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爆炸反应装甲及其构造和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0336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80058968.0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竖直爆炸反应装甲(VERA)包括以下组件:爆炸材料(1)、惰性板(2)、阻尼材料(3)、壳体(4);壳体盖(5)和壳体上部限制器(6)。VERA另外可以具有可膨胀材料和不均匀表面惰性板。VERA的基本组件是所述壳体上部限制器,其目的是在起爆之后阻挡所述惰性板的部分,这使所述惰性板成角度地弯曲。往后弯曲的惰性板通过其平面将动力学穿甲弹分解为单独元件且影响所述动力学穿甲弹的轨迹。如果穿甲弹是以爆炸方式形成的穿甲弹,那么所述惰性板通过其自身的平面粉碎或部分地破坏所述穿甲弹的流的完整性。此类VERA构造针对动力学穿甲弹、以爆炸方式形成的穿甲弹和串连以爆炸方式形成的穿甲弹进行防护。这些VERA是高效的、紧凑的、容易制造和操作的。

    一种耦合仿生抗爆吸能板及人体防护装置或汽车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201371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674681.5

    申请日:2020-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仿生抗爆吸能板,包括沿所述吸能板的厚度方向顺序间隔设置的多层基板、设置在每相邻两层基板之间的多个吸能晶胞以及填充在吸能晶胞和相邻两层基板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内的填充物,每个吸能晶胞均包括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每个吸能晶胞均具有中心平面,第一轮廓线相对中心平面对称设置,第二轮廓线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平面的相对两侧,吸能晶胞还包括分别连接在两侧的第二轮廓线和第一轮廓线的端部之间的过渡曲线,第一轮廓线满足曲线方程y=‑0.021x2+0.113x+25.31,第二轮廓线满足曲线方程y=‑2.315x2+3.722x+6.398。该耦合仿生抗爆吸能板结构简单,该吸能晶胞截面轮廓类似松塔的外形结构,具有良好的缓冲吸能作用,从而可确保被保护的车辆、车内设备以及乘员的安全。

    一种鳞片复合装甲体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8396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30141.1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个体防护装备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鳞片复合装甲体。鳞片复合装甲体包括基底防弹层、弹性层和多个硬质甲片;弹性层设置于基底防弹层上;弹性层内设置有多个插孔,用于固定安装多个硬质甲片;多个硬质甲片为形状相同或不同的薄片,多个硬质甲片斜插并粘结固定于多个插孔内;多个插孔与基底防弹层的夹角为5°~15°;多个硬质甲片的甲片上部沿鳞片复合装甲体的表面交叠排布。本发明的鳞片复合装甲具有良好的防弹性能和柔软性,并可有效降低后效损伤。

    竖直爆炸反应装甲及其构造和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033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80058968.0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竖直爆炸反应装甲(VERA)包括以下组件:爆炸材料(1)、惰性板(2)、阻尼材料(3)、壳体(4);壳体盖(5)和壳体上部限制器(6)。VERA另外可以具有可膨胀材料和不均匀表面惰性板。VERA的基本组件是所述壳体上部限制器,其目的是在起爆之后阻挡所述惰性板的部分,这使所述惰性板成角度地弯曲。往后弯曲的惰性板通过其平面将动力学穿甲弹分解为单独元件且影响所述动力学穿甲弹的轨迹。如果穿甲弹是以爆炸方式形成的穿甲弹,那么所述惰性板通过其自身的平面粉碎或部分地破坏所述穿甲弹的流的完整性。此类VERA构造针对动力学穿甲弹、以爆炸方式形成的穿甲弹和串连以爆炸方式形成的穿甲弹进行防护。这些VERA是高效的、紧凑的、容易制造和操作的。

    一种轻质、防爆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649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20673.7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防爆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公共安全用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防爆材料重量与防爆效果无法平衡的问题。本发明所制备的轻质、防爆材料,具有三明治型“防弹‑缓冲‑吸能”结构,其中碳化硅片用于抵抗爆炸物或破片的绝对冲击,橡胶层可用于缓冲冲击动能对人体的伤害,以及用于防止陶瓷碎片对人体的二次伤害,气凝胶层用于进一步吸收破片的冲击动能,对人体的柔软部位进行进一步防护;因此,该防爆材料可有效防护金属制、陶瓷制、水泥制破片的爆炸后穿透,防爆效果好。

    复合防弹件制造方法、复合防弹件和防弹制品

    公开(公告)号:CN10851902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1478104.3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流体热压传导方式的复合防弹件制造方法、复合防弹件和防弹制品。该复合防弹件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组或多组被叠置的用于形成复合防弹件的组件;提供流体热压传导装置;使所述腔体容纳具有第一温度和第一预设压力的第一流体以使得所述外表面升温并承压,从而在所述外表面与被叠置的所述组件进行相向运动后,使得所述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位于被叠置的所述组件最外面的构件的外形轮廓相互贴合并热压保持第一预设时长,以将每一组组件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构件层压粘合并固化成型为一体;冷却所述流体热压传导装置以将被叠置的所述组件的温度降低至预设温度,然后将所述外表面与被叠置的所述组件分离,从而制成一个或多个复合防弹件。

    一种双螺旋梁结构芯子的夹芯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178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15149.1

    申请日:2018-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00 F41H5/007 F41H5/0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夹芯板,也涉及一种夹芯板的制备方法。通过对不同截面大小的金属丝采用卷制、退火去应力处理,制成螺旋线型方形截面金属丝,得到下螺旋芯子单胞;将螺旋线初始角度旋转180度,重复上述工艺流程,得到上螺旋芯子单胞。将两个双螺旋芯子单胞端点沿垂直于面板方向共线扣合,得到双螺旋芯子单体。将双螺旋芯子单体在面板上密排,再分别与上下金属面板焊接,得到双螺旋梁结构芯子的夹芯板。本发明兼顾了点阵结构高孔隙率和梁结构承载能力高、韧性好、减震吸能效果好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结构强度,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在安全防护、军事、民用减震吸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防弹材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555519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480051344.3

    申请日:2014-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多个致密的弹道纤维层,和‑在所述弹道纤维层之间插入的至少一个呈现由于剪切应力增大引起的粘度增大的非牛顿流体的中间层,其可选地含有具有从1nm至700nm的尺寸的颗粒或者反增塑剂,所述中间层被直接放置于弹道纤维层之间、或者放置在位于所述弹道纤维层之间的填料或穿孔填料上或者被施加在织物上。本发明还提供制备所述材料的方法。该材料是柔性的、具有低重量且可以特别用于防弹背心、战斗头盔、个人防弹衣和/或用于保护轻步兵车辆和乘用车。

    抗冲击反应单元及抗冲击反应装置、铝合金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37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57892.6

    申请日:2016-09-28

    Inventor: 苏章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1H5/007 C22C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击反应单元,包括壳体,壳体为铝合金密封壳体,壳体的内腔设有含有大量氢元素的液体。该抗冲击反应单元受到冲击时,冲击能量因抗冲击反应单元的抵抗,部分转换为热能。热能能够使铝合金熔化并飞溅至内腔,与含有大量氢元素的液体反应,瞬间能够产生更大量的热量和燃烧产物,造成爆炸,爆炸能够干扰冲击的方向和能量,耗散冲击的力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的制造方法,一种抗冲击反应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