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49567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18781.X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信号肽及其在利用魔芋粉产L-鸟氨酸重组菌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将经筛选和密码子优化后的信号肽即SEQ ID N0.1与来源B.subtilis CCTCC M 209200的β-甘露聚糖酶融合构建表达载体,在高产L-鸟氨酸菌种中表达。首次报道,以该信号肽介导分泌β-甘露聚糖酶的重组钝齿棒状杆菌CGMCC NO.0890/pargI-pMSPman能利用廉价魔芋粉发酵生产L-鸟氨酸,最优碳源添加条件下5L发酵罐上产量为23.5g/L。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12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17023.6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信号肽及其在利用淀粉产L-精氨酸重组菌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将来源Streptomyces kathirae CCTCC M2012432不带自身信号肽的α-淀粉酶与不同微生物来源的Sec和Tat两个主要分泌途径的十二条信号肽分别融合,在高产L-精氨酸菌种中表达,筛选出一条高效分泌α-淀粉酶的信号肽SEQ ID N0.1。首次报道,以该信号肽介导分泌α-淀粉酶的重组钝齿棒状杆菌CGMCC No.0890/pMSPamy能利用廉价淀粉发酵生产L-精氨酸,最优碳源添加条件下5L发酵罐上产量为48g/L。
-
公开(公告)号:CN105238807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817220.8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串联氨基酸脱氢酶及密码子优化的甲酸脱氢酶重组大肠杆菌制备α-氨基丁酸的方法。首先,按照大肠杆菌的密码子偏好对博伊丁假丝酵母菌甲酸脱氢酶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对甲酸脱氢酶密码子优化后可以显著提高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增加α-氨基丁酸的产量,同时共表达甲酸脱氢酶及L-氨基酸脱氢酶于大肠杆菌中可以促进辅因子在菌体胞内的循环,可以不需要添加任何外源辅因子,另外利用全细胞转化大宗化学品L-苏氨酸生产α-氨基丁酸过程简单快捷,成本低廉。在5L发酵罐中该方法所得的α-氨基丁酸产量可达81.5g/L,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实际有效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523873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12520.X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3/10 , C12N9/78 , C12N15/77 , C12R1/15 , C12Y305/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重组钝齿棒杆菌全细胞转化生产L-瓜氨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Lactobacillus brevis的精氨酸脱亚胺酶(ADI)成功在C.crenatum SDNN403中表达,并以此工程菌作为生物催化剂,以L-精氨酸作为底物高效生产L-瓜氨酸。采用分阶段补加底物L-精氨酸的策略,转化48h,L-瓜氨酸的产量达到301.4g/L,精氨酸摩尔转化率达到99.9%。本发明方法生产L-瓜氨酸具有效率高,专一性强,能耗低,底物残留量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25877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342414.8
申请日:2013-08-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一株环境安全菌株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CTCC M2012349,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玉米浆含量及搅拌转速和通气量,就可以选择性生产3-羟基-2-丁酮或2,3-丁二醇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中发酵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的说,主要合成3-羟基-2-丁酮时,可将发酵培养基中的玉米浆浓度降低至5g/L及以下,发酵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溶氧水平(空气流量为240m3/h·m3培养基,搅拌转速为450r/min);主要合成2,3-丁二醇时,可将发酵培养基中的玉米浆浓度增加至40g/L及以上,发酵过程中保持较低的溶氧水平(空气流量为120m3/h·m3培养基,搅拌转速为350r/min)。
-
公开(公告)号:CN10440408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48883.4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26
Abstract: 添加葡萄糖酸提高乙偶姻产量的方法,属于发酵工程领域。利用本实验室前期筛选得到的高产乙偶姻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JNA(保藏号CCTCC M209309;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1864381A)进行发酵,通过调节葡萄糖与葡萄糖酸的比例改变胞内辅酶变化水平从而改变乙偶姻与2,3-丁二醇比例。最终在较低NADH浓度及NADH/NAD+比例下(50g/L葡萄糖和50g/L葡萄糖酸),转化约为55.8g/L的乙偶姻,副产物2,3-丁二醇仅为4.1g/L;与使用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相比较,乙偶姻生产效率上升到0.78g/(L·h),乙偶姻产量提高近86%,副产物2,3-丁二醇积累量下降80%。为国内外首次利用混合还原态底物降低NADH浓度及其NADH/NAD+比例发酵生产乙偶姻,实现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NADH依赖型副产物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017764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49908.6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利用Bacillus subtilis NAD+再生系统高效生物转化2,3-丁二醇生产乙偶姻,属于基因工程领域。该发明克隆了来自本实验室自主筛选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产乙偶姻菌株B.subtilis JNA中乙偶姻还原酶与NADH氧化酶,并将其在B.subtilis JNA中过量共表达,为国内外首次通过NAD+再生系统在野生型高产乙偶姻枯草芽孢杆菌中高效转化2,3-丁二醇生产乙偶姻。对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进行酶活力测定及胞内辅酶水平研究证明B.subtilis JNA/pMA5-bdhA-yodC能够持续有效地转化2,3-丁二醇生成乙偶姻。最终在40℃时,pH8.0及添加了5mM的MnCl2的最优全细胞转化条件下,B.subtilis JNA/pMA5-bdhA-yodC可将120g/L2,3-丁二醇转化为约92.5g/L乙偶姻,乙偶姻产力达到2.31g/(L·h),为目前报道枯草芽孢杆菌生产乙偶姻的最高水平,为微生物工业化生产乙偶姻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207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9906.7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重组Bacillus subtilis全细胞转化胆固醇生成胆甾-4-烯-3-酮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首先获得新金色分枝杆菌中胆固醇氧化酶(ChoM)的基因扩增,然后利用pMA5质粒,实现了该基因在模式菌株枯草芽孢杆菌168中的过量表达。本发明构建以胆固醇为底物全细胞转化为方法的高产胆甾-4-烯-3-酮的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株,对该菌株的酶活力及发酵性能进行研究发现胆固醇氧化酶的活力较出发菌株有了明显提高,以0.1%(w/v)胆固醇为底物,全细胞转化24h,底物摩尔转化率达到67%和83%,是出发菌株相对转化率的20和25倍。本发明为微生物一步发酵法生产胆甾-4-烯-3-酮的工业化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3602624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342415.2
申请日:2013-08-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从B.amyloliqefaciens B10-127中克隆出参与2,3-丁二醇合成途径中辅酶循环再生的关键酶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和3-羟基-2-丁酮还原酶(acr),并将该基因与穿梭表达质粒pMA5-HpaII连接,成功构建了携带基因gapdh和acr基因的穿梭表达质粒pMA5-HpaII-acr-HapII-gapdh,并转入解淀粉芽孢杆菌B10-127中,获得加强gapdh和acr基因表达的解淀粉芽孢杆菌pMA5-HpaII-acr-HapII-gapdh/B.amyloliquefaciens。原始菌株相比,重组菌2,3-丁二醇产量提高了14.7%,副产物如3-羟基-2-丁酮、乳酸和丁二酸的积累分别降低65.6%、43.8%和42.4%,且发酵周期有所缩短。通过补料流加发酵,2,3-丁二醇产量达到121.3g/L。
-
公开(公告)号:CN101928679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0910183478.1
申请日:2009-09-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株高效转化L-谷氨酸为γ-氨基丁酸乳酸菌株的选育,属于生物工程中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筛选的菌株,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GB 01-2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M 209102。从自制酸菜中筛选出一株能利用L-谷氨酸生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命名为LP-GB 01,以此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后筛选得到一株正突变株,命名为LP-GB 01-21。在100mL三角瓶中进行初步转化实验,停止转化后,利用氨基酸测定仪测定转化液中的γ-氨基丁酸,其浓度为51.9g/L,摩尔转化率达到了92.7%。在5L发酵罐放大转化实验,最终获得γ-氨基丁酸浓度为132g/L,摩尔转化率为94.3%。这为微生物法生产γ-氨基丁酸的工业化提供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