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加卸载下砂岩力学特性及破碎形态分析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641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24448.3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技术领域,具体为循环加卸载下砂岩力学特性及破碎形态分析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岩石试样,基于岩石试样设置试验方案,依据岩石试样和试验方案得到岩石试验信息;对所述岩石试验信息进行分析并获得试验分析结果,所述试验分析结果包括应力应变分析结果、弹性模量特征分析结果以及泊松比特征分析结果;根据所述试验分析结果构建砂岩力学特性和破坏形态的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所述综合评价体系、所述试验分析结果和所述岩石试验信息获得砂岩力学特性和破坏形态的综合分析结果,以实现砂岩力学特性和破坏形态的有效分析。本发明对砂岩力学特性和破坏形态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揭示砂岩的内在力学机制和破坏规律。

    基于多源风险因子的隧道运营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222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14939.5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运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风险因子的隧道运营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对隧道运营期健康状态产生影响的多源信息数据,基于多种方法对多源信息数据的指标重要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类信息的重要性程度,对重要性程度进行消除差异分析,得到对应风险因素的多源综合评价权重,对多源综合评价权重进行排序并结合现场需要的复杂度确定隧道的核心风险因子,根据核心风险因子类型搭建对应量化评估模型,基于量化评估模型输出各核心风险因子的指标健康分数,将每一指标健康分数以及对应的综合评价权重输入至打分模型,以得到隧道运营安全健康状态评估结果,实现了隧道运营期健康状态的多源融合评估。

    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05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57529.6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识别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隧道衬砌表面的图像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标注、尺寸调整、归一化及图像亮度均衡化处理,以及本框选干扰因子制作标签,以得到标记图像数据集,基于标记图像数据集以及裂缝位置识别模型得到对角边界框数据,基于对角边界框数据对图像数据样本进行阈值分割得到裂缝样本,基于裂缝样本裂缝尺寸识别模型得到二值化图像,向轮廓处理算法模型输入二值化图像,以得到裂缝宽度及长度的统计数据,基于统计数据得到裂缝检测参数,实现了隧道大小裂缝的自动识别定位以及裂缝尺寸自动计算一体化,提高了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一种盐岩地下储气库泄漏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14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3307.4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气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盐岩地下储气库泄漏监测系统,系统包括:数据监测装置、数据接收装置、后台服务装置和安全报警装置;通过数据监测装置获取储气库监测数据,储气库监测数据包括地下储气库的实时压力数据、实时温度数据和深度分布数据;利用数据接收装置接收储气库监测数据,并将储气库监测数据输送到后台服务装置中;后台服务装置对实时压力数据、实时温度数据和深度分布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地下储气库的压力差结果;后台服务装置依据压力差结果评估储气库的泄漏风险情况,并输出泄漏风险信号;安全报警装置接收泄漏风险信号,根据泄漏风险信号控制安全报警装置的启停,本泄漏监测系统为储气库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预测以及逆向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50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0882865.4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预测以及逆向设计系统及测试方法,系统包括生成模块和判别模块,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足够精确的基坑形变预测模型,使用A类参数作为输入,输出B类参数,计算得到B类参数后与实际获取到的B类参数进行对比,通过误差计算方法计算误差,并将计算的误差通过反向传播的方式修正生成模块中的内部映射,以达到在已知基坑工程参数的情况下预测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能力,在判别模块中,用实际获取的B类参数作为输入,输出计算得到的A类参数,并将输出的A类参数与实际获得的A类参数进行对比,最终实现在已知受力和变形的情况下,实现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反演,实现基坑支护结构的逆向设计能力。

    一种基于壳体模型的隧道衬砌位移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930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04834.2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壳体模型的隧道衬砌位移计算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隧道衬砌位移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隧道截面拟合隧道松动椭球和隧道放出椭球;在松动椭球截面内根据土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平衡微分方程,获得土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应力,并基于平均应力结合隧道截面顶部在水平方向一位置处的土体深度,获得对应位置处的上覆土压力;基于隧道衬砌构建正交曲面坐标系,并基于正交曲面坐标系获得隧道衬砌的壳体模型,并基于壳体模型获取隧道衬砌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控制微分方程,并通过位移控制微分方程结合壳体模型的边界条件,获得隧道衬砌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本发明能够实现隧道衬砌位移的精准计算。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控制逆向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921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74609.7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控制逆向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计算模型A以获得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环境参数B,选取元启发算法C以生成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参数D,将B和D的并集作为A的计算参数,以得到目标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分布;确定变形控制准则E,对变形和内力分布运用E,以构建变形控制优化模型F;根据C对F进行迭代搜索,以获得最优参数解集合G,从G中挑选符合工程实际的方案作为逆向设计过程的最优设计方案。本申请通过变形计算模型、变形控制优化模型和元启发式搜索,解决了现有逆向设计过程中搜索最优参数时一般的参数搜索存在效率低、搜索不够科学全面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