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975223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23407906.X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泵壳及泵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壳及泵组,将液压泵壳体与齿轮泵壳体相连,使低压油道与低压油口对接连通,且使高压油道与高压油口对接连通;将控制器壳体与齿轮泵壳体相连,使第一反馈油道和第二反馈油道对接连通。采用上述结构的泵壳,实现取消连接低压油道和低压油口的外部管路、连接高压油道和高压油口的外部管路及连接第一反馈油道和第二反馈油道的外部管路,减小泵壳的占用空间,降低成本,从而解决外部管路空间占用及外部管路连接存在的泄漏问题,保证齿轮泵正常排油。
-
公开(公告)号:CN216975218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23377483.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油泵结构及增压泵,补油泵结构能够作为增压泵的端盖设置于增压泵的端部,包括泵壳和输油组件,泵壳设置于增压泵的端部,具有配流腔,且开设有连通配流腔的进油管路及出油管路,出油管路直接连通于增压泵,用于对增压泵补油;输油组件设置在配流腔中,用于将进油管路中的油输送至出油管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增压泵尾部外接补油泵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补油泵结构直接作为增压泵的端盖设置在增压泵的端部,连接的一体密封性好,且出油管路直接连通至增压泵,无需外接出油管路,传输路径短,响应时间快,压力损失小,由于是作为增压泵的端盖集成在增压泵上,整体体积小,安装空间占用小。
-
公开(公告)号:CN213743848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310019.X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IPC: F04B1/2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公开了一种传动轴及柱塞泵,传动轴包括轴本体、多个键齿凸起。各键齿凸起分别沿轴本体的轴向延伸的凸设于轴本体外周壁上,沿轴本体的周向,多个键齿凸起相互间隔布置,各键齿凸起能与从动件上的内键孔过渡配合;键齿凸起包括沿轴本体的轴向顺次连接的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且沿轴本体的径向,第二凸键部的高度大于第一凸键部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凸键部和第二凸键部共同与从动件上的内键孔过渡配合,保证联接的稳定性;另外,由于沿轴本体的径向,第二凸键部的高度大于第一凸键部的高度,进而第二凸键部能起到对从动件限位的作用,能阻挡从动件沿由第一凸键部向第二凸键部的方向的移动,达到减震降噪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2717031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255713.X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量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变量泵恒功率控制机构,包括壳体、活动座、平衡杆、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反馈件和调节组件,壳体具有进油口和泄油口;活动座能相对壳体活动;平衡杆与活动座转动连接;第一活塞组件位于第一活塞腔且与变量泵的斜盘连接,进油口与第一活塞腔连通;第二活塞组件位于第二活塞腔且与变量泵的斜盘连接;进油口提供的液压油驱动反馈件抵接于平衡杆的一侧,第一活塞组件能带动反馈件相对平衡杆滑动;阀芯弹性抵接于的平衡杆的另一侧,阀芯能够使第二活塞腔与进油口和泄油口择一连通或均不连通。由于活动座相对壳体可移动,从而反馈件给予平衡杆的力矩可调,变量泵的输出功率曲线也将随之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218669688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2737582.4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IPC: F04B1/122 , F04B1/2014 , F04B1/2035 , F04B1/2064 , F04B1/2078 , F04B5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塞式液压泵。其包括缸体、柱塞、滑靴、斜盘、回程盘、驱动轴、壳体和端盖,其中柱塞设置于缸体内且能够在缸体内往复运动;滑靴与柱塞铰接;斜盘设置于缸体的一端且滑靴能够压紧于斜盘;回程盘设置于斜盘和柱塞之间,回程盘能够将滑靴压紧于斜盘;驱动轴穿设于缸体内且与缸体传动连接,驱动轴转动穿设于斜盘和回程盘;壳体与端盖连接,驱动轴与壳体转动连接,端盖具有低压吸油油道和远离壳体的后壁,低压吸油油道贯穿后壁设置。低压吸油油道贯穿后壁设置,能够使与低压吸油油道连通的低压进油管布置在端盖的后壁上,这样不会占用柱塞式液压泵径向体积,从而满足柱塞式液压泵布置空间紧凑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7653534U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21534233.6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IPC: F16M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压泵座,包括外壳、输入齿轮、输出齿轮和第一螺栓,其中: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所述输入齿轮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用于与动力输入源传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连接,且所述输出齿轮用于与液压泵传动连接,动力输入源依次通过所述输入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带动液压泵运动;所述第一螺栓用于将所述液压泵座固定于动力输入源,所述外壳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的螺头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与所述第一螺栓孔配合并自所述外壳内穿出。本申请所公开的液压泵座装配步骤简单、快捷,降低了装配节拍和装配难度,保证了高速、高负荷扭矩输出和安装的牢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304593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22701011.6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马达系统及工程机械,液压马达系统包括双向变量马达、能改变所述双向变量马达斜轴倾角的活塞缸、以及控制所述活塞缸的两点变量控制器和自动高低速变量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点变量控制器和自动高低速变量控制器,实现了车辆高低速的自动调节,大大降低了驾驶员的操作难度及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210859391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630110.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IPC: F15B1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力切断阀及负载敏感压力切断阀组,压力切断阀包括阀体、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和第一压簧,阀体上设有第一阀腔、回油油道,均与第一阀腔连通的进油油道和工作油道,和能与回油油道连通的连接油道;第一阀芯能滑动位于第一阀腔,第一阀芯上还设有连通进油油道和第一阀腔第一端的容纳腔;第二阀芯能滑动位于容纳腔且支撑于第一阀腔的第一端的腔壁;第一压簧与第一阀芯的第二端抵接,第一阀芯能使工作油道选择性与进油油道或连接油道连通,通过设置第二阀芯,可降低对液压油对第一阀芯的作用面积,进而降低对第一压簧弹性力的需求,相比现有技术无需采用双弹簧,可保证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242581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20197377.5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IPC: F16H47/04 , F16H57/02 , F16H57/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输入轴、输出轴、行星轮系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第三传动组件。行星轮系组件包括第一太阳轮、行星轮、齿圈、行星架和第二太阳轮。第一传动组件包括静液压单元,静液压单元能够调节输入轴与第二太阳轮之间的传动比。第二传动组件输入端与输入轴传动连接,输出端分别可选择地与第一太阳轮以及齿圈传动连接。行星架与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传动连接,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均可选择地与输出轴传动连接,行星架能够通过第一输出齿轮驱使输出轴沿第一方向转动,且能够通过第二输出齿轮驱使输出轴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69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802056.3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液压传动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
IPC: F04B5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磨损测试装置,包括:主轴和依次套设在主轴上以随主轴转动的斜盘、回程盘和缸体;变量机构,与斜盘驱动连接以驱动斜盘运动以改变斜盘的盘面与主轴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回程盘与主轴间隔设置且随斜盘同步运动;柱塞和滑靴,柱塞与主轴间隔设置且可运动地插设在缸体内,滑靴的一部分位于斜盘和回程盘之间,滑靴的另一部分穿过回程盘后与柱塞铰接;内变形模块和外变形模块,设置在滑靴与回程盘之间且分别位于滑靴的靠近和远离主轴的中心线的相对两侧,以通过外变形模块和内变形模块的形变来推动滑靴相对于斜盘发生倾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柱塞泵的斜盘‑滑靴摩擦副进行磨损故障的真实状态模拟和定量模拟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