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0078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85949.6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两相流动同场测试的光学诊断装置,包括:高速激光器、高速相机、液体射流发生装置、荧光示踪粒子发生装置、测试区单元以及时序控制装置;高速激光器为液体射流及荧光示踪粒子流动的光学测试提供光源;高速相机的镜头朝向测试区单元的一个面。测试区单元为液体射流及荧光示踪粒子的运动区域范围,并且荧光示踪粒子能够均匀分布在测试区单元内,有效地跟随测试区单元内的环境气体运动。本发明在时序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通过激光散射光标记液体射流,通过荧光示踪粒子的荧光信号标记环境气体运动,能够实现两相流动的分离及同场测试;本发明仅采用一台激光器和一台相机设备就能够达到上述测试性能,成本低廉且简单易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233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10311673.8
申请日:2009-12-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2F1/42
Abstract: 一种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的两缸水平对置发动机组合框架式气缸盖,包括:挺柱套管、火花塞安装套、进气道、凸轮轴轴承座、缸盖连接板、缸盖下套筒和排气道,其中:挺柱套管与缸盖连接板连接,火花塞安装套也与缸盖连接板连接,进气道与缸盖下套筒连接,缸盖下套筒与缸盖连接板连接,凸轮轴轴承座与缸盖连接板连接,挺柱套管、火花塞安装套、凸轮轴轴承座在缸盖连接板的同一侧,缸盖下套筒在缸盖连接板另一侧;所述的挺柱套管、火花塞安装套、进气道、凸轮轴轴承座、缸盖连接板、缸盖下套筒和排气道分别为独立加工的装配件。本发明通过简单的零件装配组合来实现,结构简化、布置紧凑、加工方便,提高了发动机生产节奏,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140975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110013.0
申请日:2011-04-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两缸水平对置的发动机组合框架式气缸体及曲轴箱结构。包括:曲轴轴承座、轴承座气缸体连接板、曲轴箱缸桶连接圆凸台、缸桶、缸桶外水套桶,曲轴轴承座与轴承座气缸体连接板连接,轴承座气缸体分别连接板连接曲轴轴承座与曲轴箱缸桶连接圆凸台,曲轴箱缸桶连接圆凸台从中心向外分别与缸桶和缸桶外水套桶连接。本发明采用组合框架式气缸体结构,缸桶与缸桶外水套桶之间形成用来走冷却水的水套空腔,降低了传统用铸造加工气缸体水套设计的工艺复杂性,减小了气缸体整体的重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094734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605628.6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2M31/125 , F01L1/34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技术领域的燃料直喷发动机的冷启动系统及其启动方法,包括: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直喷喷油器、加热块和大角度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其中:加热块位于发动机的燃油管路上,大角度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固定设置于发动机的凸轮轴一端并与正时皮带相连接,传感器固定设置于发动机的缸体上,直喷喷油器固定设置于发动机的燃烧室顶部,电子控制单元分别与传感器的输出端、直喷喷油器的控制端、大角度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控制端以及加热块的控制端相连接以接收模拟传感信息并分别输出数字电平控制指令。本发明结合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并利用预加热燃料和降低喷射背压技术,使得发动机在经济型和排放性方面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2085796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110003240.3
申请日:2011-01-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模块化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系统模块、车辆电子电器模块、传感器和框架式车身模块,其中:动力系统模块和传感器分别固定设置于框架式车身模块内,车辆电子电器模块分别与传感器和动力系统模块电气连接,并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所处工况及驾驶者意图,并控制动力系统模块实现对车辆的操控。本发明针对现代汽车存在的大量过度设计问题,提出了模块化车辆的制造与装配方法,使得电动汽车利用现有成熟产品的性能和技术条件,以较为低廉的成本就可以满足人类日常交通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737218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300424.1
申请日:2010-01-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2M61/18
Abstract: 一种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的用于直喷发动机的喷嘴,包括:壳体、阀杆、喷油孔、进油孔和油路,其中:喷油孔和进油孔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端,油路位于壳体内且两端分别与进油孔和喷油孔相连接,阀杆的一端设置于壳体近进油孔的一侧内部且位于若干条油路的中央。本发明能够使燃料产生旋流,在低喷射压力下和较高背压下能保证较大的喷雾锥角,即分散性;同时避免雾化不良的先端喷射,从而提升喷嘴的雾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999234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710036339.7
申请日:2007-0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2D37/02
Abstract: 一种汽车技术领域的在断尾型汽车尾部补气的方法,步骤为:(1)设置补气用的进气装置、输气管束、出气装置:进气装置为带有短挡风板稳压栅,安装在汽车车身前脸;输气管束为一组塑料软管,与进气装置及出气装置通过变面积的接管相连接,出气装置放置在断尾型汽车车身尾部;(2)在汽车的前脸取气,将收集到的空气的流量通过变面积接管平均分配到每一个输气塑料软管;(3)输气管束将气流输送到出气装置并计算输气塑料软管的数量;(4)计算补气量并通过出气装置在汽车尾部均匀补气,从输气管束流至出气装置的气流从出气装置均匀流出,补进汽车尾部的脱流区域。本发明能给断尾车型的汽车尾部进行补气达到节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776726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111509.4
申请日:2005-12-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0
Abstract: 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用于汽车运输车的配载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初步配载,a.比较商品车宽度和轿车运输车的最小装载宽度;b.将轿车运输车的车位定义为“大”、“中”、“小”;c.根据车位定义,将商品车划分为“大”、“中”、“小”车;d.根据最大运载情况,确定轿车运输车车位布置方案;e.根据d选择的配载方案确定各车位可装载的商品车;(2)详细配载,a.建立包容原则,将包容关系用关系树表示;b.上层1号位车的定位;c.除1号位车以外的商品车的定位;d.下层1号位车的定位;e.除下层1号位车以外的商品车的定位:参照c的流程进行;(3)配载优化。本发明可以高效地制定优化的配载方案,提高配载的效率、节省成本。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