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0245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46257.X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3P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连接线夹循环上料单元,包括机架、连接线夹缓存单元和连接线夹上料单元,连接线夹缓存单元包括连接线夹振动盘、连接线夹出料通道、连接线夹上料气缸和连接线夹缓存模具;连接线夹上料单元包括六轴机器人和气动夹爪,六轴机器人的末端安装所述气动夹爪,所述气动夹爪包括夹持气缸及安装在所述夹持气缸上的两个夹爪,以用于将所述连接线夹缓存模具上的连接线夹夹持到上料位置。本发明通过构造连接线夹振动盘和连接线夹出料通道,将一个个连接线夹导向连接线夹缓存模具等待被抓取上料,为连接线夹上料单元自动、持续供应连接线夹提供了条件,代替了传统手工上料,具备高效、精准、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0245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45738.9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3P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接触网吊弦加工的压接管上料缓存装置,属于接触网吊弦加工技术领域,通过采用压接管振动盘对储存在其中的大量压接管进行振动输送,采用切向收缩的压接管通道对压接管进行单列线性排列,压接管通道的末端排出的压接管采用压接管取料工装进行逐个承托并限位,为下一工位的抓取设备创造抓取的有利条件,实现了压接管上料前的缓存和准确取料。本发明的适用于接触网吊弦加工的压接管上料缓存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实现了压接管缓存及连续自动化上料,无需人工手动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批量作业的稳定性,降低了吊弦加工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95643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04361.X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网构件的加速腐蚀模拟试验方法,包括对所述接触网构件进行周浸试验,所述周浸试验的干湿变化周期为30~40min。本发明提供的接触网构件的加速腐蚀模拟试验方法,采用干湿交替的周浸试验更能模拟接触网构件的实际应用环境,加上试验温度、时间以及浸润溶液的选择,使加速腐蚀模拟试验方法更准确高效地模拟得到接触网构件应用在高温高湿高盐环境下的耐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0767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89205.4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接触网的防腐型钢腕臂定位装置,所述防腐型钢腕臂定位装置中的钢制件外表面依次设有高铝锌合金涂层和金属涂料外封闭涂层。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接触网的防腐型钢腕臂定位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钢制组件热镀锌涂层防腐蚀性能差的缺陷,在钢制件外表面热喷涂涂覆高铝锌合金涂层和喷涂涂覆金属涂料外封闭涂层,在管状钢制件内表面灌涂低表面处理涂料涂层,且涂层与钢制件结合稳固,适用于碳素钢、耐候钢或高耐候钢,通过这样的复合涂层结构,实现钢腕臂定位装置的高耐腐蚀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可能的高温、高湿、高盐、污秽粉尘等多因素耦合环境,如近海、濒海、沿江、热带或亚热带山区等环境中延长至15-20年。
-
公开(公告)号:CN10814629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92572.6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北京兰德迅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地面电分相连续供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高压开关单元,用来对与α相、β相牵引母线和α相、β相牵引供电臂相关的高压电源进行开断,包括三台高压断路器QF1、QF2、QF4和阻容吸收器RC,地面电分相连续供电变流装置BLQ,基于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用来对接入的牵引母线电源进行交-直-交电能变换,为接触网电分相中性段N供电;列车方向及位置检测单元,包含列车位置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机,所述的列车位置传感器将列车轮轴信号发送给信号处理机,用来检测列车的行驶方向以及到达的位置。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实现了列车动态运行过程中去分相、无分相的连续可靠供电功能,适用于既有铁路改造和各等级新建铁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725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555734.6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北京兰德迅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雷电波形在线监测装置,本装置主要包括:供电模块、遥控开关、i‑Core2核心板、采集电路、雷电流传感器、授时模块、GPRS网络模块、机箱壳体、限位垫块等,架设在被监测接触网线路的回流导线上,当接触网遭受雷击时,雷电流传感器获得感应电压,经采集电路采集得到雷电流波形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将采集信息发送至上位机,通过取电线圈耦合取电方式对锂电池充电,无需外部电源。本发明为掌握雷电波形,科学防雷,雷击事故分析,雷击故障定位提供原始依据,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工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77667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646236.8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接触网吊弦加工的压接管自动循环上料系统,属于接触网吊弦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压接管上料缓存组件和压接管自动上料组件,通过前者对压接管进行缓存和振动输送,可实现待上料压接管在压接管取料工装上的逐个取料并对应送往取料位置,再利用压接管自动上料组件的对应夹取,实现了压接管在预存工位、取料位置和上料位置的准确转移。本发明的适用于接触网吊弦加工的压接管自动循环上料系统,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实现了压接管的缓存、逐个取料和连续自动化上料,无需人工手动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批量作业的稳定性,降低了吊弦加工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2283.8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触网支柱实体对象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所述接触网支柱实体对象的设计方法包括:根据支柱形式定义接触网支柱的实体组成部分;根据支柱实体关联信息定义所述接触网支柱的关联子实体和实体属性;根据所述实体组成部分、所述关联子实体对象以及所述实体属性,得到所述接触网支柱的几何对象和数据属性的描述。通过分别定义接触网支柱的实体和子实体,确定实体组成部分关联子实体对象以及实体属性,最后得到关联子实体对象以及所述实体属性,形成了支柱子实体与支柱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了属性与图例的关联修改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63815.4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程数量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工程数量统计需求时,根据所述工程数量统计需求确定待统计工点和所述待统计工点的多个待统计工程条目;根据各待统计工程条目的统计关联关系确定各待统计工程条目的上游关联条目;基于各待统计工程条目的上游关联条目的目标统计数量和各待统计工程条目的条目统计策略进行数量统计,确定各待统计工程条目的计算统计数量;根据各待统计条目的计算统计数量完成所述待统计工点的工程数量统计。通过统计关联关系确定上游关联条目,再根据条目统计策略确定计算统计数量,完成工程数量统计,提高了工程数量统计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5084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010664533.5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摄影测量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部分和吸光部分;所述反光部分设有反光材料,且为圆形;所述吸光部分设有吸光材料,所述吸光部分包括第一吸光区域和第二吸光区域,包围在圆形的外周设置有所述第一吸光区域的吸光材料,且圆心处也设有第二吸光区域的吸光材料。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反光部分的圆从任意方向照准,在图像中均显示为椭圆(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椭圆),图像中的椭圆中心即为圆心;圆形的反光部分采用强反光材料,圆形周围和圆心的吸光部分采用强吸光材料,这样设计非常有利于在图像上进行椭圆的边缘提取,有利于延长反射片的自动照准距离和提高反射片的自动照准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