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2397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94860.0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映射适应多种电力业务差异性需求的指标评价方法,随着电力行业发展速度的快速提升,各种电力业务特征呈现差异化,控制类、信息采集类、移动应用类等三类业务对通信和安全的需求差别很大,其通信带宽、延迟容忍、安全等级、业务可靠性等指标都存在很大差距,传统的电力通信业务模型难以同时进行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虚拟映射适应多种电力业务差异性需求的指标评价方法,设计了基于虚拟映射的电力业务通信与安全性能指标评估模型,并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快速迭代,获取最优的指标评价方法,从而同时适应控制类、信息采集类、移动应用类等三类类型的业务需求情况,为电力业务与通信技术的适配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66981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63071.0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功耗无线发射机及其发射功率控制方法,通过利用整个无线通信信道损耗及相应的公式,计算低功耗无线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以该方法计算的发射功率发射信号可以节省发射机的功率,改善低功率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38154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452242.7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电网切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智能电网的电力业务根据业务类型进行分类;将所述分类对应不同的切片;根据智能电网的服务指标构建智能电网切片的强化学习模型,通过所述强化学习模型,完成对智能电网切片的分配,实现智能电网的资源调度管理。通过将智能电网的业务类型进行分类,将分类对应不同的切片,通过构建的智能电网切片的强化学习模型,完成对智能电网切片的分配。从而解决基于强化学习的5G网络切片技术与智能电网的整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909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55545.7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亚男 , 张庚 , 张冉 , 柯贤文 , 汪洋 , 梅文明 , 王科 , 薛俏 , 陈相舟 , 丁慧霞 , 王智慧 , 孟萨出拉 , 李健 , 李哲 , 吴赛 , 尹弘亮 , 邱丽君 , 孟鸣岐 , 周洁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的电力通信系统大规模仿真场景建模方法及系统,通过模型层为仿真场景建模提供模型库支持,模型层包括元模型和组合模型;通过元模型规定建模元素和建模表示法;组合模型为基于元模型构建的功能模板;通过描述层为适配层提供仿真场景的文本描述文件;描述层通过自定义模型确定网络核心元素,用于屏蔽不同仿真器建模的差异性;描述层使用模型库描述网络拓扑和参数,利用抽象模型的语义功能,避免原生模型方式对网络元素逐一描述;通过适配层将文本描述文件转换为适用于仿真器的仿真文件;适配层根据统一的接口规范编写模型转换中间件并注册到解析器管理模块;通过解析器管理模块按语义展开,将实体模型映射到目标平台建模规范。
-
公开(公告)号:CN11009715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222125.1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标签的巡检装置,包括:嵌入式主机,用于发送巡检数据请求,接收巡检数据;供电单元,用于为嵌入式主机供电;标签信息获取单元,主控芯片、信号接收电路、信号发送电路、天线,用于响应于巡检数据请求,根据巡检数据请求与电力电子标签交互,根据交互结果获取巡检数据,发送巡检数据。达到了满足实验室检测环境的条件下对电子标签进行有效识读并方便了解相应电子标签的性能参数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3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724938.2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干扰检测领域,公开一种用于5G基站性能检测的变电站环境模拟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电缆;H线圈,套设于电缆外周,用于在电缆上产生工频磁场;若干组耦合板,沿电缆长度方向,分组布置于电缆外周;所述若干组耦合板中一部分组用于在电缆上产生工频电场,另一部分组用于在电缆上产生快速瞬变脉冲群。通过本发明设计的变电站环境模拟装置,能够在电缆中模拟真实变电站环境,施加复合电磁干扰: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和快速瞬变脉冲群。
-
公开(公告)号:CN1187855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24557.9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蔺志峰 , 孟萨出拉 , 丁慧霞 , 马宝娟 , 李欢 , 肖楠 , 孙茜 , 孙峰 , 段钧宝 , 韩金侠 , 曾姝彦 , 王硕 , 项栩琛 , 刘爱华 , 李庆峰 , 白杰 , 李宛真
IPC: H04W72/566 , H04W72/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降低空口时延的资源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根据各用户设备的通信报文信息构建各用户设备在各设定周期的报文语义特征码,根据流量信息构建各用户设备在各设定周期的速度行为特征向量;根据报文语义特征码和速度行为特征向量,得到各用户设备在各设定周期的特征码变动域指数;根据特征码变动域指数,得到各用户设备在目标时间段上的游走因子;根据速度行为特征向量、特征码变动域指数和目标时间段上的游走因子,得到各用户设备的分类结果,并获取分类结果中各类别用户设备的剔除优先级,以及根据剔除优先级进行空口资源释放,解决了由于抢占现象导致的用户设备的相对紧急业务的低时延需求无法保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5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911234417.3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V20/13 , G06V10/3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精度频谱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对加入噪声的已调信号进行预处理,对经过预处理的已调信号进行计算,获取归一化的循环相关熵谱图;根据所述循环相关熵谱图分析各调制方式在不同信噪比下的循环相关熵谱图特征;将所述循环相关熵谱图特征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所述训练集和所述测试集对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获取训练后的深度学习网络;通过训练后的深度学习网络对待识别信号进行识别,输出所述待识别信号的调制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641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1009.2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时探测概率轮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汇聚节点将轮询包发送给所有传感器节点;活跃的传感器节点生成随机数与轮询包中的预设竞争阈值比较大小;若小于预设竞争阈值,根据轮询包中节点的总数目信息随机生成延时因子,根据延时因子向汇聚节点延时发送短的探测包;汇聚节点在一段时间内接收探测包并根据探测包中的延时因子进行顺次排序;在下一次轮询中按照排序顺序将延时因子作为节点的临时编号依次轮询对应节点;被轮询到的传感器节点向汇聚节点发送探测包;汇聚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探测包数量更新预设竞争阈值并进入下一次轮询。上述方案的提出消除了数据包碰撞,提高了网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21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1265.2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48/04 , G06F18/23213 , G06F18/24 , H04W48/20 , H04W6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各终端设备上传数据及各终端设备上传数据的维度,依次将各维度下的所有终端设备上传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若干第一聚类簇,以及将所有维度下的第一聚类簇进行分类,得到若干第二聚类簇和若干离散数据簇;根据各第二聚类簇的簇内差异、各离散数据簇的离散距离、各第二聚类簇的数据量、各离散数据簇的数据量以及终端设备与各基站的交互距离,得到各第二聚类簇和各离散数据簇的最优基站,将各第二聚类簇和各离散数据簇分别传输至对应的最优基站。通过对终端设备上传数据的整合分析,选用最优的基站完成网络接入,有效解决数据时延较大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