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机械和电磁混合控制双燃料喷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2316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31941.9

    申请日:2016-0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6 F02D19/06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集成式机械和电磁混合控制双燃料喷射装置。包括三个喷射器、上端盖和壳体,壳体上有高压燃油入口和低压泄油口,上端盖上有燃气入口,三个喷射器集成在壳体内的控制阀套和内筒中,三个喷射器成120°分布,还包括三针阀喷嘴,三针阀喷嘴位于壳体下方,三针阀喷嘴包括燃气针阀、引燃油针阀和主燃油针阀,燃气针阀、引燃油针阀和主燃油针阀成120°布置在同一圆周上且共用一个针阀底座。本发明对原有柴油机结构继承性好;采用一个电磁阀控制式引燃油喷射器和一个电磁阀控制式燃气喷射器满足在燃油引燃燃气模式下对燃油、燃气喷射控制要求。两个电磁阀对燃油、燃气喷射过程分开控制,满足在不同工况下的油、气混合需求。

    带有电磁阀控制的船用低速机共轨喷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00424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52999.6

    申请日:2014-07-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电磁阀控制的船用低速机共轨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电磁阀部分、控制腔体、喷油嘴部分,电磁阀部分包括铁芯、电磁线圈、衔铁、阀杆、阀杆套、平板阀和平板阀套。线圈缠绕在铁芯上面,铁芯的下面为衔铁,衔铁和阀杆通过螺母相连,阀杆外面是阀杆套,在阀杆套上布置有回油孔,阀杆的下面为平板阀,在衔铁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阀杆下端面贴合在平板阀的上端面,平板阀下端的密封环和控制腔体的上端面相贴合,控制腔体位于平板阀的下面,控制腔体和针阀形成控制腔,控制腔一侧和重油进油油路连通,另一侧与泄油油路连通。本发明液力滞后现象降低,提高了控制单元对共轨喷油器的控制精度。

    直接控制式压电喷油器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9562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99761.2

    申请日:2013-0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直接控制式压电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压电元件、针阀、针阀底座,压电元件设置在喷油器体里,针阀安装在针阀底座里并与针阀底座形成盛油槽,喷油器体上开设进油油路,盛油槽连通进油油路,还包括控制阀杆、缓冲弹簧,压电元件与控制阀杆直接相连构成压电执行器,控制阀杆连接针阀、并可在压电元件作用下将针阀压向针阀底座,缓冲弹簧安装在控制阀杆上。本发明通过压电执行器直接驱动针阀,提高了喷油器的响应速度,有利于对喷油量和喷油规律的精确控制;相邻喷射之间引起的喷油器内部的压力波动不会影响针阀的抬起和落座,使多次喷射过程更加稳定;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大小,可以调节针阀的最大升程。

    船用重油电磁控制喷油器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84960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99569.3

    申请日:2013-0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船用重油电磁控制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电磁阀部分、控制活塞、喷油嘴,电磁阀部分包括电磁阀体、控制阀杆、隔离块、密封阀底座,电磁阀体里安装有电磁铁、线圈,电磁铁和线圈的下方设置衔铁,衔铁下方依次安装隔离块和密封阀底座,控制阀杆穿过隔离块,其顶端由止动环卡在衔铁上,底端为锥形密封面、连接于密封阀底座,密封阀底座下方设置控制腔体,控制腔体和控制活塞相连并形成控制腔,密封阀底座上设置有泄油路,泄油路与低压油路之间通过控制阀杆的底端连通或断开,控制腔连通进油路和泄油路。本发明能够使船用大功率柴油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有效地提高其动力性和经济性。

    多鼓滚轮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45436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910071961.0

    申请日:2009-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多鼓滚轮。它包括滚轮体,滚轮外圆由至少两段凸弧段与至少一段凹弧段连接构成。本发明利用多鼓形状,增大滚轮在与凸轮相互作用时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作用在滚轮表面的应力,提高承载能力。最大应力集中在凸弧位置处,且在凸弧间的凹弧处有助于形成较厚的润滑油膜,有效地保持了滚轮与凸轮之间的液体润滑状态,提高润滑效率,减小机械摩擦,增加了使用寿命。主要应用于汽车,卡车,工程机械,发电机组,军用和船舶动力装置等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尤其是涉及用在柴油动力装置电控供油系统。

    可变供油规律柱塞偶件
    6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71089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071969.7

    申请日:2009-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可变供油规律柱塞偶件。它包括柱塞、位于柱塞外的泵体柱塞套,泵体柱塞套安装在泵体上,泵体的内腔的直径大于泵体柱塞套内腔的直径,在泵体的内腔中设置可运动柱塞套和回位弹簧,可运动柱塞套上开有与柱塞腔连通的小孔。本发明的柱塞偶件,由于一开始主要由柱塞向上运动实现较低的供油速率,然后柱塞和运动柱塞套一起上行实现较高的供油速率,这样就实现了先缓后急的可变供油规律。因此,采用可变柱塞偶件应用于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可显著改善柴油机燃烧过程,降低柴油机的NOx和PM排放,同时还可降低柴油机的振动和噪声。

    电控喷射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气喷射装置及喷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5418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910071966.3

    申请日:2009-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电控喷射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气喷射装置及喷射控制方法。包括一个大流量天然气喷嘴,喷嘴安装在缸盖或者进气歧管上,喷嘴下方安装一个导流管,导流管的内径与喷嘴出口内径相同,导流管中心线与进气门中心线为两条互不平行或相交的空间直线,且在进气过程的后期燃气脉冲穿越进气门和气门座之间的环形间隙直接被喷入气缸。本发明通过这种燃气喷射控制方法使缸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混合气浓度分层,能够确保发动机可靠的着火燃烧,喷气脉冲直接喷入气缸可以将自身的运动能量转化为缸内的湍动能,可以加快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进程,扩展发动机稳定运行的稀燃极限,从而改善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船用增压柴油机排气温度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0166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073438.1

    申请日:2009-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用增压柴油机排气温度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由电源模块(1)、热电偶信号调理模块(2)、控制器模块(3)、CAN总线模块(4)、RS422总线模块(5)以及温度补偿信号调理模块(6)组成。所述控制模块(3)提供各接口;电源模块(1)为整个装置提供与外电源隔离的稳压电源;每个热电偶信号调理模块(2)包含四路测量通道;每个CAN总线模块(4)包括两路CAN总线接口;每个RS422总线模块(5)包括两路RS422总线接口;温度补偿信号调理模块(6)包含2路PT1000热电阻测量通道。本发明使用方便、易于扩展,能够满足船用柴油机排气温度监测以及其综合监控的需要。

    可变供油规律柱塞偶件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71089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071969.7

    申请日:2009-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可变供油规律柱塞偶件。它包括柱塞、位于柱塞外的泵体柱塞套,泵体柱塞套安装在泵体上,泵体的内腔的直径大于泵体柱塞套内腔的直径,在泵体的内腔中设置可运动柱塞套和回位弹簧,可运动柱塞套上开有与柱塞腔连通的小孔。本发明的柱塞偶件,由于一开始主要由柱塞向上运动实现较低的供油速率,然后柱塞和运动柱塞套一起上行实现较高的供油速率,这样就实现了先缓后急的可变供油规律。因此,采用可变柱塞偶件应用于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可显著改善柴油机燃烧过程,降低柴油机的NOx和PM排放,同时还可降低柴油机的振动和噪声。

    电控喷射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气喷射装置及喷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5418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71966.3

    申请日:2009-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电控喷射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气喷射装置及喷射控制方法。包括一个大流量天然气喷嘴,喷嘴安装在缸盖或者进气歧管上,喷嘴下方安装一个导流管,导流管的内径与喷嘴出口内径相同,导流管中心线与进气门中心线为两条互不平行或相交的空间直线,且在进气过程的后期燃气脉冲穿越进气门和气门座之间的环形间隙直接被喷入气缸。本发明通过这种燃气喷射控制方法使缸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混合气浓度分层,能够确保发动机可靠的着火燃烧,喷气脉冲直接喷入气缸可以将自身的运动能量转化为缸内的湍动能,可以加快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进程,扩展发动机稳定运行的稀燃极限,从而改善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