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085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1055857.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20/54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针对行人与车辆的特征图深度融合的人车目标检测方法,实现对行人与车辆目标的实时检测。现有的目标检测方法,在受到背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检测的效果表现不好,特征难以被充分提取,使得漏检和误检较为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能够针对真实道路场景和地铁行人进行人车目标检测,且准确率和速度较以往检测方法有所提升的高效检测网络DF‑Net。本发明首先利用行人与车辆数据库设计并训练深度学习网络,基础网络由不同尺寸的卷积层和最大池化层组成,在这个基础上对特征金字塔顶层的特征图进行上采样并与底层特征图进行通道合并,将深层和浅层的信息深度融合,提高特征图信息的有效利用进而提高模型检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6398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79129.X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大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结构无线实时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所述包括阳极梯传感器、连接线缆、数据采集设备、无线通讯设备和远程控制处理系统,所述阳极梯传感器倾斜的预埋在盾构隧道管片的钢筋保护层中,用于测量盾构隧道管片不同部位的电位和电阻率数据。本发明在盾构隧道管片预制过程中预埋安装阳极梯传感器,能够在盾构隧道管片拼装后,对其钢筋混凝土结构健康进行实时监测,采用双控方式作为预警控制评价,即参数的绝对值控制和参数的变化趋势控制两个指标对其结构健康状态进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03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90089.6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大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管片预制过程中安装土压力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管片钢骨架上安装夹持土压力计的支撑夹具,所述支撑夹具的高度可调节,并根据监测要求调节所述支撑夹具,使所述土压力计处于所述安装位置;S2:在所述土压力计上粘贴泡沫棉,将带有土压力计的管片钢骨架置于管片钢模板中,所述管片钢模板合模后,所述泡沫棉填充所述土压力计与所述管片钢模板之间的缝隙;S3:向所述管片钢模板中浇注管片混凝土、捣固;S4:管片钢模板开模,得到管片,取下所述泡沫棉露出所述土压力计。本方法安装简便,可适应于不同规格尺寸的土压力和管片,安装及清理工作小且一次成型,避免焊接对土压力计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15938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03217.X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中铁信(北京)网络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信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反馈客流控制方法以及装置。所述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反馈客流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站的当前时间点的历史时序数据、仿真数据以及短时预测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时序数据、仿真数据以及短时预测数据获取客流特征;根据所述客流特征获取车站设施能力负荷度评价;获取客流控制策略,所述客流控制策略包括多种控制行为;根据所述车站设施能力负荷度评价以及所述客流控制策略更新当前的车站客流控制决策方案。本申请根据客流历史时序数据、仿真数据以及短时预测数据对当前时间点的车站设施能力负荷度进行评价,一方面能够了解当前车站关键设施设备能力利用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当前车站关键设施设备能力利用情况反馈更新智能调整车站客流控制决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956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150876.3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地铁高效安检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人体三维成像与人证票核验一体化安检仪、X光安检仪、安检数据智慧化处理与识别预警平台系统和智能复检提示器。所述方法在人体、包裹安检的同时对乘客进行人证票三合一验证,实现身份验证与人物同检流程的一体化。本发明这种一体化安检方法和系统能够克服目前金属安检门无法检查出非金属危险品的问题,替代现有人检、物检、身份验证与AFC过闸的模式,并简化了客流进站组织流程,极大提高地铁安检进站效率和安检精细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942411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38187.0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区域联动的地铁车站客流分级报警方法,步骤是实时采集车站监控视频的流量、速度、密度与区域人数数据,按监控区域对数据汇聚与预处理;将车站设施分为类,提出设施通过能力饱和度计算、容纳能力饱和度及服务能力饱和度计算方法;划分车站关键区域,提出各区域能力饱和度及车站综合饱和度计算方法,综合计算车站拥挤指数;提出各类设施、区域、车站能力饱和度聚类方法,计算得到分级结果与过饱和阈值;计算车站设施、区域能力过饱和状态持续时间,构建基于决策树的设施能力报警方法,提出车站区域联动报警方法;构建车站各关键区域邻接矩阵及邻边集合,提出单个设施与多区域联动的客流联动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4598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22594.1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区域联动预警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实时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历史残差分析的客流短时预测模型,并结合实时差值数据计算得到预测周期的预测差值,并结合历史同期监测值还原得到预测周期的预测值;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平均速度及密度的阈值,综合判别得到各区域的客流预警事件;构建基于决策树的车站监测区域客流预警事件判别模型,得出车站客流拥挤风险指数及客流区域预警指数,综合加权得到车站综合预警指数,建立车站预警事件的判别公式,计算得到车站预警事件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05279572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510591408.5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集度指数计算与发布系统,包括密集度指数发布单元,数据分析与密集度指数计算单元,多源数据输入单元。其中,多源数据输入单元可接入自动客流监测数据、AFC数据、列车实时载客数据及人工调查数据等多种数据;数据分析与密集度指数计算单元包括多时间粒度客流分析与预测模块、车站级客流密集度指数计算模块、线路级客流密集度指数计算模块、网络级客流密集度指数计算模块;指数发布单元包括指数显示模块、报表生成模块及面向用户的发布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4765974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201405.6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集度指数的计算方法,该算法通过从点、线、面三个层级构建了不同时间粒度的车站、线路、网络密集度指数计算方法。车站密集度指数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车站密集度指数的关键区域的密度因素,采用不同时间段的各区域客流量占总客流量的比值作为权重,设定合理的阈值,以大于阈值的管理对象的加权与全部管理对象加权的比值得到车站密集度指数模型;线路级的密集度指数模型综合考虑了车站和区间的影响,采用车站和区间不同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出,车站部分为该线路上所有大于设定阈值的车站的加权和与所有车站加权和的比值,区间部分为该线路上区间满载率的平均值;网络级的密集度指数计算模型由各线路的密集度指数加权得到,权重为线路客运量与网络客运量的比值。本发明方法能真实的反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线路和网络的拥挤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626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1554493.9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6/2457 , G06F16/22 , G06F16/23 , G06N5/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出行方案个性化推荐系统,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服务与数字化治理技术领域,数据感知管理模块收集、处理、存储和分析轨道交通数据;元数据库管理模块根据出行方案推荐及交互服务模块的信息反馈进行数据维护、更新与管理;核心模型管理模块对系统算法模型、知识库及工具应用进行存储管理;出行方案推荐及交互服务模块对系统应用配置进行管理与推荐,管理输出系统用户的出行方案。本发明提高了系统推荐算法模型的精确性,业务领域模型算法管理单元设计在线修正功能可对模型参数及时纠偏,提高了系统推荐效率;通过用户应用单元建立用户偏好即时反馈机制以实现用户信息的增量收集及更新,提高了推荐精确性与个性化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