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4972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3645.0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C22C21/00 , C23C18/1653 , C23C18/34 , C23C18/54 , C23F1/36 , C25D3/38 , C25D9/04 , C25D11/04 , C25D11/20 , C25D11/24 , C25D13/12 , C25F3/04 , H01G11/06 , H01G11/68 , H01G11/70 , H01G11/84 , H01M4/661 , H01M4/742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与活性物质的粘附性及涂布性高,且具有高强度的铝板及铝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铝板中,多个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多个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率为2%以上且40%以下,多个贯穿孔中,开口直径为5μm以下的贯穿孔的比例为40%以下,多个贯穿孔中,开口直径为40μm以上的贯穿孔的比例为40%以下,多个贯穿孔中,贯穿孔的面积S1与以贯穿孔的长轴为直径的圆的面积S0的比率S1/S0为0.1以上且1以下的贯穿孔的比例为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280925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510411134.7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辉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思枬
IPC: H01M4/80 , H01M4/1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2 , H01M4/134 , H01M4/624 , H01M4/626 ,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4/72 , H01M4/74 , H01M4/742 , H01M10/052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极极板,其包括一多孔性导电层以及与其邻设的一锂金属层,多孔性导电层包括一集电层及一载层,其中,载层具有多个第一孔洞,至少部分第一孔洞贯穿载层,且锂金属层可与多孔性导电层相邻设置。本发明的负极极板通过结构中的孔洞以提供锂离子更大的沉积表面积,也同时使负极极板表面上各处的离子导电度更为一致,以使锂离子可在负极极板上形成稳定的钝性层,且载层具有齐一的电子导电度可减缓锂突触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17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585422.3
申请日:2017-07-18
Inventor: 宋祈锡
IPC: H01M4/13 , H01M4/80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42 , H01M4/366 , H01M4/622 ,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4/668 , H01M4/808 , H01M10/041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穿孔的集电器的电极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并且根据本发明,在负极集电器的穿孔内诱发锂金属的析出和消除反应,因此,单电池的体积膨胀受到抑制且由此增强电池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20823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280028826.8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G4协同学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2 , H01M2/266 , H01M4/742 , H01M4/808 , H01M10/0413 , H01M10/0422 , H01M10/0477
Abstract: 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其包括:具有与第一子叠层耦接的第一侧面以及与第二子叠层耦接的第二侧面的双极性导电基板。第一子叠层及第二子叠层具有多个交替堆叠的正单极性电极单元及负单极性电极单元。每个相应的单极性电极单元都具有在导电通路的相对侧面上的第一活性材料电极层及第二活性材料电极层。隔离件被设置于相邻的单极性电极单元之间。正单极性电极单元的导电通路被电耦接以形成正极接片式电流总线,并且负单极性电极单元的导电通路被电耦接以形成负极接片式电流总线。第一子叠层的负极接片式电流总线以及第二子叠层的正极接片式电流总线分别与双极性导电基板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耦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210219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80023715.7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威拓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D·潘特 , X·多明格斯贝内通 , Y·阿尔瓦雷兹伽莱戈 , B·鲍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1/035 , H01G9/035 , H01G9/042 , H01M4/742 , H01M4/8605 , H01M4/8673 , H01M4/8807 , H01M4/8828 , H01M4/8896 , H01M8/0239 , H01M8/0243 , H01M8/0247 , H01M8/08 , H01M8/1004 , H01M8/16 , Y02E60/527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与电极联用的网状、多孔电流密度分布器,该电流密度分布器适用于向电极的活性层提供电流,所述活性层被提供成接触电流密度分布器的一个面,其中该电流密度分布器包括具有多个导电通路的多孔网,其中这些导电通路中的至少一部分沿着电流密度分布器上的主要电流流动方向延伸。该多孔网在与主要电流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中包括多个第一电绝缘体通路。电流密度分布器在电流密度分布器上的主要电流流动的正交方向中的载流量小于在沿着电流密度分布器上的主要电流流动的方向中的载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4139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80042486.9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3 , H01M4/685 , H01M4/74 , H01M4/742 , H01M10/06 , H01M2220/20 , Y02E60/126 , H01M4/7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的电极所使用的铅蓄电池用板栅,该铅蓄电池用板栅由含有Sn和Ca中的至少之一的Pb合金制成,具有构成上边的上框骨、构成下边的下框骨以及位于所述上框骨和所述下框骨之间且由筋条交叉而成的网格部,在所述网格部中,上侧一半的质量Wu占总质量W的比例Wu/W为62.5%以上且67%以下,并且Sn含量比所述筋条的Sn含量大的覆盖层设置于所述筋条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在所述下框骨的表面上未设置有所述覆盖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70815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180067462.X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0217 , H01M2/022 , H01M4/661 , H01M4/742 , H01M10/0422 , H01M10/0431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高的密封性、高的电池容量及具备可靠且低电阻的集电导片与电极端子的连接的电池。本发明的电池的构成是,具备第1极板(2)、极性相反的第2极板(4)、存在于第1极板与第2极板之间的隔膜(6)、收纳这3者的有底圆筒形的金属壳(8)、经由绝缘部件(16)密封金属壳的开口部的封口部件(12),通过夹着隔膜地卷绕第1极板及第2极板而形成卷绕电极组,卷绕电极组的中心轴部分(18)与金属壳的圆筒的中心轴大致一致,不具备发电要素,与第1极板电连接的第1集电导片(22)朝金属壳的开口部的方向延伸,被接合在金属壳的侧壁内表面上,与第2极板电连接的第2集电导片(24)朝金属壳的开口部的方向延伸,被接合在封口部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914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80016166.7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东洋铝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C23F1/02 , C23F1/14 , G03F7/0015 , G03F7/2032 , H01G11/06 , H01G11/68 , H01G11/70 , H01M4/661 , H01M4/742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更低电阻值之负极集电体用金属箔。其中,该负极集电体用金属箔具有多个从箔表面贯通至背面的贯通孔,且具有使该贯通孔之密度为1000个/cm2以上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744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40701.7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4/1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G9/016 , H01G9/038 , H01G9/058 , H01G9/155 , H01G11/06 , H01G11/12 , H01G11/24 , H01G11/62 , H01G11/70 , H01M4/133 , H01M4/742 , H01M4/745 , H01M12/00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将蓄电装置的安全性考虑在内而使用重量平均中·大孔比表面积落在特定范围内的电极材料。在使用具有特定范围的重量平均中·大孔比表面积的负极材料的情况下,在锂离子预嵌入时,出现由于电解液成分产生的分解气体而导致电池膨胀。对预嵌入时的电位下降进行调整而降低或抑制电池的膨胀。即,通过加快预嵌入速度,使负极电位迅速地达到可以使由烷基碳酸锂等构成的SEI成分形成在负极表面上的电位,从而降低电解液成分的分解气体的绝对量,降低蓄电装置的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01685851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10175624.6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28 , H01G11/32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10/052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电极,该电极在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之间具有高密着性,并且阻抗低。电极(1)具备具有多个贯通孔(4)的集电体(2)和设置在集电体(2)的两个面上的活性物质层(3),集电体(2)具有从贯通孔(4)的边缘部分别延伸至集电体(2)的表面侧或者背面侧的突起部(4a、4b),并且该突起部(4a、4b)与所述集电体的面方向的所成的角为30~80°。由于突起部(4a、4b)成为被活性物质层(3)包围的构成,并且由于产生物理的锚固效果,因此具有高密着性。另外,由于突起部(4a、4b)相对于集电体(2)的面方向倾斜,因此在突起部相对于集电体(2)的面方向垂直延伸的情况下,与该突起部相隔开的活性物质和包含突起部(4a、4b)的集电体(2)的距离变短。因此,导电通道变短,从而能够降低阻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