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矩器自动组装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8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87903.9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力变矩器自动组装设备,涉及机械组装技术领域,包括液力变矩器输送线体、变速箱输送线体和旋转装配机械手,液力变矩器输送线体上设置有托盘,液力变矩器输送线体和变速箱输送线体之间设有转运机械手夹爪、第一对正装置和缓存台,缓存台下方设置有接油盘,第一对正装置靠近变速箱输送线体的一侧;将液力变矩器轴头方向向下放置在托盘上,与液力变矩器来料包装方向一致,避免了人工翻转液力变矩器,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接油盘避免油滴落至地面,同时接油盘可对油进行收集过滤,重复利用,降低变速箱油的成本,液力变矩器上线采用托盘,方向为轴头方向向下,油口方向向上,避免了传统装配油口方向向下滴油的情况,减少安全隐患。

    定子轴、铜套与三通转接管的组装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73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17481.5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定子轴、铜套与三通转接管的组装设备,涉及机械组装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定子轴铜套压装定位装置,定子轴铜套压装定位装置上设有第二检测传感器,定子轴铜套压装定位装置上设有定子轴,定子轴铜套压装定位装置上方设有铜套压头,铜套压头下方设有第一检测传感器,定子轴铜套压装定位装置左侧依次设有横移装置、叶片泵总成定位装置和夹紧装置,横移装置上方设有自动扫码装置;通过设置第二检测传感器、第一检测传感器和自动扫码装置,避免了铜套漏装的风险,同时定子轴、三通转接管和叶片泵总成实现自动装配及自动转运,避免了换料的风险,保护整机性能。

    轴承外圈热压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33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52630.7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热压设备,涉及变速箱装配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安装有转台,转台上设置有四个工位;第二工位的上方安装有能够伸入到变矩器壳体内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第三工位的侧部设有轴承外圈送料装置和轴承外圈上料装置,第三工位的上方安装有压装装置;第四工位的上方安装有夹紧装置,第四工位的侧部安装有用于将变矩器壳体翻转180°的翻转机械手,翻转机械手的侧部安装有用于将翻转后的变矩器壳体输送到下一工序的横移机械手;位于各工位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升降装置。本发明轴承外圈热压设备在进行压装时不会损坏变矩器壳体,同时也不会产生铝屑,能够有效的保证变速箱的性能及寿命,同时生产效率高。

    输入轴油道堵塞工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97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50153.0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轴油道堵塞工艺,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输入轴竖向固定在输入轴定位座上;将第一反靠销插入到所述输入轴的第一油孔内,将第二反靠销插入到所述输入轴的第二油孔内;将两颗球涨式堵头分别放置到第一油道孔和第二油道孔内,所述球涨式堵头的钢球面朝上;启动压装机,按照压装程序分别将两颗所述球涨式堵头压实在所述第一反靠销和所述第二反靠销上,使得两颗所述球涨式堵头与所述输入轴形成过盈配合;将所述第一反靠销和所述第二反靠销从所述第一油孔和所述第二油孔内抽出,即完成了所述输入轴油道的堵塞。本发明输入轴油道堵塞工艺能够保证输入轴油道孔的密封性,且工艺简单。

    离合器的组装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32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12720.7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离合器的组装方法,包括内毂焊接组件预组装步骤、活塞组件预组装步骤、摩擦片组件预组装步骤、调整钢片选择步骤、离合器组装步骤和离合器检测步骤;调整钢片选择步骤包括测量内毂焊接组件,获得内毂的摩擦片组安装端面到连接轴的平衡活塞卡簧槽上端面的距离B;测量摩擦片组件下端面到平衡活塞卡簧上端面的距离C;依据测量的B、C值,获得调整钢片的厚度H;复检调整钢片厚度,包括将调整钢片安装到内毂的摩擦片组安装端面上;测量调整钢片上端面到连接轴的平衡活塞卡簧槽上端面的距离D;通过将数值D与B对比计算,得出调整钢片的实际厚度。工艺步骤合理,调整钢片的厚度经过选取和复测,精确度高。

    行星架铜套组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842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822873.5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行星架铜套组件装配方法,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压装铜套和行星架,形成行星架组件;清洗压装好的行星架组件;行星架组件退磁;焊接铜套:将行星架组件放置在焊接工装上,完成行星架组件定位;利用电子束焊接机,在真空环境下焊接铜套和行星架;焊接时,按照设定焊机位置进行焊接,每处焊接位置的焊接圆弧长度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20°。本申请的行星架铜套组件装配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铜套和行星架压装后容易脱出的问题,且批量生产效果稳定。

    自动变速器滑摩故障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和自动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142944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71740.4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滑摩故障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和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滑摩故障判定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换挡指令,执行换挡操作,其中所述换挡指令用于指示自动变速器从当前挡位切换至目标挡位;在执行换挡操作的过程中,响应于换挡进行指示达到预设百分比,判断自动变速器是否出现飞车事件;在所述自动变速器出现飞车事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挡位的滑摩计数值进行加一操作;判断所述目标挡位的滑摩计数值是否超过预设数值;响应于所述目标挡位的滑摩计数值超过数值,判定所述自动变速器出现滑摩故障。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即使无法检测自动变速器传动比仍然能够判定自动变速器是否出现滑摩故障。

    用于变速箱的连接筒的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8409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08738.9

    申请日:2021-05-1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变速箱的连接筒的支撑结构,该用于变速箱的连接筒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行星齿轮组之间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外圈与连接筒同轴固定,所述支撑盘的内圈设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套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的外周,所述支撑盘与处于其两侧的所述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之间均间隔设置并形成油道,所述支撑盘靠近其内圈的位置处开设有油孔,所述油孔与两个所述油道连通,支撑盘的内圈通过卡接环直接套在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上,稳定性更好,同时也使安装在连接筒上的转速传感器在工作时受到的振动更少,测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卡接环安装在支撑盘内侧壁里,所以其不会再遮挡到油孔,不会再影响润滑油的油路。

    自动变速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7990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290472.5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并排设置于同一个变速器箱体内的位于传动侧的第一轴系和位于从动侧的第二轴系以及三个正齿轮组、三行星齿轮组、四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这两个轴系通过三个正齿轮组所属的多个动力路径相连。只用六个换挡单元就实现了至少九个前进挡和至少一个倒挡,且常用挡位的挡间比介于1.091~1.297之间,总传动比范围达到8.016,换挡平顺,结构保持紧凑,改善了车辆的行驶动态性能也进一步降低了油耗,使用经济,且有利于保护环境。该自动变速器适合混合动力驱动并具有适合发动机自动启停的功能。

    行星排总成装配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423211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86116.4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行星排总成装配方法,行星排总成至少包括行星架和感应圈总成;行星架上设置多个外铆接部,外铆接部与上端面之间形成卡槽;多个外铆接部在行星架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在两个外铆接部之间形成安装槽;感应圈总成的上端具有铆接台,铆接台设有内铆接部,内铆接部为内凹结构;组装感应圈总成和行星架时,将感应圈总成的铆接台与行星架的安装槽对应,旋转感应圈总成使得铆接台进入卡槽内;然后铆接感应圈总成和行星架,先将外铆接部与内铆接部位置对应处完成铆接,再对外铆接部与铆接台重合处进行铆接;两步铆接操作可实现感应圈总成与行星架的稳固、可靠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