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堵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02115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586361.7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井堵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堵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向反应釜中加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两种单体搅拌混合,接着加入碱液调整溶液pH值至弱碱性,然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两种单体,水浴加热并搅拌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边搅拌边向反应釜中滴加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交联反应结束后向反应釜中边搅拌边加入还原剂,然后再加入引发剂,并于水浴中升温进行聚合反应至胶化,得到胶体化微粒,即为该油井堵水剂。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油井堵水剂界面吸附力强、油水选择性好,适合砂砾岩厚储层双重介质油水同层油井的堵水,为国内砂砾岩油藏水平井的堵水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

    一种含硫碱液的氧化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917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610005777.6

    申请日:2016-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19/08 C10G2300/202 C10G230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含有低浓度硫醇钠碱液的氧化再生方法,所述硫醇钠碱液其硫醇钠含量≤0.1wt%;碱液与富氧空气分别进入超重力反应器进行反应;在不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硫醇钠氧化生成二硫化物,该过程中至少部分二硫化物挥发进入尾气;再生后的碱液物流与携带气相二硫化物的尾气物流分别离开超重力反应器。该方法采用超重力反应器取代传统的氧化塔,实现了硫醇钠的深度氧化;采用氧气体积百分比≥35%的富氧空气作为氧化剂,进一步提高了氧化速率;不添加酞菁钴类催化剂,节省催化剂成本;在稳态条件下采用大气液比实现二硫化物和碱液有效分离,省去二硫化物分离环节,过程几乎不产生废碱液。

    一种含有硫醇盐碱液氧化再生尾气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24019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310571662.X

    申请日:2013-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硫醇盐碱液氧化再生尾气的处理方法;待处理含有硫醇盐碱液氧化再生尾气从水洗罐底部进,经罐内气体分布板,出水洗罐顶部排气管进脱水罐底部进气口,经脱水罐内干燥剂干燥,进入超重力分离器,与从超重力分离器液相进口进入的柴油接触后,从超重力分离器气相出口,进尾气柴油分离回收罐;超重力分离器超重机为气液逆流、并流或折流形式操作的旋转填充床;超重力分离器操作范围为:气液比5~2000:1,操作表压0~0.3MPa,操作温度10~60℃;本方法实现了液化气碱液氧化再生尾气的超低硫排放,吸收剂柴油可去加氢装置进行脱硫处理,有效降低了工厂“三废”携带的总硫排放量。

    一种轻汽油碱洗脱硫的组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416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55994.6

    申请日:2013-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53/12 C10G2300/104 C10G230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汽油碱洗脱硫的方法;(1)轻汽油与含氢氧化钠的碱液接触混合并两相分离,轻汽油中的含硫物质被抽提到碱液中;(2)在超重力反应器中,将抽提后的待生碱液与含氧气体混合接触,排出含二硫化物的废气和再生碱液;(3)使用柴油吸收含二硫化物的废气中的二硫化物;(4)再生碱液循环,继续用作轻汽油的抽提过程;本方法,将常规的碱液抽提技术和超重力反应技术及尾气吸收技术进行了组合优化,由于再生碱液质量高,提高了脱硫深度,并可减少废碱渣的排放量,空气废气吸收步骤减少了含硫气体的排放,使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实现脱硫后硫醇含量不高于2ppmw的脱硫效果。

    一种稠油井井下套压放气阀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387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220263.9

    申请日:2013-06-05

    Abstract: 一种稠油井井下套压放气阀及方法,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油管短节上有长方形的槽口,槽口也是排气孔,放气阀主体的排气孔与槽口对接并焊接,油管短节的一端有外螺扣,油管短节的另一端有内螺扣,放气阀主体的一端有内螺纹,放气阀主体的另一端有凡尔座和进气孔;内螺纹连接堵头,凡尔座连接凡尔。本发明通过井下套压放气阀在稠油生产中的应用试验,彻底解决套压对稠油生产的影响;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该项设计成本低廉,效果明显,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