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969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79993.4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冷堆氦气气氛保持装置,包括密封保持组件、支撑组件和氦气保持组件,密封保持组件的下侧面设置有与吸收球停堆系统适配的下侧开口,所述吸收球停堆系统穿过所述下侧开口设置在所述密封保持组件内部的空腔内;支撑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密封保持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下端支撑在反应堆压力容器的顶盖上;氦气保持组件的氦气输出端与所述密封保持组件的内部连通,且使所述密封保持组件内部的空腔处于正压状态;本发明将需要进行检修的吸收球停堆系统置于密封保持组件内,并使密封保持组件内部式中处于状态状态,从而可以在通过柔性操作窗对吸收球停堆系统进行操作时,也能够保持高温气冷堆内部氦气气氛不被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1667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64749.4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验堆分层布置驱动机构装卸方法,驱动机构包括上部组件、中部组件和下部组件,将驱动机构安装于压力容器底部;本发明可应用于一种核反应堆初装堆及检修、退役期间驱动机构的安装、拆卸等操作的方法。按照由内至外的安装顺序、由外至内的拆卸顺序,采用拆装装置及适配套筒整体将分层布置的驱动机构安装至压力容器底部或者从压力容器底部卸出,有效确保了反应堆安装及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0893298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737862.0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室辐照环境的高温高压反应釜及试验方法,包括:外壳、反应釜容器、反应釜顶盖、压力表接口、热电偶接口、储水阀、储水管、储水盒、注水盒、注水阀、注水管;反应釜容器和反应釜顶盖的材料为9Cr‑1Mo‑V钢,外壳的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的不足,本申请中的装置无螺栓螺母紧固件、无附加电气设备,可利用热室的机械手进行远程装拆操作,从而实现辐照环境下的高温高压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764468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0853340.2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杨晓晨 , 杨方亮 , 张智峰 , 罗英 , 段春辉 , 杜华 , 彭航 , 邓强 , 陈西南 , 唐向东 , 李维 , 王留兵 , 杨博 , 于天达 , 晋舒颜 , 李浩 , 刘一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分层布置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抗震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撑结构并不能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分层布置的情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呈矩形板状结构的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上均设置有行程套管定位孔和棒位探测器容纳槽;所述活动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固定板连接的连接组件。本发明可以有效用于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分层布置的情形,具有简单可靠、安装拆卸方便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9811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426643.1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器,缓冲器内部开设有水腔,水腔的腔壁上开设有若干流水孔;连接杆,设置在水腔内,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穿出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上部和缓冲器下部,缓冲器上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缓冲器下部能够相对于连接杆滑动,落棒后期缓冲器下部接触支承并静止,缓冲器上部继续向下运动,从而挤压水腔中的水实现缓冲;复位弹簧,设置在水腔内,复位弹簧的弹力方向平行于连接杆,用于缓冲过程结束后令缓冲器下部复位。本发明不受控制棒组件类型的限制,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控制棒驱动线,是一种通用的驱动线缓冲结构;具有通用性好、结构简单、制造难度较低、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644688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849615.5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反应堆的控制棒组件和导向组件结构,解决了现有超临界反应堆中十字型控制棒难以通过缩小控制棒与燃料组件的十字形间隙来实现足够的水力缓冲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控制棒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控制棒组件包括连接柄组件,顶端安装在连接柄组件上的十字形控制棒;所述连接柄组件上还设置有与十字形控制棒平行设置的缓冲棒;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筒体,设置在导向筒体底端与缓冲棒配合实现水力缓冲的水力缓冲结构。本发明具有达到水力缓冲目的的同时不会出现卡棒现象、对水力缓冲效果进行调节、提高运行安全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0480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929371.7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距离拆装的堆芯仪表用二级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仪表管座上的密封本体,密封本体包括第一级密封机构、中间管以及第二级密封机构,第一级密封机构安装在仪表管座上并用于实现中间管的底端与仪表管座之间的密封,第二级密封机构安装在中间管的顶端并用于实现堆芯仪表与中间管之间的密封。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众多的堆芯仪表单根引出反应堆外时大大缩短仪表管座的长度,方便压力容器顶盖在换料期间的临时存放和顶盖翻转后的密封面修磨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504801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29371.7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 G21C1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距离拆装的堆芯仪表用二级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仪表管座上的密封本体,密封本体包括第一级密封机构、中间管以及第二级密封机构,第一级密封机构安装在仪表管座上并用于实现中间管的底端与仪表管座之间的密封,第二级密封机构安装在中间管的顶端并用于实现堆芯仪表与中间管之间的密封。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众多的堆芯仪表单根引出反应堆外时大大缩短仪表管座的长度,方便压力容器顶盖在换料期间的临时存放和顶盖翻转后的密封面修磨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29791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83731.4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用带预埋件的裙式支承装置,包括裙式支座、预埋件、止挡块,裙式支座的上端与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裙式支座的下端固定在预埋件上,止挡块穿过预埋件预埋在混凝土基础。本发明反应堆压力容器用带预埋件的裙式支承装置通过设置裙式支座,裙式支座的上端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焊接,下端依靠地脚螺栓固定在堆底预埋件上,能有效的支承并固定压力容器,并最大限度裸露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外表面,方便反应堆运行过程中对压力容器的在役检查,且满足对压力容器外围的支承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106931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310042980.7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22 , G21C5/02 , G21C15/16 , G21C13/0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双流程堆芯的堆内构件,包括吊篮筒体、堆芯下板、集流腔壳体、压紧筒体、堆芯上板、下部支承板及上围板,其中,下部支承板上方的压紧筒体内区域构成上腔体,上围板、下部支承板及堆芯上板三者之间构成混合腔体,下部支承板设有接通上腔体与混合腔体的通水孔。上围板、下部支承板、堆芯上板及压紧筒体四者共同构成一个环形的出口蒸汽腔,压紧筒体连接有接通出口蒸汽腔且穿过吊篮筒体的出口内套管。堆芯下板与集流腔壳体之间构成有集流腔,集流腔壳体设有多个接通集流腔的开孔,吊篮筒体和压紧筒体两者上部均设有周向的开孔。本发明采用双流程结构,在保证热效率的同时并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