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信道协作频谱感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82982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211585205.1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一种多信道协作频谱感知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认知无线网络在多信道情况下的多节点之间的协作频谱感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为了解决多信道协作频谱感知的准确率低、实时性差的问题,定义认知无线网络中主用户和次用户分别服从齐次泊松点过程分布;各个次用户依次对各个主用户信道进行能量检测,得到检测概率矩阵;设置分簇的限制条件,利用二部图对主用户和次用户进行分簇;选举每个簇内接收主用户信号平均信噪比最大的次用户作为簇头,簇头收集所述簇内其他次用户的频谱感知信息,并利用OR融合规则进行融合,根据融合的频谱感知信息判断每簇对应的主用户信道是否有主用户信号,并与其他簇头融合,得到全部主用户信道的占用状态。

    基于LFM的双基地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50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24538.7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基于LFM的双基地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属于双基地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及信号处理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基于LFM的双基地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最大不模糊距离小,降低雷达的探测距离小,以及雷达脉冲的相参性受信息嵌入的影响大,易出现严重的距离旁瓣杂波干扰的问题。首先,根据双基地雷达的特点,将LFM子脉冲作为通信符号和雷达脉冲的载体,用于构成同时具有通信和感知能力的一体化波形;然后,使用偏移相位对子脉冲进行调制,将嵌入信息对雷达脉冲相参性的干扰降到最小;使用由伪随机噪声码获得的固定相位对子脉冲进行相位编码来增大雷达的最大不模糊距离。本发明在双基地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应用。

    一种基于CNN+RNN算法的三维探地雷达图像地下管线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187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068615.4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CNN+RNN算法的三维探地雷达图像地下管线识别方法,对已经得到的探地雷达的三维回波图像进行直达波去除,以及小波去噪;将已预处理的探地雷达的三维回波图像进行标注,分别为横向管线、纵向管线、地下空洞和无目标四类,并将其打乱,随机分配至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的训练集和验证集对CNN+RNN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权重模型;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探地雷达三维回波图像进行管线目标识别检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探地雷达三维回波图像的地下管线目标进行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识别概率和识别速度,可以将地下管线目标识别概率提高到95%以上。

    一种基于大尺度衰落跟踪的业务卸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147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68484.5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尺度衰落跟踪的业务卸载方法,它属于Cell-Free Massive MIMO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得到在t=0时刻下所有用户与所有接入点之间的大尺度衰落信息β0,并利用这一数据信息对用户下一时刻的大尺度衰落信息进行预测,接着依据大尺度衰落信息估计结果进行降序排列,对下一时刻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接入点集合进行筛选。在获取接入点集合后,将用户所需业务向对应接入点进行卸载,这样当用户下一时刻更新与其通信的接入点集合后,可以直接进行对应业务的卸载。这一方法通过筛选与用户进行通信的接入点,相较于标准Cell-Free Massive MIMO系统可以降低约70%的回程链路负载量。本发明可以应用于Cell-Free Massive MIMO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FPGA的LDPC译码器及译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9511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95448.5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一种基于FPGA的LDPC译码器及译码方法,它属于通信领域中信道编码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在减少硬件资源开销的同时提高LDPC译码器的吞吐率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兵乓缓存的方法将串行电路与并行部分分离,各部分采用独立的时钟,以保证连续数据流的流入流出与高吞吐率;而且本发明采用一种新的循环存储的方式以解决地址冲突问题,避免了桶形移位寄存器或连接网络的使用,同时减小了译码电路硬件资源占用率。当采用本发明的部分并行译码结构,并行度为7,主时钟频率选择110MHz,码率7/8,子矩阵维度511,迭代次数15次,平均变量节点更新时钟数为1.008时,吞吐率达到的最大值约为356.48Mbps。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通信领域中信道编码技术领域。

    一种FQPSK网格编码的基带波形映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9090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319765.6

    申请日:2015-06-11

    Abstract: 一种FQPSK网格编码的基带波形映射方法,涉及FQPSK网格编码的基带波形映射技术。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FQPSK不能实现包络的严格恒定的问题。本发明将输入信号A(t)进行串/并转换,获得并行的两路数据DI,n和DQ,n;对两路数据DI,n和DQ,n进行交叉相关运算,获得索引i和索引j的值,将索引i和索引j的值作为波形寄存器的读地址,并选择基带波形,输出两路基带信号;将获得的两路基带信号进行FQPSK网格编码调制。本发明适用于深空通信系统中。

    一种基于扇形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81147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064235.7

    申请日:2014-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扇形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通信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扇形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算法,具体涉及一种汇聚点在中心位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节点能量均衡的相关原理和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近汇聚点传感器节点负担过重,由能量有限的电池供电且部署后不易再次充电,导致网络的生命周期短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基于扇形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通信方法。一、监控区域分簇区;二、网络建立阶段中继点选择;三、网络建立阶段簇首选择;四、时隙分配;五、网络稳定阶段中继点卸任与继任;六、簇首卸任与继任;七、数据的采集和融合;八、数据传输。本发明应用于通信领域。

    一种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目标方位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229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64010.4

    申请日:2017-06-19

    Abstract: 一种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目标方位跟踪方法,属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解决了低信噪比情况下,基于空间类DOA跟踪方法精度差,以及粒子滤波DOA跟踪方法需要的已知条件过多的问题。在本发明利用泰勒展开公式,将角度慢变模式下的DOA跟踪建模为一个动态模型,并基于贝叶斯理论,将角度的跟踪转化为概率模型中的参数估计问题,根据前一时刻的信号到达角度、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的估计值,以及当前时刻的观测值,利用EM算法,对前一时刻的信息进行校正,进而实现对信号到达角度的追踪。本发明主要用于对目标方位进行跟踪。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