G06F18/2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防冰减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IS的输电线路融冰装置布点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输电线路融冰装置布点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电网覆冰微地形微气象数据库;提取重要冰区输电线路塔位,生成电网受覆冰影响严重区域线路塔位信息集;基于电网可融冰线路清单与电网受覆冰影响严重区域线路塔位信息集的比对生成电网可融冰线路及塔位信息集,生成待配置融冰装置线路的塔位信息集;对待配置融冰装置线路进行评估,生成优化布点清单。本发明提高了输电线路覆冰风险评估的效率和精度,为电网防范和应对覆冰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输电线路融冰装置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821481.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欢 , 郝艳捧 , 毛先胤 , 毛典明 , 曾华荣 , 黄磊 , 吴建蓉 , 彭赤 , 张义钊 , 杨旗 , 钟尧 , 张迅 , 陈沛龙 , 杜昊 , 牛唯 , 张伟 , 时磊 , 杨涛 , 邹雕 , 吕乾勇 , 范强 , 杨柳青 , 张露松 , 张啟黎 , 吴瑀 , 唐煊阳
IPC: G01B11/06 , G01K11/322 , G01K11/324 ,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光纤跳线接入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经过滤波、放大、AD转换、采集、累加处理后,进行分析得到温度/拉力信息,结合输电线路力学计算原理,获取OPGW等效覆冰厚度信息。本方法对长距离OPGW线路沿线每一部分的温度/拉力信息进行在线监测并获得线路覆冰信息。兼具监测范围广、稳定性强、成本低的优点。而且现阶段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作为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电网大面积应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仅需利用现有OPGW,无需更换任何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784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23662.7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范强 , 肖书舟 , 龚博 , 吴建蓉 , 杨旗 , 毛先胤 , 杨涛 , 张厚荣 , 何锦强 , 黄军凯 , 赵超 , 陈佳胜 , 余思伍 , 杨柳青 , 张露松 , 牛唯 , 曾华荣 , 黄欢 , 邹雕 , 张啟黎 , 张历 , 陈沛龙 , 刘卓娅 , 代吉玉蕾 , 罗鑫 , 颜康 , 文贤馗 , 文屹 , 吕黔苏 , 张迅 , 李长兴 , 丁江桥 , 曾蓉 , 陈晨 , 袁娴枚 , 赵圆圆 , 张洋 , 叶华洋 , 胡天嵩 , 付鑫怡 , 古庭赟 , 李博文 , 祝健杨 , 李鑫卓 , 张俊杰 , 王宇 , 辛明勇 , 李欣 , 朱石剑 , 吴德琨 , 冯起辉 , 张后谊 , 毛钧毅 , 廖永力 , 黄增浩 , 张海鹏 , 朱登杰 , 李昊 , 张志强
IPC: G01W1/10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气预报的覆冰增长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输电线路防灾减灾技术领域,包括收集电网所在地的输电线路分布数据设置覆冰预测点;收集覆冰预测点的历史覆冰图片,根据时间周期获取覆冰图片的气象数据;基于导线雨凇覆冰增长模型获取气象数据的权重系数;根据梯度下降算法进行学习,重新训练网络输出覆冰预测模型;根据判断冻结温度输出可覆冰信号;基于覆冰预测模型中预测覆冰程度数据,输出预覆冰信号。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天气预报的覆冰增长的预测方法将预测气象数据代入覆冰预测模型中输出预测覆冰程度数据,生成预覆冰信号,提高了覆冰增长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在预测结果准确度以及适用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06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10809.9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书舟 , 范强 , 龚博 , 杨旗 , 黄欢 , 张啟黎 , 张海鹏 , 张厚荣 , 吴建蓉 , 毛先胤 , 杨涛 , 吴德琨 , 李长兴 , 丁江桥 , 曾蓉 , 陈晨 , 袁娴枚 , 赵圆圆 , 张洋 , 刘卓娅 , 代吉玉蕾 , 罗鑫 , 颜康 , 邹雕 , 牛唯 , 曾华荣 , 张历 , 陈沛龙 , 王宇 , 辛明勇 , 古庭赟 , 李博文 , 祝健杨 , 李鑫卓 , 张俊杰 , 黄军凯 , 赵超 , 陈佳胜 , 叶华洋 , 胡天嵩 , 付鑫怡 , 文贤馗 , 文屹 , 吕黔苏 , 张迅 , 李欣 , 朱石剑 , 张露松 , 杨柳青 , 余思伍 , 冯起辉 , 张后谊 , 毛钧毅 , 黄增浩 , 何锦强 , 朱登杰 , 李昊 , 廖永力 , 张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数据融合的气象预测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气象预测预警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目标区域的气象信息,进行多源数据融合,构建三维大气结构体系;基于三维大气结构体系计算危害系数,分析气象危害情况;基于气象危害情况生成预警报告,制定预警策略进行预警处理。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三维大气结构构建,使气象预测不仅限于二维平面,更加准确地反映大气层的立体状态,提高了气象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危害系数计算与气象危害分析,增加了预测模型的动态性和非线性,使其能够更有效地模拟和预测复杂的气象系统行为,提高了气象预测预警的可靠性;通过提供了针对特定气象事件的详细信息,增加了预警系统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17628.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1B21/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和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输电线路的点云数据和导线参数,计算无冰状态下导线的自重和实时水平应力。然后构建覆冰条件下的状态方程,设定覆冰厚度区间,计算覆冰比载、应力及垂直档距。接着,建立等值覆冰厚度计算模型,收集并处理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终端的历史拉力值和环境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实测拉力值修正模型。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和修正模型获取修正拉力值,通过与理论拉力值对比,找到差值最小时的覆冰厚度作为实际覆冰厚度。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覆冰厚度测量中费用高、精度低和受环境影响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