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35892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473341.1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4C27/20
Abstract: 多涵道飞行器属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发动机固接于连接架中十字形梁中心,四个主升力涵道机构固接于连接架中四根梁结合处,四个调节涵道机构分别固接于四个与十字形梁四端延伸线方向一致的主升力涵道机构的外表面,发动机经四个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四个主升力涵道机构,进而传递给各自的四片桨叶;每个调节涵道机构的动力源为各自的电机,电机经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四片桨叶;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飞行动力装置,可作为空中的运输工具,结构紧凑、造价低廉、操作简单,且使用时不受地域、场地限制,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6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77438.8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L55/32 , F16L55/40 , F16L101/30 , F16L1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现主被动径向尺寸调整的模块化管道机器人,属于管道机器人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管道机器人体积大导致的过弯性能差、变径调整尺度小以及结构运行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主动变径模块、被动变径模块、执行机构模块、控制与能源模块;主动变径模块外侧设置有三个圆形阵列的被动变径模块,被动变径模块包含履带结构,且与主动变径模块相连接,主动变径模块设置有具有平面螺旋槽的传动件,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径向的直线运动,主动调节被动变径模块的履带与机身主体之间的间距并且可以自锁,使履带足能稳定与管道内壁相接触;被动变径模块通过两个弹簧减震器的不对称压缩实现对管道内壁障碍物的跨越。
-
公开(公告)号:CN117508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1445.1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循环式水下潜航器回收、存放、布放装置,属于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具有一定作业风险、自动化程度较低、效率较低以及风浪影响下实施较为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上并相对船体回转的旋转平台;设置旋转平台的开槽内的回收布放模块,回收布放模块至少包括设置在开槽之间的承载架以及带动承载架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装置;和回收布放模块的承载架承载空间连通的可调节喇叭口;固定设置在船体上并位于回收布放模块上方的循环式储存模块;均匀分布在循环式存储模块上的多个用于承载水下潜航器的承载模块;以及分别设置在多个承载模块下端面的多个夹持模块,通过夹持模块对相应的水下潜航器夹持或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800113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711234801.4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陆空两栖车属于无人车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越障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新型陆空两栖车包括:机壳;固定设置在机壳上端的多组螺旋桨结构,所述螺旋桨结构为两栖车提供升力;固定设置在机壳下端的行走结构;固定设置在车体前方多个部位的信号检测单元;以及设置在机壳内的混合动力系统,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为所述螺旋桨结构和行走结构提供功动力,并根据信号检测单元采集的信号控制螺旋桨结构和行走结构的运动结合实现越障。本发明通过爬行和飞行两个动作的配合实现越障,越障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342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08919.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无轴矢量推进器属于水下机器人推进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大、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以及适用范围窄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端部的动力驱动机构、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和动力驱动机构之间的矢量调节机构以及供电单元,通过供电单元为动力驱动机构以及矢量调节机构供电;动力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外壳,设置在驱动机构外壳内部并和内表面的球面形成球面副的驱动机构密封壳,设置在驱动机构密封壳内并和驱动机构密封壳内壁面固定连接的转动电机以及烧接于转动电机上的螺旋桨;通过矢量调节机构调节驱动机构密封壳相对驱动机构外壳做球面运动;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螺旋桨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96008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149871.X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属于水下无人航行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通用性差、易发生偏离及撞击以及对接耗时长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对接平台底座;设置在对接平台上端面一端的阻拦索装置;设置在AUV主体艉段的捕捉臂装置,捕捉臂装置至少包括相对AUV主体转动配合的捕捉臂,通过捕捉臂和阻拦索装置配合实现捕捉;安装在AUV主体末端的AUV推进装置;安装在AUV主体艏段的水下摄像机;安装在AUV主体顶部的吊环和水声通信装置,通过水声通信装置和水面进行通信;设置在对接平台底座上的夹爪装置,夹爪装置通过电机驱动装置驱动开合实现对AUV主体的夹持或释放;用于AUV主体和对接平台底座通信的USBL装置;以及用于AUV主体充电的水下无线充电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94430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810569494.3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F5/02
Abstract: 一种甲壳虫型三栖仿生移动机器人属于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甲壳虫型三栖仿生移动机器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功能单一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甲壳虫型三栖仿生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对称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两侧的四个涵道式旋翼机构,每个所述涵道式旋翼机构相对机器人主体旋转实现相对机器人主体的收回或伸出;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前端的云台;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端后部的尾翼;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下端的机械腿结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下端的升沉系统;以及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的电能单元和主控制器,所述电能单元为机器人整体供电,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整体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9600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49871.X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坐落式AUV水下对接平台属于水下无人航行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通用性差、易发生偏离及撞击以及对接耗时长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对接平台底座;设置在对接平台上端面一端的阻拦索装置;设置在AUV主体艉段的捕捉臂装置,捕捉臂装置至少包括相对AUV主体转动配合的捕捉臂,通过捕捉臂和阻拦索装置配合实现捕捉;安装在AUV主体末端的AUV推进装置;安装在AUV主体艏段的水下摄像机;安装在AUV主体顶部的吊环和水声通信装置,通过水声通信装置和水面进行通信;设置在对接平台底座上的夹爪装置,夹爪装置通过电机驱动装置驱动开合实现对AUV主体的夹持或释放;用于AUV主体和对接平台底座通信的USBL装置;以及用于AUV主体充电的水下无线充电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9539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711235102.1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矢量推进海空探测搭载平台属于移动平台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实现海洋探测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机身底部的支架,所述机身两侧对称位置设置有四个舱门;分别通过一个平行移动装置和所述四个舱门配合的四个机翼,通过平行移动装置调整机翼相对机身伸出的长度;所述机翼提供水下推力和空中升力;设置在每个平行移动装置内的转向结构,带动每个机翼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机身末端的尾推结构,提供向前推进力;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端后部的尾翼;以及设置在机身内部的混合动力系统,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为所述机翼、转向结构和尾推结构提供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3269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711234950.0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F5/02
Abstract: 一种新型海空两栖飞行船属于船舶设计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隐蔽性差问题。本发明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内的双舵机结构;设置在所述船体尾部和水平面平行的尾部螺旋桨;设置在所述船体两侧的和水平面平行的两组侧边螺旋桨,每组所述侧边螺旋桨包括两个螺旋桨体以及带动所述螺旋桨体收回船体内或伸出船体的侧边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船体尾部和水平面及行进方向垂直的尾部推进器,所述尾部推进器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推进单元;以及固定设置在船体内部的主控制器、电源调节器和电池组,电池组和电源调节器相连接,电池组分别和每个供电元件相连,主控制器与电池组和电源调节器连接并控制整机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