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油风源系统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1849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1710769103.8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油风源系统,它包括电控制柜单元、空压机单元、梁架、进气过滤器单元和输出空气处理单元。电控制柜单元包括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机的通断电控制。空压机单元作为无油风源系统的主体部分,进行空气压缩并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输出压力。进气过滤器单元用于空压机单元的进气过滤。输出空气处理单元包括冷凝过滤器和干燥器,实现冷凝、干燥后的压缩空气的最终输出。电控制柜单元、空压机单元、进气过滤器单元、输出空气处理单元均为单独装配,再集成安装于梁架。梁架与轨道车辆的车体相连接。相比传统的油冷风源系统,本发明的无油风源系统通过风冷实现自身系统的冷却,是一种清洁、环保、维护保养简便的新形式风源系统。

    一种基于改进EfficientNet模型的路面不平度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22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57287.1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EfficientNet模型的路面状态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原始图像数据集并标注分类;步骤2、建立基于改进EfficientNet的路面不平度分类模型;步骤3、定义损失函数并进行模型训练;步骤4、根据训练模型对实际路面不平度进行分类分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EfficientNet模型的路面状态分类方法,在现有EfficientNet模型的结构中引入多光谱注意力FCA模块来代替挤压‑激励SE模块的设计思路,以加强对路面不平度信息的提取;并使用多模双线性池化MBP操作将改进后的EfficentNet网络与DenseNet网络进行融合,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从而提高传统EfficientNet模型对于路面不平度分类的准确率。

    一种集成离心式油污分离器的节能净化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3751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021861.3

    申请日:2020-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离心式油污分离器的节能净化阀装置,其包括装置输入口(301)、干燥过滤筒(1)、阀体(2),所述阀体(2)具有带螺旋流道(22)的离心式油污分离器、外部腔(20)、阀体进气通道(21)、和排泄通道(28),压缩空气依次正向通过装置输入口(301)、螺旋流道(22)、干燥过滤筒(1)进入阀体进气通道(21),在正向通过螺旋流道(22)时,进行离心地引导,压缩空气中的由空压机产生的焦炭、油等其他杂质的混合物在外部腔(20)集中形成滞留物质,并且所述外部腔(20)与所述排泄通道(28)可开关地互通,在压缩空气反向通过螺旋流道(22)时排出所述滞留物质。本发明可以实现大幅度地将油污分离排除的效果,可以再生循环,具有续航意义。

    一种带柔性密封圈的组装式恒压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533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911347458.3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柔性密封圈的组装式恒压阀装置,阀体内依次设置有限压部和弹性部,盖体、弹性部以及限压部之间形成动态平衡,限压部包括:中空筒状的架体,于架体内滑动的滑动密封件,滑动密封件的一端设置有进压阀门件,当滑动密封件滑动至进压阀门件的表面与架体贴合时,将限压部密封,以及己型密封圈,密封圈套设于滑动密封件上,其截面形状呈开口朝向相反的两相邻空腔,定义该空腔为压缩量充能腔,当流体压强较小时,密封圈呈收缩状态,从而减小了活塞运动过程中密封圈与阀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当流体压强增大时,则流体压力使得密封圈向其径向方向产生扩展形变,从而实现密封效果,解决了恒压阀工作中摩擦力影响装置使用寿命的问题。

    一种车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02187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911168308.6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所述车门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车门控制模块、一个位置传感器以及一个电磁阀组,可以实现一门车辆或多门车辆的车门的开、关及电控防夹功能控制;本发明以两门车辆为例,通过位置传感器一(5)和位置传感器二(9)分别连接控制器一和控制器二,电磁阀组一(1)和电磁阀组二(10)分别与控制器一和控制器二相连接,控制器接收位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将通讯信息传递给车门控制模块内置的电磁阀组,车门控制模块内置控制器通过内置的电磁阀组、内置气压传感器以及位置传感器控制门泵,对车门实现开门、关门及电控防夹功能控制,以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乘客乘车安全。

    一种电机驱动与ECU控制的智能制动助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427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1197970.X

    申请日:2018-10-15

    Abstract: 一种电机驱动与ECU控制的智能制动助力系统,其包括控制器(69)、电动制动执行器(70)和车辆稳定辅助装置(64),所述控制器(69)连接电动制动执行器(70),该电动制动执行器(70)还连接车辆稳定辅助装置(64),所述控制器包括ECU组件(18)、油杯(28)、行程模拟器(32)、液压主缸(33),ECU组件(18),该ECU组件(18)连接液压主缸(33),该液压主缸(33)还连接行程模拟器(32),液压主缸(33)包括油杯(28)。本发明所述电机驱动与ECU控制的智能制动助力系统系统采用电机驱动,ECU控制,可以安装在自动驾驶的车上,是一种未来发展趋势。

    一种空压机内部冷却水道结构及空压机

    公开(公告)号:CN113309687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564773.2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压机内部冷却水道结构及空压机,空压机内包括至少一个高压汽缸和至少一个低压汽缸,高压汽缸上通过阀板和缸盖结构密封,箱体、高压汽缸、低压汽缸内形成铸造内腔,并连通形成冷却水道结构,冷却水从所述箱体的通水口流入,并先流经所述箱体和至少一个所述低压汽缸或高压汽缸,再回到所述箱体的铸造内腔后转至至少一个所述高压汽缸或低压汽缸内的所述铸造内腔,以实现对空压机内部的水冷却。采用铸造内腔的方式将冷却水道内置于高压缸、低压缸的缸体以及阀板、缸盖内,减少冷却水道对空压机内部空间的占用率,并能够解决复杂缸体和传动结构下的水冷结构布置问题。

    缸体、空气压缩机和商用车

    公开(公告)号:CN1152637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28011.1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是缸体、空气压缩机和商用车。其中的缸体加工有相互平行且具有间距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缸体加工有压缩腔;其中一部分缸体被加工为阀板,其中,阀板覆盖压缩腔。通过将缸体的一部分加工为阀板,使得缸体的材料成本低于现有技术的缸体和阀板的材料成本之和,且缸体的模具成本低于现有技术的缸体和阀板的模具成本之和,以及缸体的加工工艺成本低于现有技术的缸体和阀板的加工工艺成本之和,进而本实施例的缸体的总体成本低于现有技术的缸体和阀板的组合物的总体成本,在将本实施例的缸体实际用于空气压缩机时,达到了降低空气压缩机的成本的目的。

    两级压缩机和车辆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0847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33993.7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是两级压缩机和车辆。两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活塞连杆组件、第二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所述第一活塞连杆组件中的活塞被设置为摇摆式活塞,所述摇摆式活塞包括头端、变重部和尾端,所述变重部位于所述头端和所述尾端之间,其中,在所述变重部的质量被配置为预设质量时,所述第一活塞连杆组件的往复质量和所述第二活塞连杆组件的往复质量可配置为相同。至少通过将往复式活塞的连杆部的质量进行变更,使得第一活塞连杆组件相对于第二活塞连杆组件的往复质量能够配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将低压活塞连杆组件的往复质量和高压活塞连杆组件的往复质量配置平衡的技术问题。

    电磁阀结构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440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1060004.0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一种电磁阀结构,其包括:第一电磁阀组件、第二电磁阀组件以及第三电磁阀组件;第一电磁阀组件通电时,第一电磁阀组件一端与一侧的未通电的第二电磁阀组件形成第一通路,与另一侧未通电的第三电磁阀组件形成第二通路,第一电磁阀组件通电失效时,第一电磁阀组件另一端与一侧的第二电磁阀组件形成第三通路,第一电磁阀组件另一端与另一侧的第三电磁阀组件形成第四通路。本发明的电磁阀结构规则设计,有利于优化电磁阀的装配空间,使得在整车安装空间上有很好位置选择。本发明的电磁阀结构在电接通下,可以正常发挥功能以外,还可以在电失效情况下,使用备用气路进行制动,保障了在意外发生的情况下,还能发挥紧急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