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器的清理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0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76280.2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器的清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预混燃料母管和预混燃烧器拆分,使预混燃烧器内部通过预混燃烧器的预混燃料通道与外界相连通;步骤二、打开值班燃料阀,使值班燃料母管开启并向值班燃烧器中输送燃料,燃料经值班燃烧器的值班燃料通道进入燃烧室内并与压气机送入燃烧室内的高压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热空气;步骤三、热空气从燃烧室进入预混燃烧器内部并从预混燃烧器的预混燃料通道吹出到外界。由此,实现无需将燃烧器从燃气轮机上拆下,就能对预混燃烧器的预混燃料通道内的杂质进行清理,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避免影响发电厂的发电小时数。

    燃气轮机用椭圆轴承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4059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010035565.9

    申请日:2020-01-14

    Inventor: 沈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用椭圆轴承,包括:轴承上半瓦,轴承上半瓦的第一内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相对于轴承中心沿竖直基准线向下偏置的距离为L1,第一内圆弧面所对应的半径为R1;轴承下半瓦的三段式型线结构包括第二内圆弧面和对称分布在第二内圆弧面两侧的第三内圆弧面,第二内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与轴承中心重合,第二内圆弧面所对应的半径为R2,第二内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第三内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相对于轴承中心沿竖直基准线向上偏置的距离为L2,第三内圆弧面所对应的半径为R3。本发明具有更优的径向抗震性,更有利于降低椭圆轴承的功耗,使椭圆轴承在轴颈高速运行中保持较低温度状态。

    一种一孔多线密封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727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35746.4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孔多线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基座、第一密封环和密封压盖,密封基座包括基座主体、设置在基座主体顶部的安装部、以及同时贯穿基座主体和安装部的第一通孔;安装部上开有多个沿第一通孔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测点引线,其沿第一通孔的径向延伸,且连通第一通孔和安装部外侧;安装部上还开有若干个与第一通孔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槽,每个第一环形槽中嵌设有一个第一密封环;安装部与密封压盖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发明提出的一孔多线密封装置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密封结构在较小空间中无法对多个不同规格的测点进行密封的困难,同时,该密封装置结构紧凑简单,可以降低生产、使用成本。

    叶片角度可调的旋流器及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1236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011194620.5

    申请日:2020-10-30

    Inventor: 田寅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片角度可调的旋流器及燃烧装置,包括:中心轴;轴向贯通的圆筒,圆筒同轴套设在中心轴之外,圆筒上设有以圆筒轴线为圆心线圆周阵列的多个滑槽;与多个滑槽一一对应的多个旋流叶片,所有旋流叶片以中心轴轴线为圆心线圆周阵列在由中心轴外周壁和圆筒内周壁共同界定的环状通流空间中,每个旋流叶片转动设置在中心轴上,每个旋流叶片的部分结构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槽内;当圆筒和中心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所有旋流叶片绕自身转动轴线同步转动。本发明能够在旋流器装配后能够灵活调节旋流叶片的导流角度,进而改变旋流器的旋流数,从而在燃气轮机机组安装完成后或者在燃气轮机机组的运行中,改善燃气轮机机组的运行状态。

    闭环式燃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331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011247405.7

    申请日:2020-11-10

    Inventor: 成斌 王浩同 王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闭环式燃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燃气轮机,燃气轮机包括燃烧室、调节值班气供气量的值班阀、以及控制值班阀开度的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测量燃烧室内热声振荡强度的燃烧状态检测器,燃烧状态检测器设在燃烧室上;自适应燃烧调控系统,自适应燃烧调控系统包括控制器、模拟量接收模块、模拟量发出模块以及数字量收发模块,模拟量接收模块分别与控制器和燃烧状态检测器连接,模拟量发出模块分别与控制器和燃气轮机控制系统连接,数字量收发模块分别与控制器和燃气轮机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控并且调整燃烧室的燃烧状态,保障燃气轮机的燃烧稳定性。

    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燃气轮机组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345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3105.3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燃气轮机组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燃气轮机组的仿真模型;仿真模型标定:确定用于监测燃气轮机组性能的参数及其性能指数:代理模型生成:对于每项监测性能参数,都按照下述方式生成代理模型:选择多个仿真运行工况参数,并相互组合成多个不同的仿真运行工况条件,利用燃气轮机组的仿真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得到各个仿真运行工况条件对应的监测性能参数;对每个排气温度所对应的多个实际监测性能参数进行修正,消除边界条件的影响,得到修正监测性能参数;通过拟合得到修正监测性能参数基准值与排气温度的函数关系式;监测模型建立:得到各项监测性能参数对应的性能指数,监测各项监测性能参数的性能指数。

    一种中心体、排气扩散器、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电站

    公开(公告)号:CN11468781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011594214.8

    申请日:2020-12-29

    Inventor: 孟睿 赵连会 余锐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心体,以及利用该中心体的排气扩散器、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电站。其中,中心体包括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第一结构体沿气流流动的方向平直延伸预定长度,第一结构体上安装有用于与排气扩散器连接的多个支板结构;第二结构体与第一结构体延伸末端的外轮廓平滑相连,第二结构体的轴截面的外轮廓沿气流流动方向先平滑扩张再平滑收缩,第二结构体沿气流流动方向延伸的尾端的轴截面面积为零。本申请能够有效减弱排气扩散器的气体回流效应,从而降低排气损失。

    联合循环机组部分负荷效率的调节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60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1910690165.9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联合循环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循环机组部分负荷效率的调节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燃烧室设有燃料阀,压气机设有压气机出口压力测点、开度可调节的进口导叶和通往透平的进气腔室的抽气管路,抽气管路上设有冷却空气温度测点和调节阀,透平设有透平出口温度测点和透平进气腔室压力测点;进口导叶、燃料阀、调节阀、冷却空气温度测点、透平出口温度测点、压气机出口压力测点和透平进气腔室压力测点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该方法为:当部分负荷<90%基本负荷时,根据部分负荷下的出力目标信号,调节燃烧室内的燃空比,使透平进口温度提升,即提升透平出口温度,可提升部分负荷下联合循环效率。

    一种用于快速测量透平静叶的量规

    公开(公告)号:CN118347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56960.9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及一种快速测量透平静叶的量规,用于对同级的静叶进行测量,且同级的静叶分为上半规格静叶和下半规格静叶,所述静叶包括叶身、以及位于叶身两端的叶片平台板,所述量规的包括测量爪,所述测量爪包括连接板、以及两个固定于连接板的测量板,两个测量板相对设置,且测量板在相对的内侧设有测量平面,所述静叶的一个叶片平台板的前端或后端为测量端部,且上半规格静叶和下半规格静叶的测量端部宽度其中一个为H1另一个为H2,H1>H2,两个测量板的测量平面相平行且间距为h,且H1>h>H2,测量时,两个测量板的测量平面分别用于靠近测量端部的左右两侧面处。

    叶顶间隙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313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92252.4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叶顶间隙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训练方法包括:获取实际工况下燃气轮机的实测运行数据和所述燃气轮机中压气机及透平部分级的实测叶顶间隙数据;基于所述燃气轮机的二维整机热模型和热结构模型,对所述实测运行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所述压气机及所述透平各级的平均叶顶间隙数据;对初始叶顶间隙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取完成训练的叶顶间隙预测模型,所述初始叶顶间隙预测模型训练过程中的输入数据为所述实测运行数据和所述平均叶顶间隙数据,输出数据为各级的预测叶顶间隙数据。所述训练方法能够获得精度良好的叶顶间隙预测模型,从而完成叶顶间隙预测任务。

Patent Agency Ranking