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上料方法及其应用的螺栓拧紧设备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1611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09978.7

    申请日:2021-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栓上料方法及其应用的螺栓拧紧设备及工艺,螺栓上料方法包括一次向螺栓送料管内送入一个螺栓,利用流体推动螺栓送料管内的螺栓移动;在螺栓进入上料装置之前,将螺栓的移动速度降低或者降为零,然后螺栓进入上料装置;完成上料。螺栓拧紧设备,至少包括螺栓送料管,螺栓送料管的进料端连通有自动供料系统和高压气体输送系统,自动供料系统将螺栓输送至螺栓送料管的进料端;高压气体输送系统利用流动气体推动螺栓在螺栓送料管内移动;还包括挡螺栓模块,所述挡螺栓模块临近螺栓送料管的出料端设置,用于挡住螺栓送料管内的螺栓;可以避免螺栓在上料过程中磕碰、损伤,螺栓拧紧操作完全机械化、效率高,组装质量可靠。

    一种变速器阀板安装设备及变速器阀板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891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71389.2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阀板安装设备及变速器阀板装配方法,变速器阀板安装设备包括夹持装置和移动支撑装置,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固定阀板;移动支撑装置固定安装在生产线的机架上;使用时,阀板固定在夹持装置上;夹持装置固定在移动支撑装置上,随着移动支撑装置同步移动。通过夹持装置对阀板进行固定,阀板随着夹持装置一同转移;移动支撑装置与夹持装置相配合,对夹持装置进行支撑,应用变速器阀板安装设备对变速器阀板进行装配,整个装配过程都可以解放了操作者的双手,减轻了组装操作者的负担,组装效率大大提高。

    变速箱定位装置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0245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03139.4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定位装置,涉及变速箱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变速箱定位装置包括托盘;托盘用于实现对变矩器壳体的支撑,变矩器壳体与主壳体接触的一面为合箱面,变矩器壳体与发动机结合的面为发动机结合面,发动机结合面朝向托盘设置,合箱面上设有定位部,托盘上设有与定位部对应的支撑部,支撑部与定位部连接,以使变矩器壳体的发动机结合面在支撑部的作用下与托盘脱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发动机结合面进行定位,若发动机类型发生变化,装配的变速箱的零件的装配也需要相应变化,给变速箱的装配带来很大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支撑部与变矩器壳体合箱面上的定位部连接,以合箱面为定位面,方便变速箱的装配。

    卡簧槽测量装置及卡簧槽测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5565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02847.6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簧槽测量装置及卡簧槽测量设备。卡簧槽测量装置包括机架、固定板、测爪、第一升降装置、张收装置和测量传感器;固定板连接于机架;第一升降装置和张收装置均连接于固定板,分别驱动连接多个测爪;测量传感器连接于固定板,用于监测测爪的升降距离。卡簧槽测量设备包括卡簧槽测量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卡簧槽测量装置及卡簧槽测量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离合器卡簧槽槽宽测量精度低,且测量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液力变矩器自动组装设备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8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87903.9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力变矩器自动组装设备,涉及机械组装技术领域,包括液力变矩器输送线体、变速箱输送线体和旋转装配机械手,液力变矩器输送线体上设置有托盘,液力变矩器输送线体和变速箱输送线体之间设有转运机械手夹爪、第一对正装置和缓存台,缓存台下方设置有接油盘,第一对正装置靠近变速箱输送线体的一侧;将液力变矩器轴头方向向下放置在托盘上,与液力变矩器来料包装方向一致,避免了人工翻转液力变矩器,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接油盘避免油滴落至地面,同时接油盘可对油进行收集过滤,重复利用,降低变速箱油的成本,液力变矩器上线采用托盘,方向为轴头方向向下,油口方向向上,避免了传统装配油口方向向下滴油的情况,减少安全隐患。

    变速箱总成自动合箱方法及设备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17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36129.1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箱总成自动合箱方法及设备,自动合箱方法,包括在前壳体的外壁上设置多个装夹工艺销孔,装夹工艺销孔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与主壳连接面平行;合箱时,以前壳体的主壳连接面作为定位面,放置在举升平台的定位座上;夹爪与装夹工艺销孔配合夹取前壳体;夹爪将前壳体输送至合箱工位,与涂胶后的主壳体合箱。自动合箱方法的设备包括夹爪、举升平台、平移轨道、涂胶检测装置、涂胶装置和主壳输送装置;举升平台用于前壳体上线并举升前壳体;夹爪夹取前壳体并输送至合箱工位;涂胶装置用于在主壳体的合箱面上涂胶;涂胶检测装置检测涂胶质量;主壳输送装置输送主壳体至合箱工位;实现了主壳与前壳体合箱自动化。

    定子轴、铜套与三通转接管的组装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73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17481.5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定子轴、铜套与三通转接管的组装设备,涉及机械组装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定子轴铜套压装定位装置,定子轴铜套压装定位装置上设有第二检测传感器,定子轴铜套压装定位装置上设有定子轴,定子轴铜套压装定位装置上方设有铜套压头,铜套压头下方设有第一检测传感器,定子轴铜套压装定位装置左侧依次设有横移装置、叶片泵总成定位装置和夹紧装置,横移装置上方设有自动扫码装置;通过设置第二检测传感器、第一检测传感器和自动扫码装置,避免了铜套漏装的风险,同时定子轴、三通转接管和叶片泵总成实现自动装配及自动转运,避免了换料的风险,保护整机性能。

    轴承外圈热压设备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33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52630.7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热压设备,涉及变速箱装配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安装有转台,转台上设置有四个工位;第二工位的上方安装有能够伸入到变矩器壳体内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第三工位的侧部设有轴承外圈送料装置和轴承外圈上料装置,第三工位的上方安装有压装装置;第四工位的上方安装有夹紧装置,第四工位的侧部安装有用于将变矩器壳体翻转180°的翻转机械手,翻转机械手的侧部安装有用于将翻转后的变矩器壳体输送到下一工序的横移机械手;位于各工位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升降装置。本发明轴承外圈热压设备在进行压装时不会损坏变矩器壳体,同时也不会产生铝屑,能够有效的保证变速箱的性能及寿命,同时生产效率高。

    输入轴油道堵塞工艺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97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50153.0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轴油道堵塞工艺,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输入轴竖向固定在输入轴定位座上;将第一反靠销插入到所述输入轴的第一油孔内,将第二反靠销插入到所述输入轴的第二油孔内;将两颗球涨式堵头分别放置到第一油道孔和第二油道孔内,所述球涨式堵头的钢球面朝上;启动压装机,按照压装程序分别将两颗所述球涨式堵头压实在所述第一反靠销和所述第二反靠销上,使得两颗所述球涨式堵头与所述输入轴形成过盈配合;将所述第一反靠销和所述第二反靠销从所述第一油孔和所述第二油孔内抽出,即完成了所述输入轴油道的堵塞。本发明输入轴油道堵塞工艺能够保证输入轴油道孔的密封性,且工艺简单。

    离合器的组装方法
    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32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12720.7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离合器的组装方法,包括内毂焊接组件预组装步骤、活塞组件预组装步骤、摩擦片组件预组装步骤、调整钢片选择步骤、离合器组装步骤和离合器检测步骤;调整钢片选择步骤包括测量内毂焊接组件,获得内毂的摩擦片组安装端面到连接轴的平衡活塞卡簧槽上端面的距离B;测量摩擦片组件下端面到平衡活塞卡簧上端面的距离C;依据测量的B、C值,获得调整钢片的厚度H;复检调整钢片厚度,包括将调整钢片安装到内毂的摩擦片组安装端面上;测量调整钢片上端面到连接轴的平衡活塞卡簧槽上端面的距离D;通过将数值D与B对比计算,得出调整钢片的实际厚度。工艺步骤合理,调整钢片的厚度经过选取和复测,精确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