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07716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680003266.5
申请日:2006-06-28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14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092 , H01L51/0036 , H01L51/004 , H01L51/0052 , H01L51/0058 , H01L51/0059 , H01L51/0071 , H01L51/5012 , H01L51/5048 , H01L51/5088 , H01L51/5092 , H05B33/14 ,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有机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所述有机层包含有助于半导体层和电极之间欧姆接触的有机化合物,并且用作半导体层。根据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在半导体层和源极/漏极之间具有优异的电接触,从而可广泛地用作用于电气/电子器件的元件。因此,价廉且加工性优异的材料,即使其作为材料具有低功函,也可以用作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极或漏极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037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680054725.6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1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分散液,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碳纳米管分散液制备电极浆料和电极的方法,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包含缠结型碳纳米管、分散介质和部分氢化的腈橡胶,所述部分氢化的腈橡胶具有根据以下数学式(1)计算的0.5重量%至40重量%的残余双键(RDB)值,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的分散粒径为2μm至5μm的粒径分布D50。
-
公开(公告)号:CN11200477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80027612.0
申请日:2019-06-07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1B32/1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分散体,所述碳纳米管分散体包含碳纳米管(CNT)、含有胺的聚合物分散剂、含有两个或更多个芳族环的酚类化合物和水性溶剂,其中,以100:1至100:90的重量比包含所述聚合物分散剂和所述含有两个或更多个芳族环的酚类化合物,并且所述碳纳米管分散体具有低粘度并且粘度随时间变化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687586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080060202.5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5B3/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86 , H01C17/02 , H01C17/06 , H05B3/84 , H05B2203/002 , H05B2203/016 , H05B2203/017 , Y10T29/49083 , Y10T29/49087 , Y10T29/49098 , Y10T29/49099 , Y10T29/49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元件,包括:透明衬底,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设置在该透明衬底的至少一侧上,导电发热线,该导电发热线设置在粘合剂层上,涂覆膜,该涂覆膜包裹导电发热线和该热辐射线没有覆盖的粘合剂层的上侧,总线,该总线与导电发热线电连接,以及电源部,该电源部与该总线连接,本发明还提供制造该加热元件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53131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80049501.7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33/04 , C08L101/00 , C08F220/10 , C08J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14 , B32B7/10 , B32B7/12 , B32B27/08 , B32B27/286 , B32B27/302 , B32B27/306 , B32B27/308 , B32B27/32 , B32B27/34 , B32B27/36 , B32B27/365 , B32B2255/10 , B32B2255/26 , B32B2270/00 , B32B2274/00 , B32B2307/732 , B32B2551/00 , B32B2571/00 , C08L33/12 , G02B1/14 , G02B5/3033 , C08F212/08 , C08F2220/283 , C08F220/20 , C08F226/10 , C08L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树脂共混物,共聚物,树脂粒,使用其制备树脂模制品的方法以及树脂模制品。示例性的树脂共混物可以用于提供对偏光器具有优异粘合强度的用于偏光板的保护膜。并且,树脂共混物无需在用于偏光板的保护膜的表面上进行额外底涂布工艺即可以表现出对偏光器的优异粘合强度,从而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并提高生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37941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39663.2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nventor: 崔贤
IPC: H05B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84 , H05B2203/008 , H05B2203/011 , H05B2203/01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加热元件,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汇流条;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以与所述第一汇流条相对的第二汇流条;以及设置为将所述第一汇流条与所述第二汇流条电连接的加热图案,其中,所述加热图案包括与所述第一汇流条接触的第一图案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二汇流条和所述第一图案区域均接触的第二图案区域,并且所述第一图案区域具有用作通信窗口的开口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83181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0980112070.3
申请日:2009-03-17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7/34 , H05B3/84 , H05B2203/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加热件包括:透明基板;导电加热线,其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侧上;汇流条,其电性连接到所述导电加热线上;以及电源部分,其与所述汇流条连接,其中,所述透明基板的整个面积的30%以上都具有由封闭图形形成的导电加热线图案,其中该封闭图形连续分布,且封闭图形面积的标准差相对于封闭图形面积的平均值的比率(面积分布比)为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443660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80012424.9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5/00 , B81B2203/0361 , B81C1/00206 , Y10T428/243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基板,其中多个突起部以伪随机分布排列在所述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并且突起部间的平均间隔大于可见光波长。根据本发明的超疏水基板的优点在于,突起部间的平均间隔大于可见光波长,以确保耐久性;并且突起部以伪随机分布进行排列,以调节突起部的尺寸和分布,从而确保基板的透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83180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0980112076.0
申请日:2009-03-17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7/04 , H05B3/84 , H05B2203/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加热件包括:透明基板;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侧上的导电加热线;与所述导电加热线电连接的汇流条;以及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电源部分,其中透明基板全部面积的30%以上具有导电加热线图案,其中当绘制与导电加热线相交的直线时,距离标准差相对于该距离的平均值的比率(距离分布率)为2%以上,所述距离为直线和导电加热线的相邻交点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958613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8110.2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2 , C08L25/04 , C08L33/04 , C08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35/04 , C08F283/12 , C08J3/28 , C08J5/00 , C08J2333/12 , C08J2443/04 , C08L25/04 , C08L33/04 , C08L33/12 , C08L101/02 , C08L101/12 , C08L2312/00 , C09D133/14 , C09D133/18 , Y10T428/2995 , Y10T428/2998 , Y10T428/31536 , C08L83/04 , C08F220/14 , C08F212/08 , C08F236/06 , C08F220/44 , C08L51/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脂共混物,其包含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该第二树脂在侧链上具有疏水官能团,并且第二树脂与所述第一树脂的表面能差在25℃为0.1至20mN/m,所述树脂共混物能够形成层分离结构。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脂粒、制备该树脂粒的方法和具有特定的层分离结构的树脂模制品。所述树脂共混物不仅可以改善所述模制品的机械性能和表面硬度,而且由于省去额外的表面涂布步骤而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