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96137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25101.5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东莞市普泽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铆压式显示板连接器结构及其与线材的铆压结合方法,包括绝缘座和若干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具有端子本体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本体部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第二端;第一连接部包有第一、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自本体部的第一端右段部位向上弯折,本体部的第一端左段部位连接有延伸部,第二夹持臂自延伸部的末端向上弯折延伸,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形成铆压间隙;藉此,只需将线材对应相应铆压间隙向下压入结合于铆压间隙内,实现线材与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的接触导通;其结合方式简单,制程简易好控制,连接稳定性好;该种连接器取代FPC连接器,有效解决了现有FPC连接器难以满足较多数量端子及微型化设计要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21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691198.7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栉间贵雄
IPC: H01R4/06 , H01R13/52 , H01R13/648 , H01B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 H02G3/0481 , H05K9/0098 , H01R4/06 , H01B7/17 , H01R13/5208 , H01R13/648 , H01R2201/26
Abstract: 一种线束的屏蔽构造,用于使编织部相对于屏蔽管的连接位置稳定化。所述线束的屏蔽构造具备:屏蔽管(3),在内部插通有构成线束(WH)的导电线(L);编织部(4),与屏蔽管(3)的端部连接并且插通有从屏蔽管(3)向外部导出的导电线(L);端部部件(13),由导电材料形成,覆盖屏蔽管(3)的端面且安装于屏蔽管(3)的外周面,并且编织部(4)与所述端部部件(13)的外周面连接;以及铆合环(5),将编织部(4)铆固于端部部件(13),在端部部件(1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将铆合环(5)在轴向上定位的定位槽(16)。
-
公开(公告)号:CN10530512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35775.8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宁波市鄞州佳迪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IPC: H01R13/04 , H01R4/06 , H01R13/405 , H01R43/16 , H01R4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国标插头支架的制作方法,其采用直棒原材料并对直棒原材料端头进行喇叭口车削,然后对喇叭口进行打孔,打孔完毕按照国标插片长度要求自行切断,形成插片毛坯;将插片毛坯送入冲床冲压模具对直棒原材料进行一次压扁,二次压扁,并对其两边进行冲压切边,同时在其两边靠近所述喇叭口一端切卡槽,最后对其头部进行冲切并进行倒角,形成成型插片;将成型插片三角一体或二角一体注塑成型,形成国标插头支架,该国标插头支架插片一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喇叭口,喇叭口内设导向圆环线孔,喇叭口与插片一体成型,插片的片体靠近所述喇叭口一端的两侧设有对称防脱落的注塑槽口。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43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98033.8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焕毅
IPC: H01R13/26 , H01R13/405 , H01R13/6461 , H01R12/57 , H01R4/06 , H01R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585 , B29C70/683 , B29C70/72 , B29K2105/20 , B29K2995/0005 , B29K2995/0007 , B29L2031/3481 , H01R13/5045 , H01R23/02 , H01R24/60 , H01R43/16 , H01R43/24 , H01R210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其中电连接器包括具有舌板的一绝缘本体、包括若干具有上接触部的上导电端子的上排导电端子及若干具有下接触部的下导电端子的下排导电端子;上、下排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上接触部及下接触部分别露出于舌板的上、下表面;上排导电端子与下排导电端子一一上下对应而形成若干对应列,至少一对应列中的上导电端子和下导电端子通过铆合的方式相互固定连接。不仅能有效确保上、下排导电端子在镶埋成型前的正位度,且只需进行一次镶埋成型,节减了制造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另固定连接的对应列能改善信号串扰而进行高速率传输,且固定连接的对应列仅其中之一者需有焊接部,以减小电连接器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185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076334.2
申请日:2013-03-11
Applicant: 南通蓝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传输智能电网用大型电容器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铆接工序中采用旋转式碾压铆接的方法来进行引出条的铆接,同时将铆接工序放到含浸工艺前进行。通过这样的方法,采用旋转式碾压铆接的方式,消除了铆钉与引出条之间的空隙,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电解液对铆接部位的腐蚀;同时先铆接后含浸避免了含浸过程中在铆接的部位产生氧化层而降低电容器的电器性能;通过这两种方法,提高了电容器的质量,延长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112961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260050.3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飞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益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位二扁圆插与三位五孔插开关插套全联体结构,所述全联体结构由至少三组二极扁圆插套和至少三组五孔插套构成,L极插向外形成一开关插片,该开关插片处插套有一开关,各组五孔插套的N极插与L极插之间形成地极插套,N极插的共有一N极接线端,该N极接线端与电线之间采用冷铆压方式连接。本发明公开了三位二扁圆插与三位五孔插开关插套全联体结构,其主要创新点为:1、开关与插套L极采用插接式连接方式,装配便捷;2、独创的三位二扁圆插与三位五孔插开关插套全联体方案,可实现集成化系统,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供电方式;3、接线端与电源线的连接方式采用冷铆压结构取代目前的锡焊结构,使得导电方式更加合理,连接方式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79489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54493.7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其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连接器接触构件,包括直杆状接触件,其特点是直杆状接触件尾端设有接线模块,接线模块与直杆状接触件为压接;所述接线模块设有焊接槽和压接孔的接线块;所述焊接槽为设置在接线模块一侧的数个线槽;所述压接孔为设有开槽的通孔,其开槽设置在接线模块侧面;所述接线模块由压接孔与直杆状接触件尾端翻铆压接成“T”型接触构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同时焊接多根线缆,并能保证线缆的可靠焊接和电流的均匀分配,满足了特殊应用场合的布局需要,而且结构简单,装配和线缆连接非常方便,制造成本低,极大地改善了大电流传输的电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856688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17246.5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0207 , B23K20/10 , B23K2101/38 , H01M2/202 , H01M2/206 , H01M2220/20 , H01R4/027 , H01R4/029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件,包括导电第一接触构件、导电第二接触构件、接口和附连件。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包括用于传送电流的第一接触表面。所述第二接触构件包括用于传送电流且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直接接触的第二接触表面。所述接口包括冷焊件和熔合部段中的一个,将第一接触构件和第二接触构件物理地结合,且在第一接触构件和第二接触构件之间形成主导电路径。所述接口通过将第一接触表面相对于第二接触表面超声振动而形成。所述附连件与所述接口分开且将第一接触构件和第二接触构件机械地结合。还提供一种形成电连接件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85667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195938.4
申请日:2012-06-14
Applicant: 常州金源永利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能表的易装信号线接线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面开有与第一通孔垂直并相连通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端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铆接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不连通。这种用于电能表的易装信号线接线端子的其中一个连接端开有铆接孔,通过将信号线与铆接孔直接铆接的方式来固定连接信号线,既不需要在信号线端头焊接金属片,也不需要在连接时同螺钉来固定,只要将信号线铆接入接线端子中,连接工序简便,不使用金属片,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728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48983.X
申请日:2011-06-03
Applicant: 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段正刚
IPC: H01R11/03 , H01R4/48 , H01R4/06 , H01L31/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端子板,应用于光伏接线盒中。一种金属端子板,具有一铜板本体,所述铜板本体前侧两侧开设有铆接电缆槽,后侧均匀安装有四个弹片,所述铜板本体内设有二极管安装凸起定位块,所述铜板本体与弹片活动端的接触面上设有褶皱。本发明金属端子的有效散热面积大,可快速将热量散发出去,保护电池组件。可实现安装快速,安全可靠,其通过二极管安装凸起定位块设计,可实现二极焊接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