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机械耦合式无凸轮可变配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377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48150.6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机械耦合式无凸轮可变配气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小齿轮、大齿轮、曲柄、连杆、外锁夹前部、外锁夹后部、弹簧座、气阀,伺服电机连接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曲柄的一端与大齿轮过盈配合,曲柄的另一端采用间隙配合插入连杆的第一轴孔中,外锁夹前部、外锁夹后部安装在一起组成气阀外锁夹,气阀外锁夹的上端开槽以插入连杆,气阀外锁夹设置锁夹轴孔,轴穿过锁夹轴孔并穿入连杆的第二轴孔,气阀外锁夹的下端留有内凹凸肩以放入弹簧座,弹簧座里安装气阀锁夹,气阀的顶部套入气阀锁夹里,气阀外部套有弹簧。本发明解决了气阀落座缓冲以及发动机长时间运行而产生的积碳情况,而且在气阀落座时提供一定的能量。

    一种实现低速机排气分级分离的缸头分离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39632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71062.4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低速机排气分级分离的缸头分离阀结构,包括缸头、分离阀、缸头盖、主气阀,缸头上安装冷却盖,缸头里设置缸头盖,缸头盖外部安装分离阀,主气阀的头部穿过缸头并位于缸头的阀门位置,缸头上分别设置高温排气口和低温排气口,冷却盖和缸头盖形成冷却腔和冷却水道。本发明特殊的分离阀设计使得分级分离的位置处于缸头内,因此高温排气和低温扫气在通过排气阀后几乎没有混合的时间,从而提升分离后高温排气的能量品位,且分离阀的动作对排气背压的影响较小。通过液压油控制分离阀的行程和相位,对于使用液压驱动气阀的低速机并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液压油源驱动分离阀。

    一种低速柴油机排气分流两级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0092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9372.9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速柴油机排气分流两级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低速柴油机本体,所述低速柴油机本体上连通有低温集气管和高温集气管,所述低温集气管外部设置有低温级ORC系统。本发明基于不同温度级别的ORC系统,构建了高效回收利用船舶柴油机排气分级分流烟气余热的复合型循环,该循环充分利用柴油机排气过程形成的梯度余热,降低了系统中不可逆损失,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通过梯级利用柴油机排气分级分流后的能量,灵活选择有机工质,根据不同等级的热源灵活匹配有机工质,在排气分流涡后的热量高于不分流涡后的热量前提下,使得该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高低温排气余能,提高低速柴油机整体效率。

    一种低速机排气分离输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328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72662.9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速机排气分离输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弧面锥形阀、高低温排气歧管,所述高低温排气歧管包括由排气道、高温排气管、低温排气管组成的三通式结构,所述弧面锥形阀包括相连的阀杆和弧形板锥面,阀杆位于高低温排气歧管外部,弧形板锥面位于弧形板锥面内部,阀杆上设置遮光片,阀杆端部设置用于连接驱动电机的键槽,阀杆两侧分别设置左位光电传感器和右位光电传感器。本发明能够按照低速机的排气规律,将高温阶段与低温阶段的排气进行有效分离,并分别输出至不同的低速机子系统,解决了高低温系统对排气温度需求的矛盾,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高温系统的工作效率。

    一种全可变配气执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288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70173.X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可变配气执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液压系统、液压缸、气阀、三位四通比例阀,液压缸包括壳体,壳体上方安装上端盖,壳体下方安装下端盖,壳体的上部柱腔里安装LVDT线轴,LVDT线轴缠绕线圈绕组,LVDT线轴的空心圆柱里设置LVDT铁芯,壳体的下部柱腔里安装活塞组件,活塞组件的活塞上方为上油腔,活塞组件的活塞下方为下油腔,活塞组件的活塞杆伸出下端盖外部并连接气阀。本发明取消了气阀弹簧,可以在响应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油源压力,解决了基于气阀弹簧提供落座动力时系统高能耗的问题。本发明将现有装置的多个电磁阀用一个三位四通比例阀代替,系统的集成度大幅提高的同时,控制复杂度降低、系统响应速度进一步提高。

    一种增强进气涡流的柴油机进气阀

    公开(公告)号:CN11009425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93884.4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进气涡流的柴油机进气阀,包括阀杆、阀面,阀杆上设置阀杆导流叶片,阀面上设置阀面导流叶片,阀杆导流叶片与阀杆表面曲面切向贴合,阀面导流叶片与阀面表面曲面切向贴合,阀杆导流叶片沿阀杆竖直向下且具有扭转角度,阀面导流叶片具有弧度,阀杆导流叶片与阀面导流叶片刚性连接。本发明不需要多余的控制机构,可以适配大多数四冲程柴油机,让进气过程缸内流场更加稳定,有利于喷油过程的油气混合,在保证柴油机进气量的同时增加了缸内平均涡流比。

    低速机排气能量分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125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0817810.5

    申请日:2016-09-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低速机排气能量分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基座,基座上分别设置总排气口、高温排气口、低温排气口,基座里通过轴承安装切换轴,切换轴的上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切换轴的下端部连接分离阀,分离阀随切换轴的转动而转动,电机转动到0相位时,高温排气口与总排气口导通,同时低温排气口与总排气口隔开,电机转动到180相位时,低温排气口与总排气口导通,同时高温排气口与总排气口隔开,总排气口连通发动机的排气阀。本发明结合仿真得到的步进电机的控制脉谱图,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来控制执行机构中轴的相位,控制执行机构中高温排气口和低温排气口的切换,实现废气能量的分级,从而提高废气的利用价值。

    一种大缸径低速机排气阀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857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84870.8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缸径低速机排气阀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缸体、活塞、阀组单元、蓄能器、液压马达、低压油箱,缸体上端固定有上盖板,缸体下端固定有下盖板,活塞设置在缸体里,上盖板上设置孔,活塞的活塞杆穿出上盖板的孔并与气阀相连,气缸的上部设置低压油口,气缸的下部设置油压控制油口;所述阀组单元包括高压油路控制阀和低压油路控制阀,高压油路控制阀和低压油路控制阀均与油压控制油口相连,高压油路控制阀、蓄能器、液压马达、低压油箱依次相连,低压油路控制阀直接连接低压油箱。本发明能够连续、快速模拟排气阀工况,简化试验台架,并且还可以模拟排气阀空气弹簧的作用效果。

    一种低速机可变排气能量分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4630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580554.7

    申请日:2017-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F01N5/00 F01N1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速机可变排气能量分级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油箱、过滤器、蓄能器、溢流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等基本的液压元件、一个单作用液压缸、一个能量分级装置以及一个复位弹簧。单作用液压缸和复位弹簧分别位于能量分级装置的上方和下方,控制能量分级装置中分离轴的位置,进而控制高温排气口和低温排气口的切换。当发动机排气阀打开的时候,系统进入高温排气阶段,高温排气结束的时候,液压缸的活塞推动能量分级装置动作,系统进入低温排期阶段直至排气阀关闭,排气阀关闭以后,系统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通过改变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得失电时刻就可以改变发动机高低温排气阶段的切换时刻,实现可变排气能量分级。

    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00746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31322.0

    申请日:2011-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双循环特殊蓄能器、恒压蓄能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分别连接增压器的涡轮和压气机,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与涡轮之间安装排气阀,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与压气机之间安装进气阀,发动机的排气管穿过双循环特殊储能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连接恒压储能器,恒压储能器连接汽车抱闸制动功能单元,液压油箱分别连接发动机、双循环特殊储能器、恒压储能器,液压马达安装在发动机、恒压储能器、液压油箱之间。本发明将热能直接转化为利用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较大等优点的液压油储存的液压能,使汽车尾气余热的回收与利用方式更加多元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