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开(公告)号:CN1862866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92477.2
申请日:2006-05-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0207 , H01M2/0217 , H01M2/1061 , H01M2/1646 , H01M2/1686 , H01M4/80 , H01M4/801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电极组、非水电解质及收纳所述电极组及非水电解质的大致长方体的电池壳,所述电池壳的厚度α、宽度β及高度γ满足α<β≤γ,电极组含有正极、负极及配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多孔质耐热层,正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负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相对于电池的理论容量的、多孔质耐热层的规定区域中所含的空孔体积之比为0.18~1.117ml/Ah,所述规定区域具有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积相同的面积,多孔质耐热层的空孔率为35~85%。
-
公开(公告)号:CN1808758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610005087.7
申请日:2006-01-17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1393 , H01M4/1397 , H01M4/5825 , H01M4/661 , H01M4/8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由正极、负极、将该正极及负极进行电绝缘的隔板构成的电池元件,其前述正极或负极由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集电体构成,其导电材料由至少一种以上的碳材料构成的第一导电材料和将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与第一导电材料、集电体粘接的第二导电材料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246919C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02103343.9
申请日:2002-01-3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03 , B22F3/1121 , B22F3/1134 , B22F2998/00 , H01M4/80 , Y10T29/10 , Y10T29/49115 , B22F7/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碱性电池的烧结基板的方法。包括把颗粒与成孔剂混合并把该混合物涂敷到多孔基板上的第一个步骤及烧结多孔基板和所涂敷的混合物的第二个步骤。所述颗粒由镍或主要由镍制成,每个成孔剂颗粒表面有由镍或主要由镍制成的涂层。用这种方法,在多孔基板表面上形成镍框架,在第二个步骤中消失的成孔剂颗粒的位置上形成有较小的空隙和较大的孔。所形成的基板具有比传统基板更大的孔隙率和强度。把这种烧结的基板用于电极,可使碱性蓄电池显示出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717819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380104393.0
申请日:2003-11-07
Applicant: 尼拉国际股份公司
Inventor: 赖茨·弗莱德瑞克森 , 尼尔·H.·普斯特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7 , H01M2/12 , H01M4/24 , H01M4/80 , H01M10/0418 , H01M10/044 , H01M10/282 , H01M10/287 , H01M2004/029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极电池,尤其是NiMH电池,具有密封外壳、负线端、正线端以及至少一个包括双板、正和负电极的双板组件。隔板置于形成电池单元的每个负和正电极之间,所述隔板包括电解液。憎水性材料制成的内阻挡层在至少一个电极周围,从而所述内阻挡层防止从一个单元到另一个单元的电解液通路,框架用以提供每个双板 和/或双板与线端之间的预定单元间距。框架以这样的方式与每个双板相连以允许环境气体在相邻单元之间流通,从而为电池中的所有单元形成公共气体空间。本发明还涉及制作双极电池的方法。
-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8C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0801289.X
申请日:2000-07-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0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0435 , H01M4/24 , H01M4/26 , H01M4/30 , H01M10/0431 , H01M10/30 , H01M10/345 , Y02E60/124 , Y02P70/54
Abstract: 提供一种碱性蓄电池用极板、碱性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及碱性蓄电池。在使用具有沿三维方向相连的空间部的带状金属多孔体的基板上填充活性物质形成极板,并将该极板卷绕起来使用的电池挠性差,容易发生短路。本发明是在填充了上述活性物质的活性物质填充基板上形成槽部后,对其加压使其平坦,在槽部内部形成槽部活性物质层。利用上述结构,使裂缝先在槽部的底部上发生,同时用槽部活性物质层按压裂缝部,将其封闭,防止裂缝部的隆起突出和活性物质的流出。利用该结构可增加电池的容量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359C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99801374.9
申请日:1999-09-13
Applicant: 三井金属鉱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7 , C25D1/04 , C25D1/08 , H01M4/04 , H01M4/661 , H01M4/8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集电体使用的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可透光的通孔的铜箔及其用途,以及该多孔铜箔的制造方法。多孔铜箔是通过电沉积由平面方向的平均粒径为1~50μm的铜粒子在平面方向互相结合而形成的。该多孔铜箔的透光率在0.01%以上,且成箔时的阴极侧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和其相反侧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之差Rz在5~20μm的范围内。多孔铜箔的制造方法是在铝、铝合金、钛或钛合金的任一种形成的阴极体表面进行铜的电沉积,使铜粒子生长,从而形成该多孔铜箔。
-
公开(公告)号:CN1175507C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98102482.3
申请日:1998-05-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7 , H01M4/32 , H01M4/80 , H01M10/345 , Y02E60/124 , Y10T29/10
Abstract: 在碱性蓄电池用电极和碱性蓄电池中,既良好地确保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而且又使循环特性提高。在活性物质和多孔质烧结基板的界面形成包含从含有钴和镍的氧化物及含有钴和镍、而且氢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的氧化数的平均值大于+II的氢氧化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覆膜层。该覆膜层可以通过多孔质基板浸渍在含有钴和镍的硝酸盐溶液中,然后进行加热而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