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火灾预警及消防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024934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793480.6

    申请日:2019-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火灾预警及消防一体化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均与其连接的多个火灾报警实时监测系统、多个电控排烟换气控制系统、多个电控喷淋阀门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实时监测系统内置GPS模块;火灾报警实时监测系统包括火灾报警器、双波长火焰探测器、温度传感器和烟雾探测器;电控排烟换气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内壁拱顶的风机和与风机连接设置在防火层内用于排烟和通风的第一管道;电控喷淋阀门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内壁的多个第一喷淋装置和设置在仰拱的多个第二喷淋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可靠的检测到隧道内是否出现烟雾、火光、高温等情况;能够监测火灾发生位置,时间,及时灵活、快速高效降低火情。

    一种用于高寒隧道施工通风温度动态调控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818096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345811.3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高寒隧道施工通风温度动态调控的装置,包括变频式轴流风机和通风风筒;变频式轴流风机的出风口端设置有空气加热器通风风筒一端连接变频式轴流风机的出风口,另一端伸入隧道内将新鲜热风推送至开挖掌子面,且通风风筒靠近开挖面一端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将采集到是施工区域温度信号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单元发送至信号监控系统;信号监控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通过温度调节系统调节空气加热器的制热功率,通过变频调节系统调节变频式轴流风机的工作频率。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采集施工区域的空气温度信息,通过信息监控系统及时调整通风和加热力度,使寒区隧道施工环境处于设计温度范围内动态平衡。

    土样保存装置
    8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60911U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20716858.1

    申请日:2018-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土样保存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置有容纳土样保存模块的收纳腔,土样保存装置还包括:外层减震组,外层减震组包括设置在箱体外侧、用于支撑箱体的减震器;内腔减震组,内腔减震组包括设置在收纳腔腔壁上的减震壁;土样减震组,土样减震组包括设置在土样保存模块上用于接触土样的减震层。通过从外到内设置分别设置外层减震组、内腔减震组和土样减震组这样的三级,使本土样保存装置可适应较为复杂的地形的搬运、运输,较好的保存土体,保障后续的土样试验的准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软岩隧道围岩的加固系统
    8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57122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721631877.6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岩隧道围岩的加固系统,包括设置于围岩内的电渗井点,各电渗井点包括依次插入围岩内的阳极端、绝缘部、阴极端,所述阳极端、绝缘部、阴极端依次连为一个整体,各电渗井点的阳极串联后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各电渗井点的阴极串联后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围岩中水因自身极性在电场作用下被拖拽向阴极移动,最终从阴极排出,从而达到软岩隧道围岩的排水加固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将阳极端与阴极端通过绝缘部连为一个整体,由此能够允许在围岩内部布置较多的电渗井点,由此当需要降水的量较大时,上述电渗井点也可以满足降水需求,进而达到理想的软岩隧道围岩的加固效果。

    隧道掌子面预加固结构
    8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60628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21869985.7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掌子面预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装置、第二加固装置和第三加固装置;所述第一加固装置为沿所述掌子面拱部插入地层并环向布设的钢管;所述第二加固装置为沿所述掌子面正面插入地层并与所述隧道的纵向中心线平行的正面锚杆;所述第三加固装置为喷射于所述掌子面正面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管包括设有通孔的钻孔段,所述钢管与所述隧道的纵向中心线不相平行。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种加固装置来对隧道掌子面进行预加固,能够很好地对掌子面进行加固,并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有效提升隧道施工效率。三种结构协同作用,施工顺序可以灵活多变,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层结构均可达到较好的掌子面支撑效果。

    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686764U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21631844.1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昔格达地质隧道的降水施工结构,包括隧道掌子面、隧道台阶、降水系统,所述降水系统包括设置于掌子面外侧的泵水装置、与泵水装置相连的主管道、由主管道分出并延伸至隧道台阶内设置的支管道、向隧道掌子面内延伸设置的钻孔管道,所述隧道台阶包括上台阶、中台阶以及下台阶,所述主管道至少包括第一主管道、第二主管道,由第一主管道分出的第一支管道斜向延伸入上台阶,所述第二主管道分出的第二支管道竖向延伸入中台阶。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降水效率,使得隧道的降水过程更加安全快速,更加适合承载例差、开挖后易风化、遇水易崩解的昔格达地质隧道,由此大大增加了昔格达地质隧道抗剪能力及承载能力。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系统
    8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54226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939549.7

    申请日:2015-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通风系统。针对目前隧道施工中,对隧道通风的风机无法调节温度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包括随隧道施工设置于隧道内或外的风机,该系统的风机连接有通风管路,该通风管路的通风口设置于隧道内,该通风管路的长度延施工隧道的延伸长度而设置,该系统还包括与通风管路连接的制热装置与对通风管路内的空气进行制冷的制冷系统,所述的制热装置包括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将风机推送的空气加热输送到隧道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制冷和制温效果同时安装在一个通风系统上,便于施工单位应对不同环境进行调节,为施工单位在不同恶劣隧道环境施工条件提供便利。

    土木工程用搬运车
    8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27436U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20107277.X

    申请日:2014-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土木工程用搬运车,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上的推手,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四根主立柱,四根主立柱上可拆卸连接有四根副立柱,每根主立柱和每根副立柱上均均匀开设有多个销钉孔,主立柱与相对应的副立柱通过插接在销钉孔中的销钉相连接,四根主立柱和四根副立柱上通过插入销钉孔中的销钉可平行分布有多块工作台面;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两个带有弹簧避震器的前轮和两个充气后轮。该土木工程用搬运车,可以根据材料的具体尺寸自动调节自身尺寸,以便满足搬运需求,且移动方便,防震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