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货码头装船作业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403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96862.7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货码头装船作业优化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散货码头装船方案和装船作业工艺流程,建立散货码头装船作业调度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基于建立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根据船舶需求、装船设备、堆场产品分布信息,设计基于启发式逻辑的Benders分解算法;基于设计的Benders分解算法,对建立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后的装船作业调度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缩短所有船舶的装船作业完成时间,不仅可为每艘船舶分配合理的装船方案,还能避免各装船机之间作业冲突以及避免各取料机之间作业冲突。同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散货码头装船作业提供辅助决策,对提高散货码头装船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辨识新冠病毒传播模型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0088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39784.9

    申请日:2021-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辨识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模型参数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染病模型不考虑潜伏期以及传染率不考虑时间变化影响的技术问题,实现步骤为:获取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数据集,建立传染病传播模型,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补充所述传染病传播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再对识别出的传染率建模成随时间递减的时变函数,建立传染率变化模型,根据传染率变化模型更新所述传染病传播模型得到最优化传染病传播模型,使用所述最优化传染病传播模型预测传染病传播情况,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新冠病毒传染模型参数预测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浮标锚链管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5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75576.5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浮标锚链管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射频识别标签,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安装在锚链设备上,其用于存储和发送锚链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所述全生命周期数据包括设备编号以及特性参数;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内置有射频读写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手持终端一方面通过射频读写模块读取或者修改射频标签内存储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另一方面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读取或者修改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手持终端发送的锚链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本发明对科学记录评估航标链的使用和更换情况,实现笨重浮标锚链信息流闭环,管理更精细化,对助航设施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复式航道水域的船舶交通组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157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543296.5

    申请日:2017-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式航道水域的船舶交通组织优化方法,包括:S100、划分船舶等级;S200、对进出复式航道水域的船舶交通流进行分类,并提取复式航道水域船舶交叉的关键点;S300、根据复式航道水域船舶交通流分析结果,建立复式航道水域的船舶交通组织优化数学模型;S400、对船舶进出复式航道水域的动态AIS数据进行挖掘和筛选,结合建立不同类型船舶进出复式航道水域的速度变化方程;S500、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结合不同类型船舶进出复式航道水域的速度变化方程模型求解复式航道水域船舶交通组织优化数学模型。本发明通过对复式航道水域船舶交通行为的分析,确定复式航道水域优化的重点,构建符合复式航道水域的船舶交通组织优化数学模型。

    一种基于自适应航行态势学习的无人驾驶船舶自主避碰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871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24878.8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航行态势学习的无人驾驶船舶自主避碰决策方法。步骤一:分析和描述无人驾驶船舶航行状态信息,建立航行环境中的实体类和海域属性的航行态势估计本体概念模型;步骤二:将无人驾驶船舶与障碍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为二元关系,结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对本体模型量化划分为多种航行态势子场景;步骤三:获取子场景中无人驾驶船舶当前的环境状态信息,构建长短时记忆网络反馈记忆单元,利用船舶自主避碰决策算法与海上环境交互,通过自适应航行态势学习计算自主避碰的最优策略。本发明对避碰决策自适应学习的航行态势降维,大大提高了决策可行性和算法迭代速度,确保无人驾驶货船实时自主避障与航行安全。

    一种用于航海模拟器仿真的雷达模拟数据合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6527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410394855.7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海模拟器仿真的雷达模拟数据合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不同比例尺海图根据其航海用途和与参考点的距离进行筛选;此裁剪雷达模拟数据;裁剪后的海图按两种原则排序;按顺序对相邻海图间的叠幅区域的冗余数据进行筛选;对合并后的多边形填补空白形成矩形构造新的图幅;对合并后的雷达模拟数据中来自不同比例尺海图的岸线进行接边处理。由于本发明依据航行区域参考点和海图航海用途筛选了航行时涉及到的海图,在保证雷达模拟数据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雷达模拟数据的数据量。由于本发明统计了雷达模拟数据中前向角度的特征规律,据此区分岸线和因海图分幅产生的分界线,消除了海图分幅制作对雷达模拟数据精度的影响。

    一种基于样本分析的船舶交通流模拟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642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29118.2

    申请日:2016-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8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样本分析的船舶交通流模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初始化仿真系统内的船舶交通流永久实体并建立对应的航道网络模型;根据港口历史交通流数据,基于样本分析的随机数生成算法初始化仿真系统内的船舶交通流船舶实体并配置每一船舶交通流船舶实体所对应的初始化属性;创建船舶交通流永久实体与船舶交通流船舶实体的仿真关系,并以每一船舶交通流船舶实体驶入下一段航道或锚地或泊位为船舶事件,确定仿真过程中每一次推进步长,以生成船舶安排进出港仿真进程。本发明能够实现任意港口、任意时间跨度的船舶交通流模拟生成过程,其通过计算机自动模拟出更符合真实交通流规律的仿真交通流,对应的通用性更强。

    一种用于航海模拟器仿真的雷达模拟数据合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652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94855.7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海模拟器仿真的雷达模拟数据合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不同比例尺海图根据其航海用途和与参考点的距离进行筛选;此裁剪雷达模拟数据;裁剪后的海图按两种原则排序;按顺序对相邻海图间的叠幅区域的冗余数据进行筛选;对合并后的多边形填补空白形成矩形构造新的图幅;对合并后的雷达模拟数据中来自不同比例尺海图的岸线进行接边处理。由于本发明依据航行区域参考点和海图航海用途筛选了航行时涉及到的海图,在保证雷达模拟数据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雷达模拟数据的数据量。由于本发明统计了雷达模拟数据中前向角度的特征规律,据此区分岸线和因海图分幅产生的分界线,消除了海图分幅制作对雷达模拟数据精度的影响。

    航海模拟器场景中的海浪构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7594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012149.0

    申请日:2009-06-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海场景仿真技术领域,涉及航海模拟器场景中的海浪构网算法。该方法是:设计同心圆网格模型构建海平面,保证了海浪绘制的实时性;采用基于GPU的FFT方法生成符合Phillips谱的海浪高度图;利用顶点纹理获取技术采样多次平铺的高度图,得到网格顶点的高度,从而用网格构建出了海浪表面的几何形状;依据视点位置实时计算网格顶点纹理坐标,实现了海浪与视点的相对运动。本发明的算法解决了现有海浪构网算法中不能实现完全合理的LOD、无法体现风对海浪的影响、无法实现海浪与视点的相对运动等问题,并在绘制的实时性及真实感上优于其他算法;采用本发明的海浪构网算法可以科学、实时、逼真地绘制大规模海浪场景。

    航海模拟器用船舶六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7016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19961.0

    申请日:2009-11-16

    Abstract: 一种航海模拟器用船舶六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本发明采用日本操纵性数学模型小组MMG提出的“分离型”数学模型,即模型的建立以船体、螺旋桨、舵各自独立的水动力为基础,加上船-桨-舵相互之间的流体动力干扰,以及环境干扰等。通过操作与实船控制设备外形、功能一致的硬件操作设备(车钟、舵、拖轮、缆绳等)和设置环境信息(风、浪、流),将其产生的信号传输给船舶运动数学模型,并对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实时获得船舶六自由度运动的响应,实现航海模拟器中人在回路中的交互。之前航海模拟器中使用的船舶运动模型是基于MMG思想的三自由度模型,不能完整地描述船舶六自由度运动的态势。本发明的成功开发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可更好的为航海教学和培训、港航工程论证等科学研究服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