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983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51745.9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角部锚固式弹性密封垫防水结构,包括沿盾构管片构造四周嵌套设置的密封垫本体、从密封垫本体四拐角处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向其上下两侧延伸的加固片以及与加固片数量相匹配的加固条,每一加固片上均设有若干第一加固孔,每一加固条上均设有若干与相应加固片上所设第一加固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加固孔,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用于依次穿过加固条上所设第二加固孔、加固片上所设第一加工孔后与盾构管片构造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密封垫本体四拐角处增设加固片,并通过加固条和紧固件将加固片固定在盾构管片构造上,保证密封垫本体在管片本体四拐角处不会发生滑脱、变形等情形,从而避免密封垫本体失效,防水性能更为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64291.1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湖北交投鄂西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省智慧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防裂的聚丙烯纤维掺量混凝土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将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掺入获得的混凝土配合比中,获得不同组分的纤维混凝土;将每组纤维混凝土搅拌后,进行和易性试验和弯曲抗拉性试验,选择抗弯强度、以及弯曲韧性均达到要求的纤维混凝土配比,作为聚丙烯纤维优化掺量范围;利用有限元软件验算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不同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针对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不同部位的防裂需求,在聚丙烯纤维优化掺量范围内选择不同的聚丙烯纤维最佳掺入量。本发明科学地提供一种针对主梁混凝土配合比的聚丙烯纤维最优掺量范围评估方法,不仅提高混凝土桥梁防裂抗裂性能,而且提高混凝土桥梁防裂性价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14287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358679.6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柔性接头结构纵向位于第一节段衬砌和第二节段衬砌之间,径向从外至内(隧道临空面方向为内)分别为波浪形止水带、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拱架、接水盒;隧道结构包含柔性接头结构,位于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径向从外至内分别为初期支护层、超挖层、防水层、含柔性接头结构的二次衬砌层。本发明柔性接头结构能够承受较大变形,同时保持较好的防水性,隧道结构能够吸收活动断层错动引起的围岩不均匀变形,从而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和整体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54769.0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8/241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局最优解计算模型的预制结构布梁计算方法,包括提取桥梁数据、路线数据以及布梁方法;在不同的环境下采用不同的布梁计算方式,构建预制梁布梁的方案选择数学模型;根据不同的主梁类型,以联为单位计算每一跨的弓高值;分类判断在支点偏移或不偏移时,弓高值与护栏调整值、悬臂调整值的关系,在无法满足布梁条件时计算增加湿接缝宽度后的弓高值与护栏调整值、悬臂调整值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调整主梁的布置方式,实现预制梁按全局最优原则在复杂曲线上的布置。本发明能快速准确计算合理的预制梁桥布置方式,适应平行或不平行时的桥梁模型,并计算曲线布梁时的悬臂或湿接缝调整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8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1464924.9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曲率半径盾构隧道管片纵向非对称体外预应力构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于小曲率半径区段,确定需要施加的预应力的大小;2)根据需要施加的预应力的大小及管片构造,完成管片预埋件以及布置位置、金属管道、预应力钢绞线、垫板和锚具的设计;3)预制管片预埋件,在隧道管片钢筋绑扎过程中,定位管片预埋件并浇筑在隧道管片中;4)进行隧道施工,拼装隧道管片,在拼装完成的隧道管片上,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定位金属管道和垫板;5)根据施工进程,分组分段施工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并采用锚具进行锚固,完成盾构隧道管片纵向非对称体外预应力的构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稳固、可调、体外、安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77593.0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7/02 , E21B7/04 , E21B47/002 , E21B47/00 , B62D55/065 , H01B7/04 , H01B7/17 , H01B7/18 , H01B7/2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水平定向钻孔综合物探装置,属于水平定向钻探工程领域。本发明能够结构安全稳定,适用于穿越钻孔复杂地形爬行及规避障碍物,而且能够可实现有源供能、信号传输与牵拽供能相结合功能,同时接头快速紧密扣接便于工作人员对长距离情况下的综合物探装置加以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04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0569732.2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倾角和振动感知机制的桥身变形形态测量装置及其方法,基于倾斜灵敏度和振动灵敏度的新感知机理,将光纤光栅倾角传感器设计成增敏结构的摆角式光纤光栅倾角感知和振动感知弹性结构体,通过增敏设计达到检测灵敏度要求;不仅可以监测桥身的累积变形以及桥身的倾斜变化,而且还具备振动的监测能力,可以监测桥身的突发变形引起的振动,实现对突发变形的及时监测和预警,对桥身的动态监测更加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6029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15725.4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管片环间纵向接头变形的确定方法和系统,包括:建立隧道管片环缝接头的简化力学模型,根据所述简化力学模型确定温差作用下管片纵向接头的等效弹簧刚度;获取隧道运营期混凝土管片的季节性温度监测数据,根据所述温度监测数据建立温度坐标系,将温度沿时间变化曲线绘于坐标系;确定混凝土管片在温差作用下自由胀缩位移以及混凝土管片在弹性约束作用下的纵向位移;基于前述步骤结果,根据混凝土管片、管片环间连接螺栓和衬垫三者的变形协调关系,确定管片环间纵向接头变形量。本发明准确地确定温度季节性变化导致的管片环缝张开和闭合,为实际运营隧道的季节性变形监测和渗漏水防治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29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54777.3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洞风井单侧填土条件下的中隔墙加强加固方法及结构,包括:沿墙体的高度方向安装多层上下间隔分布的层板,在墙体的一侧填充水土时,墙体与多层层板之间构成多跨横向受力单向板结构;于每个孔洞内浇注封堵材料,保持每个孔洞密封;对中隔墙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的部分进行局部加厚处理,在墙体靠近水土的一侧形成加厚层;在墙体远离水土的一侧设置肋板,肋板的一端固定于基座上,另一端固定于层板上,肋板不低于墙体跨中;在墙体跨中与连接肋板的层板进行锚拉;在墙体靠近水土的一侧形成结构体,结构体隔土不隔水;在墙体的底部形成回填层,加强中隔墙的底部约束。本发明能够有效增强中隔墙自身强度,提升中隔墙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097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82612.2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 G08G1/017 , G08G1/052 , G08G1/08 , H04N7/18 , H04W4/40 , H04W64/00 , G06F30/13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隧道施工期交通智能管控系统,包括用于对车辆管控的信息进行收集的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的各项信息进行集成加工的预警分析单元和用于将预警分析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的展示调度单元。本发明通过多源数据采集单元,收集基于UWB的车辆定位数据、隧道各工作面施工进度数据、信号灯位置数据、摄像头实时监控数据,根据车辆通行规则,以及交通管理方案,对车辆运行速度、区域分布、会车行为进行分析,得到推荐的车辆调度方案;通过监控中心大屏、洞内信号灯及车载情报板发布调度指令,实现对隧道交通的智能管控,解决特长隧道中导洞施工过程中,洞内交通“看不见,管不到,调不动”的困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