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23503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012405.1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含钛高炉渣制备泡沫玻璃的方法,属于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与材料制备领域,其主要以含TiO214%~29%的高炉渣为基础原料,适量引入硅质原料生成玻璃态物质,再添加发泡剂、稳泡剂、助熔剂,并以特定热处理制度制备微晶泡沫玻璃,其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生产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制品体积密度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887796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610047324.6
申请日:2006-07-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584 , C04B35/622 , H01B1/00
Abstract: 利用铁矿石尾矿制备Si3N4/TiN复相导电陶瓷材料的方法,采用二步法:第一步,利用铁尾矿与碳黑合成Si3N4粉末,首先对铁尾矿破碎、细磨、筛分、磁选,将配制好的混合料湿混、烘干后、干混后压制成型;进行1400~1500℃高温烧成,然后于500~600℃空气中恒温3~4小时进行热处理,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第二步,制备Si3N4/TiN复相导电材料,将第一步合成的Si3N4粉末与TiO2、Al2O3和Y2O3混合,模压成型,进行1450~1575℃高温烧结,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产品导电相TiN颗粒细小,呈网络状分布于基体中,使该材料拥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884345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46628.0
申请日:2006-05-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天然腐植酸制备油砂沥青质分离剂的方法,按照天然腐植酸∶0.5%~25.0%KMnO4或H2O2水溶液=1∶1~100范围的质量配比,将天然腐植酸与KMnO4或H2O2水溶液混合,在0~100℃下,以100~1500r/min速度搅拌0.5~48小时,静置48小时以上,取上面的澄清液,即为油砂沥青质分离剂。应用时,按照质量比油砂∶水=1∶1~100的比例,将油砂与水混合,再加入沥青质分离剂,混合后搅拌0.5~24小时,将石英砂与水分离,使油砂中的沥青质和石英砂分离。本发明利用天然的腐植酸制备沥青质分离剂,从油砂中分离提取出沥青质和重油,对于腐植酸的综合利用和提高油砂的分离效率都具有的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883789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47171.5
申请日:2006-07-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强磁场改性高钛渣制备光催化材料的方法,将TiO2≥87.67%的高钛渣先经手工砸碎,进一步粉碎,再球磨至其平均粒度达到5微米以下;将球磨好的高钛渣在400~1200℃温度下,恒温焙烧活化1~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磨成细粉,平均粒度达到5微米以下;将高钛渣粉单向压成型后,放在坩埚里,将坩埚放在超导强磁场系统里升磁,磁场强度为1~12T,将温度升至750~900℃,活化改性0.5~1.5小时,降磁至0T,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研磨成粉,平均粒度达到5微米以下,制得具有光催化活性的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能够有效地开发利用我国有限的钛资源。产品成本低,可广泛用于建材、环保、化工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234875C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410087636.0
申请日:2004-11-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B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543
Abstract: 一种还原氮化结合矿化剂处理含钛高炉渣使TiN富集长大的方法,本发明包括混料、氮化处理、高温处理三个步骤,混料,将含钛高炉渣经破碎、球磨、过筛,制备成粒度为0.125~0.08mm(-120~+160目)的渣料,与煤粉和矿化剂均匀混合,配煤量为25~35%,矿化剂采用分析纯K2CO3,加入量为1.5~3%;氮化处理,将混匀后的混合料装入石墨坩埚中,机械压实后置于电炉中并密封炉膛,再通N2还原氮化处理,N2流量为800ml/min,以5℃/min的速度升温至1300℃后恒温5小时;高温处理,氮化处理达到1300℃并恒温5小时后按如下温度制度进行高温处理:见右式。本发明可使TiN和TiC晶粒明显长大,粒度可达10~30μm,为含钛高炉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692735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46465.1
申请日:2005-05-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A01N5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以重量百分数TiO2大于16.03%的含钛物料为原料,经粉磨、焙烧活化和光照激发而成。还可以向含钛物料中掺杂金属单质、金属化合物或者金属盐以进一步提高其抗菌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抗菌材料的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1)原料磨细;(2)掺杂混料;(3)焙烧;(4)光照;(5)密封包装。本发明的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良好,材料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更加有效地开发利用我国有限的钛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该抗菌材料可用于建材、纺织、医药卫生和化工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867200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710107926.4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γ射线屏蔽材料,属于屏蔽材料技术领域。屏蔽材料由以下组分制备得到:钒渣5‑90份;环氧树脂5‑8份;固化剂3‑5份;挥发性稀释剂30‑240份;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固化剂为合成树脂类;挥发性稀释剂为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解决了以往钒渣综合利用难的问题,既为钒渣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也为γ射线防护材料的生产找到了十分廉价的原料,具有成本低、生产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4242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017344.2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物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钒钛磁铁矿微波热力辅助磨细方法。本发明在磨矿前对矿石进行微波加热预处理,使矿石中有用矿物先加热而脉石不被直接加热,造成多元多相复杂矿石体系温度在微观上的不均匀分布,使有价矿物和脉石界面之间产生热应力,促进有价矿物与脉石的解离,有效降低磨矿过程的能耗,提高了矿石的碎磨效率,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5136614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661901.X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测定含钛熔渣电流变特性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含钛熔渣的非牛顿性质领域。装置包括钼质电极、电极保护管、高温电阻炉、流变仪、直流电源、坩埚、气体保护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方法为:混料制渣样;配置好仪器后升温到指定温度;等待粘度稳定;增加降低电压,流变仪测粘度;降温测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变化。本发明测定含钛熔渣电流变特性的装置采用钼质电极,能够达到电极温度要求又降低经济投入;采用电极保护管为刚玉材质,极大的减少钼质电极消耗;本发明的测定方法,能够测定含钛熔渣的粘度、剪切应力随电场变化情况,验证含钛熔渣是否具有电流变特性;采取电压先升后降的方法,这一测量过程能够排除恒温时间、剪切变稀等对熔渣粘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957958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217661.3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1/243 , C22B1/02 , C22B1/2406 , C22B3/08 , C22B3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品位含铬型钒钛磁铁矿粉综合利用方法中的提钒技术领域,开发了一种低品位含铬型钒钛磁铁矿粉钙化氧化‑浸出的提钒方法。本方法包括混料、造球、焙烧、浸出。充分利用了低品位含铬型钒钛磁铁矿粉资源,提高了低品位含铬型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该钙化氧化提钒工艺流程短,全流程钒回收率高,均大于80%;浸出钒后的钙化氧化球团粉可以考虑配煤进行直接还原‑磁选工艺富集钛并加以提取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