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544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303188.2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业务跨域可信认证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主链以及与所述主链连接的多个从链,其中每个从链对应一个业务场景,每个业务场景对应多个业务节点;从链为联盟链,各从链用于维护对应业务场景涉及的业务节点的可信共享,还用于当产生业务节点交互场景时,基于主链实现业务节点交换场景所涉及的从链之间进行交互认证;所述主链是一条区块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排列的公有链,用于管理跨链认证以及验证从链信息的准确性。本发明构建了支撑多个电力业务交互访问需求的可信服务架构,实现对电力多业务场景的安全可信服务,提高了服务效率以及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0700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03017.X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应用,所述模型包括物理层、二次设备层、通信层、控制决策层;二次设备层和通信层内部采用邻接矩阵表示层内节点间的关系;不同层采用关联特性矩阵表示层间节点的关系;关联特性矩阵包括:二次设备节点到物理节点的关联特性矩阵S-P、物理节点到二次设备节点的关联特性矩阵P-S、二次设备节点到信息应用节点的关联特性矩阵S-I、信息应用节点到二次设备节点的关联特性矩阵I-S、二次设备节点与通信节点的关联特性矩阵S-C、物理节点与信息应用节点的关联特性矩阵P-I,信息应用节点与物理节点的关联特性矩阵I-P。该模型融合了离散的信息通信系统和连续时域的物理系统,能够统一表征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72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435200.2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一种适应于源网荷控制专网的多层协同防御模型,基于源网荷多层、分布式的网络结构的特点,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所述多层协同防御模型包括自治域、区控自治域和主站自治域,多层协同防御模型中,自治域进行域内自防御,主站自治域对区域自治域、区域自治域对自治域、以及主站自治域对自治域进行跨域协防。本发明可协同各层级安防、网络等设备的防御动作,解决因单设备故障或策略失效引起的安全防护问题,实现安全问题有效、正确的监测,安全威胁快速的响应和处置,提高源网荷控制网络互动场景下的安全防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32213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63097.X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历史设备运行数据训练设备评价模型;基于设备运行数据及设备评价模型计算设备间的相对评价;推送设备相对性安全运行状态评价结果。本发明通过构建多级评价指标来形成电网设备的实时评价体系,弥补了运检状态评价时效性低的不足;本发明以电网监控人员具有的历史经验为基础,采用SVM算法并构建实时评价模型,减少了监控人员人工判定风险设备的劳动量,并提升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有助于提升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15267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354051.4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利用多源数据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分层定位方法,分为初始区域层定位和精确线路层定位两个层次。首先综合利用上传的故障时刻的断路器、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监测终端FTU的信息进行故障区段区域层定位,然后在确定的故障区段范围内,进行线路层定位,利用故障区段两端节点电气量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精确的故障位置。通过验证,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能够不受故障类型和位置影响,快速实现故障定位;所采用故障定位原理简单可靠,具有较强抗过渡电阻能力;采样频率要求不高,同时可以通过提高采样频率来提高故障定位精度,因此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79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353994.5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基于多源数据阶梯式动态模糊系统的主动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基于多源数据阶梯式动态模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主动配电网多源数据的分布式电源层、网络层和主动控制层运行状态综合评估策略;步骤2、根据各具体单元的运行状态利用阶梯式动态模糊系统的方法,评估各馈线综合系统的运行状态;步骤3、根据不同馈线综合系统的运行状态,评估整个主动配电网运行状态。本发明通过阶梯式动态模糊系统,综合利用主动配电网多源数据,使得主动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可以分层进行,逐层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84675.1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敏传感结构及配网系统。磁敏传感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磁致伸缩层;至少两层相邻磁致伸缩层之间设置有压电层;每个压电层连接一个电极结构;磁致伸缩层用于根据外界的异频特征信号引起的磁场变化产生应力形变;压电层用于将应力形变转换为电压,电极结构用于将电压输出;其中,异频特征信号的频率位于磁敏传感结构的谐振频率的范围内。根据磁敏传感结构的谐振特性,滤除干扰信号影响,且通过磁致伸缩效应和压电效应识别异频特征信号,磁敏传感结构具有较高灵敏度,可有效解决传统异频特征信号注入识别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009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44584.5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W28/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任务卸载增益最大化的延迟和能耗均衡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边缘计算系统中延迟和能耗均衡的优化模型,其中所述优化模型以任务卸载增益最大化为目标;将所述优化模型分解为子信道分配和功率控制问题以及计算资源分配问题;对所述子信道分配和功率控制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子信道的功率分配结果;对所述计算资源分配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各个用户的计算资源分配结果。最大化用户任务卸载的时延增益和能耗增益,提升计算卸载能力和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5552.5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伟 , 邓星 , 朱克东 , 张明 , 艾芊 , 马楠 , 张景晨 , 张书涵 , 严嘉豪 , 于韶源 , 夏秋 , 高国荣 , 王勇 , 徐鹏 , 刘俊 , 汤必强 , 王帝 , 陈旻昱
Abstract: 一种计及用户用电时间关联特征的柔性资源优化聚合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初始化阶段采集用户用电信息并计算最佳聚合区域,计算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在不同分位数下的最佳分位数值和各个用户用电负荷数据的分位数自协方差反映用户用电行为(QC)特征;在迭代聚类阶段,以聚类结果的轮廓系数为优化参数进行迭代聚类;在实施阶段根据聚类结果标记用户类别标签并进行聚合控制。本发明通过基于用户空间分布、聚合成本和时间关联特征的区域聚合并建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分析负荷在时间序列表现的用电特性将具有大量节点的配电网络简化为具有少量聚合负载的等效网络,采用设置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集中控制系统(CCS)以解决本地电网约束和协调DCS需求;通过控制DCS、CCS实现聚合需求的灵活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98554.8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分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 , H02J3/38 , G06F18/2132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电机组外特性聚合方法,通过对风电场自相关性、互相关性分析并采用马尔科夫链提取风电序列间的关系以分析风电出力时空相关性;通过分析各风电厂的风电出力变化率、风电出力同时率和风电出力标准差得出研究范围内风电场总出力相对于单个风电场出力表现出来的波动性削弱的特性。通过分析风电出力相关性和集群效应,提高了等值建模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