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59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37199.5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9/455 , G06F11/14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终端设备数字化镜像框架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终端设备当前的状态数据,并按照设备状态数据突变策略修改状态控制数据,将修改后的状态控制数据发送至待测终端设备;采集设备输入流数据,并按照设备输入流数据变异策略修改输入流数据,将修改后的输入流数据发送至待测终端设备;聚合修改后的状态控制数据、修改后的输入流数据及待测终端设备所产生的输出流数据,形成I/O数据流日志。本发明通过建立嵌套模糊测试框架,在设备状态突变与设备输入流突变的作用下,同步感知设备的输出流,形成海量的I/O数据流日志,保证了数字化镜像的完备性,缩短了构建数字化镜像的时间,增强了终端设备数字化镜像构建方法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26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452096.0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南平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握手对时的OPGW光纤偏振检测系统,包括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所述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通过OPGW相连,并分别部署于OPGW两端的不同单位。本发明的光信号握手对时直接复用了OPGW传感光纤,并且通过两端传感光握手精确测量了对时误差,从而提高对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903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199399.4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采集引擎及规则引擎;所述采集引擎包括采集控制器、定时调度框架、消息服务接口、命令控制插件、设备发现插件、设备采集插件以及规则引擎;当采集系统启动时,自动加载定时框架,到达指定时间后,由定时框架启动插件进行设备数据采集;采集控制器用于接收系统监控控制命令;设备采集插件安装完毕后,采集控制器按照安装顺序依次启动设备采集插件,在启动过程中为设备采集插件分配调度作业以及数据上报;设备采集插件启动后按照之前分配的调度作业依据对应的监控协议工具获取设备数据,通过消息服务接口将数据上报给规则引擎。其应用实现实时检测,跨地区灵活部署,监控代理热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0964035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42824.1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军荣 , 李元九 , 李宏发 , 谢勇添 , 蒲建发 , 辛永 , 邹保平 , 陈端云 , 张宏坡 , 叶新生 , 郑蔚涛 , 刘祖锋 , 蔡楠能 , 黄长贵 , 谢石木林 , 黎金城 , 陈如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力物联环境的基于优先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优资源预留方法,它通过为关键业务的关键数据包的传送分配足够的资源以达到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有限资源如带宽、能耗、处理资源以及存储资源的最佳利用,减小关键数据的传输时延,提高关键业务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3384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85494.0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明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ODF摘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剪体,所述第一剪体中部铰接有第二剪体,所述第一剪体包括位于前端的第一钳子手,所述第一钳子手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二剪体包括与第一钳子手相互配合夹拔ODF帽的第二钳子手,所述第二钳子手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轻便实用,手感舒适,且耐用持久,具有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515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42640.5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军荣 , 李元九 , 李宏发 , 谢勇添 , 蒲建发 , 陈端云 , 辛永 , 邹保平 , 张宏坡 , 叶新生 , 郑蔚涛 , 刘祖锋 , 颜泗海 , 黄长贵 , 谢石木林 , 黎金城 , 陈如尹
IPC: H04W40/10 , H04W40/20 , H04L12/715 , H04L12/7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面向电力物联网的基于GMM算法的高能效分簇多跳路由算法,其涉及分簇和多跳路由问题,本发明不依赖先验条件的分簇算法,以减低物联网设备的能耗和节约信道资源,大大地节省了节点计算的时间和需要消耗的资源,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84474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74963.2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C9/000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进站身份认证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一电力运维通信管控系统,采集并存储运维人员的身份信息,生成一条身份标识信息;步骤S2:所述系统将身份标识信息加密,生成密文;步骤S3:所述系统将密文转换成二维码图像,并发送至运维人员的移动终端;步骤S4:提供一二维码扫描设备,当运维人员进站检修时出示移动终端上的二维码图像,所述二维码扫描设备扫描二维码图像并解析运维人员的身份信息,所述二维码扫描设备将解析出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系统进行验证;步骤S5:二维码扫描设备接收系统的验证结果。本发明基于二维码的进站身份认证方法采用二维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对运维人员的身份验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4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09735.6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基于聚合区域的各个分布式光伏站、各个分散式风电站和各个水电站的出力函数,确定主要出力曲线函数,以确定辅助调节出力曲线;并基于辅助调节出力曲线,确定各个储能点的出力函数以及各个柔性负荷点的出力函数。进而,基于主要出力曲线函数,各个储能点的出力函数,各个柔性负荷点的出力函数,以及各个时刻的电价,确定表征经济效益的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求解最大值,得到各个目标分布式资源的目标出力曲线。采用本发明,可以使聚合区域的发电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且使该区域的主要出力和聚合出力分别满足对应的预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51076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425142.0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12/721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多业务传输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传输电力业务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分别计算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的性能综合度,所述性能综合度为传输路径的多方面性能参数的综合值;确定性能综合度最优的传输路径;通过所述性能综合度最优的传输路径传输所述待传输电力业务。本发明能够根据综合考虑可靠性、风险性、实时性等各方面性能进行路径规划,使得电力通信网的传输性能总体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04648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0252546.X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系统综合网管系统综合分析平台,包括:用于展示的展示管理模块,用于对信息运行数据主题、设备管理主题、调度管理主题、I6000信息同步和综合分析的综合分析中心模块,用于信息运行网络结构管理、信息运行状态监视、告警集中监视、故障诊断与处理管理的信息监控中心模块,用于对信息运行所负责管理的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的资源管理中心模块以及对支撑系统正常运行的权限、配置、策略、基础数据管理的系统基础平台。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综合网管系统综合分析平台,解决了信息系统综合网管系统的遗留问题,并同时加强了对运行数据的分析,完善了对告警集中处理,提高了系统自动化水平,加强了人机交互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可视化程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