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27942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410758976.5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44 , C07C31/04 , C07C29/1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钯/碳纳米管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催化剂是以碳纳米管为载体,将钯纳米粒子沉积于碳纳米管管内部,记为x%Pd/CNTs‑in,或将钯纳米粒子沉积于碳纳米管管外部,记为x%Pd/CNTs‑out,x表示催化剂中钯的负载量,催化剂中钯的负载量为1~10wt%,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应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中,相同条件下,将钯/碳纳米管催化剂应用于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的时空产率是常规氧化铝、二氧化硅、活性炭负载的钯催化剂的1.8‑26.4倍。
-
公开(公告)号:CN10577209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789328.6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类可在水相体系中使用的甲酸脱氢催化剂;催化剂包括金属和配体,金属为铱、铑、钌、铁、铜,钴,钯,铂,锇,镍等,配体为结构中含有C=N双键的杂环化合物;该类催化剂首次被用于水相体系中甲酸的脱氢反应,在无碱条件下,90℃下最高TOF可达37.5×104h-1;在80℃下,最高TON可达240×104,是目前报道的最高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88077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210559384.1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301/12 , C07D3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多酸季铵盐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为:烯烃、氧化剂在杂多酸季铵盐催化剂、还原性助剂和有机溶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反应温度50~80℃,反应时间2~10h,反应结束后析出催化剂可以分离再使用,反应液通过蒸馏得到目标环氧化物。本发明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催化剂易于分离和回收套用、绿色环保,具有很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0765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81519.6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31/22 , C07D487/22 , C07D303/08 , C07D301/12
Abstract: 一种金属卟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氯丙烯环氧化的方法,以一种金属卟啉为催化剂,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碳酸氢铵为助剂,双氧水作氧化剂,25~60℃催化氯丙烯环氧化。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催化剂制备简单、易于分离回收的优点,该催化体系的反应条件温和、高效环保,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96431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110257311.2
申请日:2011-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307/36 , C07D307/38 , C07D307/42 , B01J31/30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2-二芳基乙炔直接氧化制四取代呋喃方法,该方法包括用金属钯化合物为催化剂,乙酸盐为碱性添加剂,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对1,2-二芳基乙炔进行氧化生成四取代呋喃化合物。本发明所涉及到催化剂易得,反应所需试剂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
-
公开(公告)号:CN10388057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0036.6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B37/00 , C07C1/32 , C07C15/14 , C07C41/30 , C07C43/205 , C07C25/18 , C07C17/263 ,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C45/72 , C07C47/546 , C07C49/782 , C07D33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苯的制备方法,以芳香硼酸为反应底物,钯催化剂,加入催化量的碱,在酰胺类溶剂中,室温下反应3-8h,自身发生偶联,反应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联苯型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用量少,原子经济性高,操作简单,底物的适用范围广,具有工业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64192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256424.0
申请日:2011-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B41/06 , C07C47/232 , C07C45/29 , C07C47/54 , C07C47/565 , C07C49/786 , C07C49/675 , C07C49/603 , C07C49/84 , C07C47/575 , C07C49/796 , C07C49/7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醇氧化制醛和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酸性添加剂和液相条件下,用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DDQ)为催化剂,亚硝酸钠为助催化剂,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对醇进行氧化生成醛和酮。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金属污染少,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非金属催化醇氧化制醛酮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57231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77560.2
申请日:2012-08-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自持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将含硅原料经过金属网和金属丝固定形成金属网覆盖的电极,然后将此电极置于600-1100°C的熔融盐中,对电极采用含碳电极,在惰性气氛或真空下施加1.7-2.5V的槽电压脱氧还原;反应后冷却取出,经过洗涤,剥离,即得到自持的硅纳米线阵列。其长度可以通过选用的原料厚度和反应的时间调节。纳米线阵列由晶体硅纳米线组成,特别的,纳米线之间具有横向的连接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不需要载体支撑而可以保持结构稳定。本制备方法可以快速廉价的制备自持硅纳米线阵列,尺度可调,适用于规模生产。
-
-
公开(公告)号:CN103172494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435884.X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Y02P20/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氧水氧化乙烯直接制备乙二醇的方法,以具有反应控制相转移特点的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以酸性离子液体为溶剂,在50℃-150℃的反应温度下,在0.6-6.0MPa的条件下,使用过氧化氢氧化乙烯生成乙二醇。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催化剂可回收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