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78275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246121.6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R31/00 ,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环境下的低压断路器热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初始的低压断路器仿真模型,获取不同型号的低压断路器在不同环境参数下的初始温度仿真值;分别对不同型号的低压断路器进行温升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低压断路器仿真模型进行修正;根据低压断路器在标准环境参数下的温升数据确定温升基准值;确定待检测的低压断路器在预设的高海拔环境参数下的温升仿真值,根据温升仿真值和温升基准值的差值确定温升修正值;在标准环境参数下对待检测的低压断路器进行温升试验,获取温升试验值,根据温升试验值和温升修正值的和确定待检测的低压断路器在高海拔环境参数下的温升计算值,并根据温升计算值确定在高海拔环境下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9012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406239.8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断路器和电表进行配对的电流编码方法及系统,属于低压用电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预设编码方式生成一个随机码,使用所述任意一个短路器的功率线进行单次传输,传输至电表侧的任意一个电表;获取电表侧的任一个电表的信息参数,生成与随机码关联的确认码,并将所述确认码反馈至所述断路器侧的任意一个断路器;接收到所述确认码后,以预设编码方式生成一个所述确认码的二次确认码,使用所述断路器侧的任意一个短路器的功率线进行单次传输,传输至所述电表侧的任意一个电表;确定所述断路器侧的任意一个断路器和所述电表侧的任意一个电表配对成功。本发明既节省物料成本又降低现场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74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92288.3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51 , G01N13/00 , G01N3/30 , G01N3/20 ,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测设备用防护材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包括:选取多个具有典型环境气候条件的地区作为试验地区;获取所述试验地区的试验工况;在性能试验周期内,定期获取所述量测设备用防护材料在所述试验地区的运行情况;根据所述运行情况,结合试验工况,获取所述量测设备用防护材料在试验地区的性能变化数据,解决目前在环境影响试验室对量测设备用防护材料的性能试验,存在局限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46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72812.7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断路器结构,包括:断路器和驱动模块,其中,驱动模块包括执行单元、控制单元、无线通信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断路器和执行单元连接,执行单元与断路器连接、以控制断路器分闸或合闸,无线通信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断路器包括锰铜件、电磁线圈单元和导电系统,锰铜件和电磁线圈单元分别与导电系统和控制单元连接,导电系统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断路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智能断路器可提供更全面的线路保护功能,如过载、短路、过压、欠压等故障保护,同时可检测故障类型;无线数据加密,提高安全性,有效防篡改,精准、有效地控制断路器动作,并可降低有线连接的错接、虚接等安装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767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487255.X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失效率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电能表的失效数据;根据失效数据特性与模型复杂度,选取对应的B样条基函数阶数;根据电能表故障数据的分布选择对应的似然函数,将B样条函数嵌入贝叶斯模型中,建立层次贝叶斯B样条模型;将清理噪声点后的有效数据进行规一化处理后,作为所述模型的输入数据,对所述模型进行训练;根据电能表的失效数据,通过所述模型预估所述电能表的失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数据融合可靠性方法存在分析结果不完善,模型不确定,小样本下易欠拟合等问题,难以同时兼顾准确性与全面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5453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72813.1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预付费系统,包括:相连接智能电能表和智能断路器,智能电能表包括电参量采样模块、电能计量模块、数字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电参量采样模块用于采集线路的电压和电流信号,电能计量模块用于对电压和电流信号采样并转化为数字信号,所述数字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输出至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传输所述数字信号。通过设置相连接的智能电能表和智能断路器,智能电能表和智能断路器通过无线连接以进行数据信号传输,从而通过智能电能表控制断路器的开闭,从而使得智能电力系统的数据交互,断路器不仅实现无线连接,同时实现智能控制与监测,进一步地有效的提高了电系统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91017.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采样电阻电压信号的故障电弧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对交流系统电路中干路电流经过的采样电阻两端电压进行采样,获取电压信号;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时频域特征的提取,并对提取的时频域特征进行降维处理,以获取降维处理后的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特征数据训练Li ghtGBM模型,并基于训练好的Li ghtGBM模型对每个时间窗内的电压信号进行检测,以进行故障电弧的诊断。本发明能够解决复杂家庭用电环境下的串联故障电弧诊断问题,高效地识别串联故障电弧。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91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1405692.4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3/0455 , G06N3/047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6/901 , H02J3/38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计量仿真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变分自编码器对预先构建的综合能源计量样本数据库中的综合能源计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编码后的数据特征;将数据特征输入生成对抗网络,进行所述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器与判别器的对抗训练,直至所述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的数据满足真实性约束与相似性约束;在所述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的数据满足真实性约束与相似性约束时,将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的数据确定为综合能源计量仿真数据,根据所述综合能源计量仿真数据得到生成的综合能源计量仿真数据库。
-
公开(公告)号:CN1184852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96110.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13 , G06F18/21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台区的线损异常感知方法,属于低压配电台区线损管理与反窃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针对待分析台区进行网格划分;针对网格划分后的待分析台区,获取修正线损率序列;提取出所述修正线损序列中的异常特征向量;基于所述异常特征向量,确定所述待分析台区的线损异常类别。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对台区的线损异常进行感知,并能有效的感知出线损异常的类别。
-
公开(公告)号:CN11234580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011164810.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阻元件的测试工装和测试系统,测试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和压紧机构。工装本体包括工作面和探针,工作面配置成承载磁阻元件,探针配置成与置于工作面的磁阻元件的引脚相对设置,并在测试时与外部测试装置连接。压紧机构包括压紧面,压紧面配置成压紧置于工作面的磁阻元件,且使得探针与引脚接触。通过本申请的测试工装,在对磁阻元件进行测试时,无需将测试线路与磁阻元件进行电线连接,从而省去了接线、拆线操作,使得磁阻元件的测试操作更简单,同时,降低了人工操作过多带来的不稳定性,使得磁阻元件的测试结果更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