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9790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309614.2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式分层管理策略的能量路由器及控制方法,涉及能量路由器、分层控制、功率共享领域。首先,针对风能、太阳能、储能和利用的多端口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九端口能源路由器,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供电的灵活性。此外,为了减小能量路由器的体积,通过嵌入集成的电力电子转换器构建非隔离的交直流混合拓扑结构,实现了能量路由器的小型化。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出了对能源路由器各部件进行分布式模块控制,为系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持,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功率共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模式开关功率交换控制,以保证复杂条件下的全局能量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1897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86972.0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自动对位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动自行车充电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对充电对位要求较高的问题。主要包括:能量发射组件包括无线发射线圈、发射端控制器及发射端导轨,能量接收组件包括无线接收线圈、接收端控制器及接收端导轨;发射端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无线发射线圈在发射端导轨上移动,寻找发射端导轨上的第一轴向对位点;接收端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无线接收线圈在接收端导轨上移动,寻找接收端导轨上的第二轴向对位点;在无线发射线圈和无线接收线圈,按照第一轴向对位点和第二轴向对位点完成对位之后,向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从而实现自动对位和无线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5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0106.2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多进程的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交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领域,方法包括:在三级进程中,采用交变方向乘法器算法以最小化网络化微电网中的总无功功率损耗为目标对网络化微电网进行优化;在二级进程中,采用多智能体共识算法进行分布式一致性控制,在主进程中,对每个微电网采取下垂控制,对单个微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单元采用下垂控制,再进行二次线性控制,以实现单个微电网内分布式发电单元的频率恢复、电压恢复以及多个发电单元之间的有功功率分配、无功功率分配。本申请能够有效进行电压频率恢复以及功率合理分配,避免了频率和电压偏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223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0422098.X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Y源五电平逆变器的功率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双Y源五电平逆变单元和蓄电单元;其中,双Y源五电平逆变单元包括双Y源网络和T型五电平逆变器,Y源网络利用耦合电感传递能量,可以灵活的实现高增益的升压比,降低开关损耗,提高转换效率,提高整个逆变单元的输出质量。本申请中的方法利用基于状态转移优化的K‑means算法确定神经网络隐含层的节点数,并采用优化后的神经网络预测新能源出力和负荷值,最后结合蓄电单元充放电的效率,利用自适应虚拟同步电机来调整虚拟转动惯量,从而实现对双Y源五电平逆变单元进行控制,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惯量特性以及输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09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09330.4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21/57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N5/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聚合商双层博弈FDI攻击的防御方法及系统,属于智能电网安全领域,方法包括:当基于聚合商双层博弈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智能电网时,获取t时刻状态量的测试数据;将所述t时刻状态量的测试数据输入到预训练的具有门控循环单元的双向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得到防御判定结果,所述预训练的具有门控循环单元的双向生成对抗网络模型,是采用加权曼哈顿距离和加权欧式距离筛选的样本数据训练得到;计算防御判定结果与实际电价的差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阈值,则智能电网在t时刻已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输出修正电价,并将修正电价导入历史数据库中。本申请能够有效预测电价并有效防御针对聚合商发动的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80411.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端口三相扰动阻抗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电压扰动注入模块A、电流扰动注入模块B、分布式电源电压电流传感模块C、电网电压电流传感模块D和继电器投切模块E;本方法中对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双端口三相扰动阻抗角测量装置的触发方式、阻抗测量模式以及扰动模式进行设定,执行PR锁相正序阻抗角测量方法或PR锁相负序阻抗角测量方法;从而测量电力系统中的分布式电源和电网的阻抗,进而测量出分布式电源和电网的阻抗角,实现电压扰动和电流扰动模式的切换。当待测阻抗较小时,注入电压扰动进行测量可以得到更高的信噪比;而待测阻抗较大时,注入电流扰动进行测量可以得到更高的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3164.2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分布式储能协同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提升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传统调压设备作为主控设备,分布式储能协同系统为辅助调压设备,负责调节静态电压波动的关键节点;在考虑分布式储能协同系统功率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对电网调压设备的模型预测控制MPC及分布式储能协同系统的分散控制,使网络节点电压维持在允许范围内,并满足关键节点对电压的特殊要求;采用优化算法高效求解MPC优化模型;即通过不同时间尺度的两阶段协调及传统调压设备与灵活可控的DESS的协调,在确保系统电压在正常范围内的同时,有效抑制关键节点电压的波动,而且由于调节DESS功率输出能够实现对电压的快速、连续控制,较大幅度地减少传统调压设备的调节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95314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1579008.9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Inventor: 李智 , 纪鹏 , 王睿 , 孙秋野 , 刘鑫蕊 , 刘正祎 , 路天峰 , 吴厚毅 , 金银龙 , 肖隆君 , 王智宇 , 张瑶瑶 , 李默涵 , 袁明阳 , 郑佳明 , 汪广明 , 吴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处理辅助决策系统,包括界面交互模块、故障处理知识图谱、文件解析模块、实体关系抽取模块和故障决策处理模块,界面交互模块中的导入交互界面模块用于接受调度员上传的相关文件,文件解析模块解析内容,实体关系抽取模块抽取配电网实体与关系,并存入故障处理知识图谱中;故障处理决策交互界面模块与故障决策处理模块连接,故障决策处理模块中的故障处理决策建议模块经推理后得到推理结论;相似历史故障推荐模块计算出与当前事故前k相似的历史故障,并输出;规则管理交互界面模块用于向调度员展示故障处理规则及配电网故障规程。本发明实现了对故障处理(56)对比文件符永涛;杨芳南.基于规则引擎的综合网管告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铁路计算机应用.2008,(10),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2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47357.5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N3/044 , G06N3/04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考虑时空匹配特性的风电场发电功率短期预测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主要由识别聚类模块、DBRN生成模块和预测模块构成;识别聚类模块,用于识别和聚类风速的不同波动过程,作为后续分类预测的输入数据;DBRN生成模块将经识别聚类模块处理后得到的风速波动数据分别输入到DBRN生成模块,最终得到4种不同的DBRN预测模型;预测模块利用DBRN生成模块生成的4类风速波动类型的DRBN模型参数,通过将实时的风速数据根据其波动类型送入到对应的DRBN预测模型中实现风力发电功率的预测。本发明能够实现风力发电功率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401231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0674773.0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端口能源路由器自‑互‑群多层次稳定辨识与回稳方法,涉及能源互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阻抗判据的双能流多端口能源路由器稳定辨识方法和阻抗重塑回稳控制策略,首先辨识能源路由器中前端DC变换器、双有源桥双向DC‑DC变换器、后端AC/DC变换器三个子系统的各自稳定性;其次利用MFC分式判据得到单项双能流多端口互耦合能源路由器单体稳定性,进而利用阻抗流图得到集群能源路由器的稳定性,最后针对以上出现的三种失稳现象,提出三层阻抗重塑回稳控制策略,分别采用自调节参数技术、无源耦合阻抗重塑技术和源侧级联阻抗重塑技术使系统稳定。该方法确保能源互联网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并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即插即用性和安全稳定运行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