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喷吹用生物质炭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1752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38078.9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喷吹用生物质炭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将破碎后的生物质原料和低变质煤进行混合水热炭化处理,然后与预热的高变质煤混合并保温,最后进行热压处理。本发明利用低阶煤中的矿物质提升生物质水热炭化的收得率,同时,低阶煤中的灰分、挥发分和水分也能够被部分脱除,黏结性能得到改善。再与预热的高变质煤混合,可提高混合物的着火点、降低混合物的爆炸性,并能利用高变质煤高灰熔点的特性进一步提升复合燃料的灰熔点。本发明生物质炭复合燃料可以完全替代化石燃料用于高炉喷吹,降低了炼铁生产过程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另外热压成型的燃料具有体积密度大、抗压强度高的特点,适于远距离运输和长期存储。

    一种评价耐火材料抗碱金属侵蚀性能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5746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711387687.9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耐火材料抗碱金属侵蚀性能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BTML‑1700℃高温反应管式炉、双层坩埚、气瓶、热电偶、进气管、出气管、SRS13A精密温度控制仪。本发明可以模拟高炉内部碱金属与耐火材料反应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价耐火材料抗碱金属侵蚀性能的优劣。本发明根据克劳佩龙‑克劳修斯方程和热力学分析得出结论,碱蒸气在炉缸高压条件下不与耐火材料发生反应,而碱金属为液态时能与耐火材料反应形成白榴石、钾霞石等新相。

    一种基于水热反应的农林废弃物脱碱炭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5859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635273.6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热反应的农林废弃物脱碱炭化方法,包括农林废弃物预处理、浆液预热处理、水热脱碱炭化、固液分离处理、脱水干燥处理、余热回收利用和脱碱水循环利用;通过控制水热反应的原料和反应条件,使利用价值较低的低发热值、高碱金属含量的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高发热值、低碱金属含量的高品质水热炭;并通过对反应中的余热和副产物进行再利用,既能降低能耗,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整体处理过程效率高、能耗低、制得的水热炭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燃料使用,从而提升农林废弃物利用价值,具有积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

    通过计算等效灰分值对高炉喷吹燃料进行优化选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165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47974.1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计算等效灰分值对高炉喷吹燃料进行优化选择的方法。首先根据高炉喷吹燃料中灰分的碱度和镁铝比与炉渣的碱度和镁铝比保持平衡,计算得到所述灰分中CaO和MgO的等效含量;然后根据灰分中CaO和MgO的等效含量及有用成分CaO、MgO和Fe2O3的含量,计算得到高炉喷吹燃料的等效灰分值;最后根据等效灰分值的高低,选取等效灰分值较低的高炉喷吹燃料进行高炉喷吹,可以减降低高炉冶炼渣量和燃料比。本发明解决了高炉喷吹煤粉优化选择利用的问题,充分考虑高炉喷吹燃料中灰分的不同组分在高炉造渣过程中的作用,以高炉冶炼炉渣成分稳定为重要参考指标,为高炉喷吹煤粉的优化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一种基于水热反应处理农林废弃物制备炭化物用于高炉喷煤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257575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564973.0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热反应处理农林废弃物制备炭化物用于高炉喷煤的工艺,通过利用水热反应技术将高挥发分含量、低热值、低利用价值的农林废弃物转化为低挥发分含量、低灰分和高发热值的优质水热炭;并通过将水热炭与高炉喷煤煤粉混合使用,实现农林废弃物在高炉喷煤中的应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制得的水热炭能够满足高炉喷煤用燃料的性能指标要求,可以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燃料部分替代高炉喷煤煤粉使用,既能提高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又能降低炼铁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种高炉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的计算机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919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66849.6

    申请日:2019-04-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炉冷却系统领域,适用于对高炉冷却系统冷却能力的优良性的评判方面,具体涉及一种高炉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的计算机标定方法,所述方法采用高炉冷却强度或冷却效率对高炉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进行标定;其中,所述冷却强度是通过理想条件下冷却壁的热面温度与实际条件下冷却壁的热面温度的温度比值来计算;所述温度比值越高,说明高炉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越好。所述方法直接针对能体现冷却系统本质冷却能力的物理量——冷却壁热面温度,以冷却壁热面温度作为研究对象,简单明了,且实用性的意义较大;为以后定量比较分析不同高炉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建立了统一标准,也为后续对高炉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的深入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一种冷却水管优化配置的方法及均匀分流的水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8095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56635.0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炉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水管优化配置的方法及均匀分流的水管结构;所述均匀分流的水管结构包括与总进水口/总出水口连接内径与总进水口/总出水口相同的第一大环;横向分流管;竖直分流管;连接所述竖直分流管和横向分流管的第二大环;连接竖直分流管和冷却壁水管的第三大环;所述第一大环、横向分流管、第二大环、竖直分流管和第三大环顺序连通;所述竖直分流管与所述第二大环不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三大环与所述冷却壁水管连通。所述均匀分流的水管结构可使高炉炉体冷却壁在周向方向上的水量分配更加均匀,并减少了冷却壁的破损,提高了高炉寿命。

    一种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968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472810.1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烧结生产中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高效利用方法,提高了粉状兰炭代替焦粉等传统燃料进行烧结时燃料能量利用率,改善了烧结矿的质量和冶金性能。本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当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时,采用了燃料分加工艺,并通过粉状兰炭粒度提高以及烧结参数(混合料水分和返矿比例)的调整,实现了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高效利用。本发明有助于通过降低烧结燃料成本来降低烧结矿成本,实现钢铁企业的降本增效,并将拓宽粉状兰炭在炼铁领域的使用途径。具有低硫磷特征的粉状兰炭用于烧结生产,有助于降低烧结过程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符合国家对于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的要求。

    一种高炉死料柱空隙度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227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39146.0

    申请日:2017-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高炉死料柱空隙度的方法,属于高炉炼铁领域。按一定粒度组成取500~1000g焦炭,采用高温管式炉及Ι型转鼓等设备对焦炭进行气化反应和高温热处理,热处理后的焦炭经转鼓实验进一步处理以制备一定质量近似高炉炉缸死料柱中的焦炭,通过排水法测定其空隙度(k1),同时测定其平均粒度。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粒度大小全部为平均粒度的焦炭的空隙度(k2)。定义k1/k2为空隙度指数,表征该粒度组成下的入炉焦炭经高炉内复杂物理化学反应后,到达炉缸时死料柱的空隙度,从而间接反映一定炉渣性能条件下炉缸死料柱的透液性,指导入炉焦炭的粒度组成的选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