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13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538264.3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考虑梁缝误差的磁浮电机建模方法,包括:根据常导高速磁浮动子的构型和尺寸参数建立动子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常导高速磁浮定子的构型和尺寸参数分段式建立若干段相互拼接的定子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桥梁缝误差参数设置各个所述定子单元之间沿列车行进方向的间隔长度,并将所述动子有限元仿真模型与所述定子有限元仿真模型相匹配,得到常导高速磁浮直线电机有限元仿真模型。其可以解决现有的高速磁浮电机建模仅搭建理想化仿真模型,无法避免受到的梁缝误差影响,导致无法准确分析电机电磁特性、动力学特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65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73997.0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绕组及包含其的长定子结构,以及直线电机,属于高速磁浮领域,其通过对A、B、C三相绕组单元模块化的设计,使其在满足正常通电需求的同时,方便了后续作业人员在对其进行维护与更换,并利用对三相绕组单元材料的优选,提高了绕组的载流量,进而提高列车起动时的起动加速度,满足高速磁浮列车的启动需求。本发明一种定子绕组及包含其的长定子结构,以及直线电机,其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满足了基本通电需求的同时,通过对三相绕组材料以及结构形状的改进,使其能够负载更大的电流,以满足高速磁浮列车快速发车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7068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63624.9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导高速磁悬浮长定子地面线圈的电缆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电缆物理量测量;S2、进行各试验项目的试验;S3、验收。本发明针对常导高速磁悬浮长定子地面线圈的电缆的载流芯、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护套、涂层分别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并提供了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通过试验方法验收的电缆,能够满足运行中从0~400Hz的频率变化,同时能承受10~20kV的电压变化,满足高速磁悬浮地面长定子线圈的工作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28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85765.9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T17/0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参数化接触网三维BIM设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创建接触网中每个子设备的三维模型并为其配置对应的属性表;将属性表通过设计命令方式附着到对应的三维模型上;基于装配指令调用子设备的三维模型,根据约束关系自动装配形成每个锚段的接触网模型,产生接触网模型的几何数据;基于几何数据进行装配计算,得到精确装配尺寸;根据参数修改指令驱动子设备的三维模型以及接触网模型的自动更新和重建;参数修改指令是基于装配尺寸对子设备的三维模型的属性表执行的修改操作生成;本发明建立能够驱动三维模型的接触网数据模型,能在接触网设备属性、位置改变时自动更新模型,驱动模型内部的装配关系和位置同步修改。
-
公开(公告)号:CN11307287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01468.4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09D183/04 , C09D163/00 , C09D5/10 , C09D5/24 , C09D7/20 , C09D7/63 , C09D7/61 ,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有憎污复合涂层的接触网钢腕臂定位装置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部分或全部零部件的底层防腐涂层的外表面涂有憎污复合涂层,所述憎污复合涂层为防腐蚀导电憎污涂料。本发明的接触网钢腕臂定位装置生产制造成本低,长效防腐涂层和憎污复合涂层相互协同作用防腐效果好,可有效避免或减少灰尘等腐蚀污物的粘附,大幅度提高了新型钢腕臂定位装置的寿命和运行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7249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505479.9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北京兰德迅捷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M3/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进出关节式电分相精确时刻获取方法和装置,采用不同的差异化信号源的应用和配置方法实现搭接时刻的判断功能,不但能可靠地获得搭接时刻,而且通过电气上的导通来判断和得到短接时刻,比基于几何形状的判定更为可靠而迅速,信号响应时间可以达到快速的微秒级,误差亦在微秒级,运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无需采用特殊的工业传感器或其他专门制作的通用装置就可以实现该功能,性价比高,易于推广应用。微秒级的快速判定和所给出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作为电力电子等功率变流装置进行工作状态转换的启动信号,或作其他多种启动信号之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219612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30202.1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护结构,涉及防护装置领域。这种防护结构用于螺纹件,螺纹件包括至少部分裸露的螺栓,包括:防护帽,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和侧壁连成一体以形成盲孔,侧壁包括与底壁连接的螺纹部和与螺纹部连接的光壁部,螺纹部的内壁面设置有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光壁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接部;防护垫,开设有中心孔以套设在螺纹件的外部,防护垫设置有用于与卡接部卡合连接的配合部以与光壁部连接密封盲孔。这种防护结构利用防护垫套设在螺纹件的外部,之后利用防护帽和至少部分螺母的螺栓螺纹连接,并且防护帽和防护垫卡合使防护垫封堵盲孔,从而保持盲孔的密封,位于盲孔内的螺纹件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并且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97757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64535.4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低置运转的接触网腕臂安装智能臂作业车组,包括高空作业车、智能机械臂和视觉识别模块,所述高空作业车包括动力平车和高空作业平台,所述高空作业平台包括曲臂和吊篮,所述曲臂包括基座、转台、基本臂、二节臂、伸缩缸组件、伸缩臂和调平机构;所述智能机械臂安装在动力平车上并安装有抓手,以用于与视觉识别模块配合来转移腕臂,从而将腕臂的绝缘子上的单耳的孔对准立柱上的腕臂底座的双耳的孔。本发明实现了吊篮可向车下动作而低置,而且结构稳定可靠,而且曲臂的作业半径大且可承载重量大,高低行程的作业半径更大意味着适用范围更大,可以更多用途使用,提高接触网工程的作业车车组的机械化利用率和用户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7654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64546.2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有限公司 , 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支柱组立智能臂作业车组及作业方法,包括公铁两用基础平台、机械臂、立杆机械手、操作室、支柱储存装置、支柱信息识别装置和机器视觉装置等,立杆作业车组实现了立杆半自动安装功能,在抓杆、安装的两个环节采用自动形式,在中间移位采用半自动形式,降低了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在立杆安装过程中机器视觉装置同时对用户的基础施工情况进行检测和测量,并与用户BIM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共享安装过程数据和测量数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192476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64541.X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6F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高空作业车,包括动力平车和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平台包括曲臂和吊篮,曲臂包括基座、转台、基本臂、二节臂、伸缩缸组件、伸缩臂和调平机构,基座固定安装在动力平车上并且该基座上安装转台,转台上安装基本臂的一端,基本臂远离转台的一端铰接所述二节臂的一端,二节臂的另一端通铰接所述伸缩臂的一端,伸缩臂远离所述伸缩臂的一端安装所述调平机构,调平机构上安装所述吊篮,以用于让所述吊篮一直保持水平;伸缩缸组件设置有两组,对于每组伸缩缸组件而言,其各自包括伸缩缸、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本发明采用基本臂、二节臂和伸缩臂与两个伸缩缸组件的组合方案,实现了吊篮可向车下动作而低置,而且结构稳定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