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5970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4544.7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303/08 , C07D301/12 , B01J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丙烯直接环氧化连续生产环氧氯丙烷的方法。将氯丙烯、过氧化氢、催化剂浆料,或以及溶剂分别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反应器中,反应器为单反应器或串联多级反应器,反应压力0.1~1.0MPa,反应液可以为均相或非均相状态。在反应器内出料口上端安装过滤器可以分离出含有产物的清液,过滤器下端未过滤出的含催化剂未反应完全物料,通过计量泵在反应器底端回流输送至反应器中,在连续生产过程中无需回收催化剂,气相部分通过反应器顶部的冷凝器进行冷凝回流,该方法具有反应温度平稳、工艺流程简单、催化剂无需反应后经分离重新打浆配置、过氧化氢有效利用率高和环氧氯丙烷收率高的特点,可用于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964192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256424.0
申请日:2011-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B41/06 , C07C47/232 , C07C45/29 , C07C47/54 , C07C47/565 , C07C49/786 , C07C49/675 , C07C49/603 , C07C49/84 , C07C47/575 , C07C49/796 , C07C49/7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醇氧化制醛和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酸性添加剂和液相条件下,用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DDQ)为催化剂,亚硝酸钠为助催化剂,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对醇进行氧化生成醛和酮。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金属污染少,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非金属催化醇氧化制醛酮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964191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255784.9
申请日:2011-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B41/06 , C07C47/232 , C07C45/29 , C07C47/54 , C07C47/565 , C07C49/786 , C07C49/675 , C07C49/603 , C07C49/84 , C07C47/575 , C07C49/796 , C07C49/7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醇氧化制醛和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DDQ)为催化剂,亚硝酸盐为助催化剂和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在乙酸溶剂中对醇进行氧化生成醛和酮。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无金属污染少,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非金属催化醇氧化制醛酮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477018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67364.X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7D303/08 , C07D3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无溶剂条件下双氧水直接氧化氯丙烯制环氧氯丙烷连续化的生产装置。由两台串联连续反应器与两台可切换并联的间歇反应器组成,该装置可以满足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氯丙烯环氧化反应特点,在连续反应器中进行均相催化环氧化,在间歇反应器中使环氧化进行完全,催化剂失去活性氧从反应体系析出,通过两台间歇反应器的切换实现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氯丙烯环氧化制环氧氯丙烷连续化生产过程。该装置操作简便,能耗和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可用于氯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氯丙烷中试实验或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453006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522944.7
申请日:2010-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303/08 , C07D3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制环氧氯丙烷方法,该方法包括用磷钨杂多酸季铵盐,磷酸季铵盐,双氧水在无溶剂条件下对氯丙烯进行氧化生成环氧氯丙烷。
-
公开(公告)号:CN102452901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521323.7
申请日:2010-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是以苯为原料,氧气为氧化剂,乙腈为溶剂,利用含钒催化剂,在有机小分子助催化和共还原作用下由苯一步直接羟基化制苯酚的方法。其特点是催化剂原料易得,氧源廉价,反应速度快,苯酚收率较高,选择性佳。
-
公开(公告)号:CN101176853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610114400.0
申请日:2006-1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 Y02P20/588
Abstract: 一种手性二胺-金属配合物多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a)利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粒子;(b)向步骤a制备的纳米磁性粒子中加入稳定剂;所述的稳定剂为含邻二双酚取代基的芳基化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C15-C18烷基或烯烃的羧酸;(c)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在步骤b中的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覆盖载体;所述的载体为无机材料或有机无机杂化孔壁材料;(d)在步骤c的产物表面固载手性二胺配体;(e)将步骤d的产物溶解,加入金属前驱体,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的多相催化剂制法简单,反应操作方便,通过用磁铁吸附很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催化剂。催化剂经过多次循环使用仍能保持催化剂活性和手性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453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1514167.1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炉氩气尾气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属于惰性气体净化回收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处理方式中由于经过加氢除氧工艺而导致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载氧体反应器的入口与催化反应器的出口连接;第二载氧体反应器的入口与第一载氧体反应器的出口连接;催化反应器的入口连接有尾气输送管和空气输出管;空气输出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氧分析仪连接在催化反应器的出口处;第二氧分析仪连接在第一载氧体反应器的出口处;一氧化碳分析仪分别通过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连接第一载氧体反应器的出口和第二载氧体反应器的出口;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开闭,并控制第一阀门的开度。本发明用于单晶炉氩气尾气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0236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1911250028.X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连城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硅制备工艺中排放氩气尾气的净化回收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1)净化流程;2)再生流程;3)降温流程和4)置换流程。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氩气回收装置及其工艺。该装置包含有:化学链燃烧反应器(7),换热器(5),吸附剂反应器(20),循环水降温装置(16)和(21),压缩机(2),循环风机(27),空气冷干机(14),氧分析仪(29),保温套(8)和(8’),辅助加热装置(6)以及相应的控制阀门。目前的装置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氩气回收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97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9652.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京能(锡林郭勒)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F03D9/25 , F03D9/00 , C25B1/04 , C07C29/151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水氢甲醇多联产能源岛及方法,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所述能源岛包括:烟气提水电水联产系统、耦合发电制储氢系统和碳收集制取甲醇系统。同时,所述电水氢甲醇多联产的方法具体包括:1)能源岛内碳中和方法;2)零取水方法;3)风光火耦合节能发电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能源岛通过回收烟气冷凝水集成绿电制氢,进一步回收二氧化碳同时绿电制甲醇,以岛内调峰平衡电量补偿绿色电能缺口,以电水多联产机组与风电机组、光伏发电耦合,实现岛外零取水,岛内碳中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