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2035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85893.3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相变压器高压绕组端部绕线结构及绕制方法,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绕组为饼式结构,每饼两匝,每个线饼绕组之间有水平的绝缘和饼间油道;绕组的端部每六饼为一个绕组单元,绕组由2n(n为整数,且n≥2)根导线并联且分成两列在不同线饼上绕制,每个线饼上n根导线交错排列,每根导线绕制两匝后与其他线饼的导线交叉换位后连接,所有导线遍历所有线饼后轴向引出,接下一组六饼的绕组单元或普通的绕组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大幅提升绕组的纵向电容,从而使得大容量、小相角移相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冲击分布得以改善,以满足产品纵绝缘设计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77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1099957.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IPFC的电力系统潮流优化控制方法,包括步骤:①基于含IPFC的电网结构确定IPFC等效功率注入模型;②给出含IPFC的电力系统OPF模型并进行OPF计算,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③建立基于SELM框架的数据驱动的最优潮流模型;④分三个阶段训练所建的基于SELM框架的数据驱动最优潮流模型;⑤工程应用时,将含IPFC的电力系统负荷有功、无功功率作为输入数据直接带入经步骤④训练完毕的基于SELM框架的数据驱动最优潮流模型,计算并得到OPF结果。本发明在保障OPF计算精度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其求解效率,利于对含IPFC电力系统潮流优化控制,在线应用时只需调整少量参数即可,具备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4349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417972.9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3D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斜线平滑功率控制的风机变桨优化方法,针对风机在高风速风况下频繁变桨的问题,该方法在基于斜线平滑功率控制减小风机输出功率波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任意桨距角下的大转动惯量风轮动能缓冲/释放作用,实现风机在任意桨距角下的转速区间控制;变速调节与变桨调节配合使用,变速调节光滑由小幅值、高频率风速波动导致的风电功率波动,变桨调节应对大幅值、低频率的风速变化。本发明在不扩大功率波动对电网频率影响的同时,有效降低变桨动作的幅度和频率,减小变桨伺服机构的疲劳程度和叶片载荷,延长风机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84348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0417781.2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3D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限转速平滑功率控制的风机变桨优化方法,针对风机在高风速风况下频繁变桨的问题,该方法在基于限转速平滑功率控制减小风机输出功率波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任意桨距角大转动惯量风轮动能缓冲/释放作用,实现风机在任意桨距角下的转速区间控制;变速调节与变桨调节配合使用,变速调节光滑由小幅值、高频率风速波动导致的功率波动,变桨调节应对大幅值、低频率的风速变化。功率波动引起的电网频率波动在电网允许范围内,本发明有效降低变桨动作的幅度和频率,减小变桨伺服机构的疲劳程度和叶片载荷,延长风机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82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335715.7
申请日:2018-11-1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4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限制参考转速变化率的转速跟踪目标优化方法,针对低风速下大转动惯量风机难以及时响应湍流风速的快速变化而导致其跟不上最优转速的问题,该方法在传统叶尖速比法的基础上,首先设计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实现对最优转速信号中的噪声及高频信号滤波;同时对平滑后最优转速的变化速率进行限制,从而得到参考转速;最后由控制器实现风机对参考转速的跟踪。通过优化参考转速,使得风机的控制器能够匹配风机的慢动态特性,跟踪过程中能够满足载荷限制和发电机电磁转矩限值的要求,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本发明在保证风机跟踪效果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风能捕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434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417781.2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3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0 , F05B2260/70 , F05B2270/20 , F05B2270/304 , F05B227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限转速平滑功率控制的风机变桨优化方法,针对风机在高风速风况下频繁变桨的问题,该方法在基于限转速平滑功率控制减小风机输出功率波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任意桨距角大转动惯量风轮动能缓冲/释放作用,实现风机在任意桨距角下的转速区间控制;变速调节与变桨调节配合使用,变速调节光滑由小幅值、高频率风速波动导致的功率波动,变桨调节应对大幅值、低频率的风速变化。功率波动引起的电网频率波动在电网允许范围内,本发明有效降低变桨动作的幅度和频率,减小变桨伺服机构的疲劳程度和叶片载荷,延长风机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82543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417856.7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3D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43 , F03D7/0224 , F05B227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轮动能平滑功率控制的风机变桨优化方法,针对风机在高风速风况下频繁变桨的问题,该方法在基于风轮动能缓冲实现输出功率平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任意桨距角下的大转动惯量风轮动能缓冲/释放作用,实现风机在任意桨距角下的转速区间控制;变速调节与变桨调节配合使用,变速调节光滑由小幅值、高频率风速波动导致的风电功率波动,变桨调节应对大幅值、低频率的风速变化。本发明在不扩大功率波动对电网频率影响的同时,有效降低变桨动作的幅度和频率,减小变桨伺服机构的疲劳程度和叶片载荷,延长风机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200180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81692.4
申请日:2025-04-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微结构光纤制备的全石英双膜结构光学麦克风及制备方法,全石英双膜结构光学麦克风由第一单模光纤、波导膜片和传感圆膜片依次熔接而成,所述第一单模光纤与波导膜片的熔接面是法布里珀罗干涉的第一个反射面;传感圆膜片与所述的波导膜片的熔接面是法布里珀罗干涉的第二反射面,以形成法布里珀罗干涉效应。本发明的全石英双膜结构光学麦克风能够在极端严酷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性与可靠性,适合用于多种高温测试和其他高压电磁监测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32021.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2J3/01 , H02J3/3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6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机组并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频变流器滤波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确定中频并网风电机组模型,计算出滤波器电感和电容的范围;以中频变流器直流侧电压的平均值、均方差,交流侧电流的电能质量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以滤波器电感和电容的参数组合作为种群参数,以多目标优化函数作为用度函数搭建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滤波器电感和电容参数组合的最优解。本发明中以滤波电路中电容电感的参数组合作为种群参数,以多目标优化模型中的总目标函数作为适用度函数,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可以使中频变流器滤波参数更加精确,从而得到更好的滤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6813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1617062.3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同步机频率响应特性的风机步进惯性控制改进方法,针对风机传统步进惯性控制在转速恢复阶段造成的频率二次跌落问题,本发明充分考虑同步机的频率响应特性,利用风机功率输出快速灵活和可塑性强的优点,改进其退出调频方式;当频率事件发生时,风机立即增加有功输出,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恒定功率;当频率达到最低点时,风机功率随着同步机功率的增加而减小,共同弥补负荷功率缺额。在克服二次跌落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初始功率支撑,从而达到减小最大频率偏差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