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02125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10077046.9
申请日:2006-04-2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35 , H01M2/021 , H01M2/0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包括:含有正电极、负电极和插入它们之间的隔膜的电极组件;具有容纳电极组件的空间的外壳;与电极组件连接并被设置在外壳的密封区的引线件,以及设置在外壳和引线件之间并邻近外壳和引线件的密封层,该密封层包括抗破裂性较低的区域。根据本发明所制备的可再充电电池可以通过适当地释放内部气体来防止热失控或者燃烧和炸裂,借此可确保电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436692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181442.5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张营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6/5044 , H01M2/0202 , H01M2/021 , H01M2/0275 , H01M2/0404 , H01M2/1022 , H01M6/505 , H01M6/5072 , H01M10/4257 , H01M10/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电电池,更具体地讲,公开了一种具有检测水接触的功能的可充电电池。通过将水溶性油墨涂敷在可充电电池或其组成部件的表面上,而在可充电电池或其组成部件上形成用来检测水接触的区域。简单明了地形成这种可充电电池,并且容易确定可充电电池或其组成部件是否已经与水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1404337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167130.9
申请日:2008-09-2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17 , H01M2/0404 , H01M2/06 , H01M2/1022 , H01M2/1094 , H01M2/34 , H01M10/425 , H01M2002/0205 , H01M2200/00
Abstract: 一种以滑动方式联接至二次电池以覆盖该二次电池的侧部的侧壳体。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矩形棱柱电池主体;沿所述电池主体的一对侧部其中一个的纵向设置的导向件;第一侧壳体,其包括与所述导向件联接以覆盖所述电池主体的其中一个水平侧部的水平部分,以及与所述水平部分的一端相连以覆盖所述电池主体的相邻侧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竖直部分;以及第二侧壳体,其被联接至所述电池主体,并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壳体的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大致对称的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以及形成在所述水平部分中的多个端子孔。
-
公开(公告)号:CN101359726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44151.9
申请日:2008-07-2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儿玉康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07 , H01M2/021 , H01M2/0287 , H01M2/08 , H01M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利用热熔敷对外缘部进行密封时也可以可靠地保证叠层外装体中的金属层与接头之间的绝缘、同时能以小的曲率折叠接头的、具备高质量和高能量效率的叠层外装电池。其中,接头(32)在各主面被覆内侧接头树脂(42a、42b)。另外,在相当于叠层外装体(20)中的外缘部(20c)的区域,进一步在内侧接头树脂(42a、42b)的各自的外侧被覆密封部接头树脂(52a、52b)。内侧接头树脂(42a、42b)作为由改性PP构成的单层结构,密封部接头树脂(52a、52b)分别具有包括PEN层(202)的3层结构。密封部接头树脂(52a、52b)在结构中含有的PEN层(202)具有比构成内侧接头树脂(42a、42b)的改性PP高的熔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446333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410069462.5
申请日:2004-06-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由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021 , H01M2/0217 , H01M2/02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0426 , H01M2/08 , H01M2/26 , H01M2/32 , H01M2/34 , H01M10/0587 , H01M2006/106
Abstract: 一种袋状锂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单元,具有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和设置在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的隔板;与正电极板电连接的正电极接头;与负电极板电连接的负电极接头;具有容纳电池单元的空间和围绕该空间的密封边缘的壳体;以及向正电极接头和壳体施加正电极电压的正电极电压施加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888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4122.8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17 , H01M2/0275 , H01M2/1061 , H01M2/347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Abstract: 一种薄的能够承受强烈外部冲击的聚合物电池组,包括:具有露出的电极引出片的袋型裸电池;电气耦接于袋型裸电池的电极引出片的电路;覆盖布置有上述电路的袋型裸电池的上部的框架盒,连接于袋型裸电池的上部和袋型裸电池的下部的具有窄的宽度的两个短侧边部、以及具有比上述两个短侧边部宽的宽度并连接于袋型裸电池的露出的上部的两个长侧边部;和作为单独部分连接至袋型裸电池的两个长侧边部和下部的具有金属层的加强标签。
-
公开(公告)号:CN101189746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80008465.5
申请日:2006-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23 , H01G9/08 , H01G9/12 , H01G9/155 ,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77 , H01M2/08 , Y02E60/13 , Y10T29/49108
Abstract: 电池元件(2)被每一都包括具有热熔合树脂层的外壳膜(4、5)夹在中间并被外壳膜(4、5)包围,并被围绕整个外围通过热熔合形成的热熔合区域(6)密封。通过交联外壳膜(5)在热熔合区域(6)的一部分中形成交联结构部分(13),并形成气体释放腔室(12),其引导端定位在交联结构部分(13)中。气体释放腔室(12)是沿着其外围被热熔合区(6)包围的部分,并且其中没有外壳膜(4、5)未热熔合。两端开口的导管(14)连接到气体释放腔室(12),同时被夹在外壳膜(4、5)之间,其引导端定位在气体释放腔室(12)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154754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710152792.4
申请日:2007-09-2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M2/021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85 , H01M2300/0091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解液保持性能优良、循环特性、过充电时安全性优良的聚合物电解质二次电池。一种聚合物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由包含具有3个以上丙烯酸酯基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基的化合物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单体的共聚物构成的聚合物;非水溶剂;和锂盐,其特征在于,非水溶剂中至少含有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丙酯(PC)的任意一种,并且在非水溶剂中所占的EC和PC的合计体积比为60%以上;所述化合物在全单体中所占的比例为10~30质量%;N,N二甲基丙烯酰胺在全单体中所占的比例为20质量%以上;聚合物电解质中聚合物所占的比例为1.0~2.0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140980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139941.3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1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1061 , H01M2/12 , H01M2/18 , H01M10/0413 , H01M10/0459 , H01M10/0481 , H01M10/613 , H01M10/65 , Y02E60/12
Abstract: 这里公开了一种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包括安装在电池壳体(单元壳体)的容纳部分中的阴极/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该单元壳体设置在与电极组件的上端交界面对应的单元壳体的预定区域中,同时该电极组件安装于容纳部分中,且有一小凹槽,该凹槽用于压靠在电极组件的上端,以便防止电极组件的向上运动。小凹槽连续形成,与电极组件的上端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043072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88717.6
申请日:2007-03-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2 , H01M2/021 , H01M2/0217 , H01M2/0275 , H01M2/0285
Abstract: 在叠层外装电池中,底侧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主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的各对接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对接部分的曲率半径(RB、RD),比顶侧的第二侧面与第二主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的各对接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对接部分的曲率半径(RA、RC)设定得大。由此提供叠层外装体中的针孔或裂缝的产生少、且可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叠层外装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